【简介】感谢网友“网络”参与投稿,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方便大家学习。
文/水流云在草青青
退休年龄和社会身份密切相关,所以解决这个问题,我认为应该分三步进行。第一步,先捋清楚工作的真实情况,以判定社会身份。第二步,匹配相关政策,进行个案分析,退休时到底算工人还是干部。第三步,给出相应结论,到底是50岁退休,还是55岁退休。
第一步:捋清楚工作情况和社会身份
1971年生人,1992年从卫校毕业,应该是21岁参加工作,中专或大专学历,结合年代可以判定是女性。1992年以工人身份进医院,应该属于合同制工人身份,且未从事护士岗位工作,而是从事后勤行政类工作。
至于后来走专业技术,是什么情况呢?最大的可能性是从事护士岗位工作了。也就是说以工代干了。根据题主的描述,应该是在这家医院一直工作至今。
那么题主初始的工人身份,后来是否变更为干部了呢?题主没说。所以题主的社会身份有一直都是以工代干的可能,也有后来转正为干部两种可能。
第二步:退休时如何认定是工人还是干部
为什么要认定是工人还是干部?因为单位退休的参保人,身份是工人还是干部,法定退休年龄是不同的。女工人是50岁,女干部是55岁,男同志不分工人和干部,都是60岁。
退休时你的社会身份到底是工人还是干部?社保机构怎样审核认定呢?主要看以下三样东西。如果最终结论和社保系统记录不一致,还要做身份变更。
一看退休时单位提交的退休申请材料,包括劳动合同
重点看劳动合同里面填写的工作岗位是否是技术岗或管理岗。是的话,算女干部,否则算女工人。
二看人事档案
既要看初始身份,也要看后来的变更情况。第一次参加工作,有招工表,算工人,有报到证,算干部。前面分析过了,题主的初始身份是合同制工人。后来以工代干了,不知后来到底是否转正了?是否在人事档案里体现出干部的认定手续了?没体现出来的,就还是工人。体现出来了,就算是干部。
三看社保系统记载的身份记录
用人单位给员工缴纳社保时,提交的资料里有一项就是身份,或选干部或选工人,并会被记录到社保系统中。情况有变化时,可以变更。
现阶段退休时,社保退休审核部门会结合以上三看,综合分析,给定最终结论,客观判定到底是干部还是工人。如果提交的退休申请材料的身份结论,和社保系统记录不符的,要做变更,不一致,无法办结退休手续。
人事档案材料和退休时提交的申请材料结论不同的,通常以退休时提交的申请材料为准。如果社保部门有疑问,可能会要求你提交补充材料,如税务机构纳税记录。
第三步:应该50岁退休,还是55岁退休?
就本案例来说,题主始终一直在同一单位参保,应该50岁退休,还是55岁退休,结论比较简单。在养老保险缴费年限至少满15年的前提下,就看退休时,社保部门最终判定的社会身份,是女工人还是女干部。
如果认定结论是女工人,就是50岁退休。如果认定结论是女干部,就是55岁退休。根据题主的描述看,人事档案没有进行过以工代干手续变更的可能性更大些。哪就看退休时单位提交的材料和社保系统记录了。
最关键的就是看单位提交的退休申请材料,以及劳动合同。所以建议你和单位充分沟通,如果想50岁退休,一定不能体现出是技术岗或管理岗,取得单位的配合。否则就要按女干部对待,只能55岁退休了。
结语
现实中,有不少朋友的工作单位是有变动的,还有些人会出现单位参保和灵活就业参保身份的阶段性转换。这样的情况,女同志多大年龄退休就复杂多了。全国政策不统一,50岁和55岁退休都有可能。如有的地区要求女工人单位参保累计缴费年限至少满10年,才能50岁退休。女灵活就业人员55岁才能退休的地区居多。具体以地方政策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