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感谢网友“网络”参与投稿,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方便大家学习。
写演讲稿的开头,可根据听众的特点和演讲的内容,提出一些激发听众思考的问题,以引起听众的兴趣。这种问题应该新颖、独特,确实能促使听众去思考。
2.主体
演讲稿在开头后要迅速转入主体,这是演讲的正文和核心部分,也是演讲稿的高潮所在,能否写好,直接关系到演讲的质量和效果。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确定结构形式。演讲稿的形式比较活泼,或旁征博引、剖析事理,或引经据典、挥洒自如,或层层深入、或就事论事。结构形式不管怎么样变化,都要求内容突出、问题说透、推理严密、层次清晰、情理交融。
(2)认真组织好材料。演讲稿的理论依据和事实论据的组织安排要适当。首先必须保证例证的真实性、典型性。内容要求言简意赅、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3)构筑演讲高潮。要体现三个特点:一是思想深刻、态度明确,最集中体现演讲者的思想观点。二是感情强烈,演讲者的爱恶、喜怒在这里得到尽情宣泄。三是语句精炼。
3.结尾
结尾是演讲稿的有机组成部分。结尾给听众的印象,往往将代表整个演讲给听众的印象。言简意赅、余音绕梁、能够使听众精神振奋,并促使听众不断思考和回味。写结尾时常犯的毛病就是要么草草收兵、要么画蛇添足,要么就是套用陈词滥调,更有些人在本来已经讲完后,又唠叨几句“我讲的不好、请大家批评指正”之类的话,势必让人反感。演讲稿的结尾没有固定的格式,常用的有:引导式,希望式,感慨式和抒情式。或对整个演讲全文要点进行简单小结,或以号召性、鼓动性的话收尾,或者以诗文名言以及幽默俏皮的话结尾。但一般原则是要给听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五、写作要求
1.首先要了解听众,注意听众的组成,了解他们的性格、年龄、受教育程度、出生地,分析他们的观点、态度、希望和要求。掌握这些以后,就可以决定采取什么方式来吸引听众,说服听众,取得好的效果。
2.要有一个集中、鲜明的主题。无中心、无主次、杂乱无章的演讲是没有人愿听的。一篇演讲稿只能有一个中心,全篇内容都必须紧紧围绕着这个中心去铺陈,这样才能使听众得到深刻的印象。
3.好的演讲稿,应该既有热情的鼓动,又有冷静的分析,要把抒情和说理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4.语言要求做到准确、精练、生动形象、通俗易懂,不能讲假话、大话、空话,也不能讲过于抽象的话。可多用比喻,多用口语化的语言,深入浅出,把抽象的道理具体化,把概念的东西形象化,让听众听得入耳、听得明白。
真题演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最近,自强中学学生会拟举办以“自强不息”为主题的演讲活动,并提供了以下几则学习材料:(1)林万东,2019年以713分,通过清华大学“自强计划”被该校自动化系录取。林万东出生在云南一个小山村,全家的生活全靠母亲在一家工地搬砖背沙。成绩出来时,林万东正在工地搬砖。林万东说:“唯有自强不息,我们才会有日后的无限可能。”
(2)今年5月,在英国举行的跆拳道世锦赛,中国选手郑姝音大比分领先英国选手比安卡·沃克顿,却被裁判判负。9月13日,跆拳道世界大奖赛日本千叶站的比赛中,郑姝音击败了比安卡·沃克顿,夺得冠军,稳获东京奥运会入场券。
(3)复旦新生曾健宇在暑期通过做家教挣了3000元,仍然不够今年的学费,剩下的是找父母“借”的。曾健宇表示,18岁花父母的钱,会逐步将钱还给父母。
高三年级李爱华同学将在周一升旗仪式上面向全校师生作演讲,请代他写一篇800字以上的演讲稿。
解题思路
这是一则设置了特定情境的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考生写作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情境设计。试题为作文设置了“自强不息演讲活动”这个特定的情境,要将自己置身于这个特定的情境当中,就“自强不息”这个话题,与自己的同学展开交流。
(2)任务指令。任务指令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内容指令,根据试题要求,文章内容是“自强不息”,这是考生文章内容的基本依据。二是形式指令,这里是“演讲稿”,一定要突出其文体特征。
(3)表达方式。这里的表达方式,主要指与“写作任务”相适应的语言表达方式。演讲稿,要观点明确,准确畅达,语言简明,融入情感,富鼓动性与感召力。
范文展示
自强磨锋芒,终得嗅梅香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自强磨锋芒,终得嗅梅香”。
有一种光华,照耀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有一种火焰,跃动在民族灵魂的崇山峻岭;有一种信仰,沉潜于华夏儿女的心灵汪洋。它使我们在风暴来袭时岿然不动;让我们在穷困潦时淡然沉静;助我们在众人耻笑时襟怀磊落;促我们磨砺自己那一柄寒光灼灼的宝剑,嗅得苦寒后那沁人心脾的芬芳……同学们,它就是自强。
自强,是对命运不公的抗争,是敢于向命运挑战的勇气,是大喊一声“我命由我不由”的自信。
撒贝宁说:“如果命运是最差的编剧,你就要做自己人生最好的演员。”一场可怕事故夺去了他的双臂,他却对之报以不屑的微笑,游泳、打字、弹钢琴—维也纳金色大厅里,刘伟用最优美的旋律诠释了他惊人的勇敢;一场疾病剥夺了行走的能力,他却张开了心灵的双翅,飞翔在清华大学的各个角落,《朗读者》舞台上,矣晓沅用激昂的声音展示了他的超强的自信!同学们,苦难中浴火重生,磨砺中凤凰涅槃。纵使上天给我们一个千疮百孔的命运,我们也要看到灵魂的厚度与光泽;纵使我们出身平凡家境普通,我们也要刺破重重黑暗,用自强点亮心灯,做那最炫丽的焰火。
自强,是对苦难的轻蔑,是对懦弱的不屑,是慨然长叹“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顽强。
蛹挣脱茧的束缚,只为脱变后能获得新生,在羽化而飞的瞬间书写美丽;雄鹰搏击长空,无所畏惧,悬崖边的奋力一跃,只为脱去软弱,成就翱翔天际的王者风采。贝多芬双耳失聪,却不曾消泯对音乐的执著;韩信受胯下之辱,却成就灭秦的千古伟业;王心仪家境贫寒,却从未放弃求学的热情;余秀华自幼脑瘫,却拥抱美好灿烂的人生……同学们,卢梭曾言:“磨难,对于弱者是走向死亡的坟墓,而对于强者则是生发壮志的沃土。”生逢中华崛起的盛世,我们是做那海鸥,在暴风雨来临之前,恐惧地呻吟,还是要做那海燕,在暴风雨中高傲地飞翔?我们是做那忍气吞声、逆来顺受的绵羊,还是要做那横扫劲敌、威风八面的猛虎?
三千里江山,不畏风狂,不惧雨骤,不怕潮涌,不惊栗于一切寒霜雷电,全无畏惧,是因为,这江山内里,是血性,是刚强,是坚硬的骨,是不屈的魂,是自强不息之精神!同学们,为了家园的美丽,为了祖国的强盛,让我们传承这中华之精神,在心中燃起自强的火炬,去战胜一切艰难困苦,去追逐自己的精彩人生!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国旗国旗真美丽,金星金星照大地。我愿变朵小红云,飞上蓝天亲亲您。
——歌词《国旗国旗真美丽》
材料二:五星红旗,是一种力量,守护着祖国的壮美山河;它是一种情怀,激励着奋斗的中华儿女;它早已融入我们的血脉,成为中华民族的生命的色彩;它见证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成长,也见证了祖国一次又一次的腾飞。
——2019央视《开学第一课》
材料三:西藏自治区102岁老人次仁曲珍阿妈深怀对祖国的感恩之情,天天在自己的家园升国旗,坚持近半个世纪;守护开山岛的王继才夫妇为国守岛永不言弃,用青春守护一面五星红旗,坚持升旗32年;新疆道德模范、“升旗手”——哈力克•依明27年用旧80面国旗,只为让五星红旗飘扬在村子上空。
——《新闻网》
请阅读以上材料,按照下面要求,以所给身份完成写作。
2019年10月1日,学校将要举行升旗仪式,请你以一名护旗手的身份写一篇主题为“以五星红旗之名,燃中华儿女之情”的“国旗下讲话”演讲稿。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贴合背景: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某中学欲组织“致敬经典,传承文化”专题讨论活动。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发言稿,谈谈你的感受与思考。
解题思路
本题属于多材料多元化任务驱动型作文,主要考查考生对时代热点的理解以及文化领悟与传承能力。材料由三部分构成:引题部分给出三段材料--小时候《国旗国旗真美丽》的儿歌传唱、2019央视《开学第一课》对“五星红旗”的内涵阐释、各新闻媒体对贫困地区升旗模范的事实报道,三则材料紧扣“国旗”展开,散而不乱;任务部分给出明确任务,要求考生从三个任务中任选一个,以所给身份完成写作;要求部分给出常规要求,新增两项指令:“切合身份,贴合背景”。虽然高仿真2019年全国Ⅱ卷,但任务群数量有所减少,身份限制性有所加强,实用文体写作继续跟进。中华民族的“国旗情结”由来已久,2019年9月1日,央视“开学第一课”,更是以“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为主题,通过讲述为了让五星红旗高高飘扬而不懈奋斗的动人故事,再度激起观众的澎湃爱国情怀,让人们认识到五星红旗不可撼动的地位。本题以儿歌导入、节目点睛和新闻剪辑为引导语,引发考生感悟思考,继而以任务驱动点燃考生的爱国情结与国旗意识,激发考生完成情景写作与交际应用写作的双重任务。考生可以从“五星红旗迎风飘扬”的歌词切入,通过升旗故事的展开叙述、开学第一课的观后感和与澳门同学跨时空的对话,展现青年学子怎样面对国旗、个人怎样与国旗建立关联、国旗怎样引领我们成长和国旗怎样见证祖国富强等一系列问题的独到见解,让五星红旗与每个人的生命相勾连,让爱国情怀得到升华和传承。
参考立意
1.五星红旗迎风飘,男儿爱国壮志豪。
2.以红旗之名,扬爱国之情。
3.思宜爱国,行亦爱国。
4.五星闪耀,红旗燃情。
5.爱五星红旗,铸华夏丹心。
范文展示
思宜爱国,行亦爱国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很荣幸作为一名护旗手在国旗下讲话,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思宜爱国,行亦爱国”。
思宜爱国,是培建爱国之心的奠基石。
爱国情应根植于内心。爱国,是一个人、一个民族对自己国家的永恒不变的精神信仰。鲁迅先生有言:国家乃是民族根本。国家对于民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爱国也是我们应当终身恪守的准则。培建爱国之心首先应该在思想上建立起深固的爱国根植。歌德曾说:一个人对国家有崇高的敬畏,爱国之情才可体现。当我们站在五星红旗之下,当存敬畏之心,当庄严宣誓守卫国旗。
爱国,于我们中学生而言,不仅仅是一种观念,思宜爱国,行亦爱国,爱国还应体现于行动之上。
昔有曹植挥洒的《白马篇》:“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今有102岁老人次仁曲珍阿妈深怀对祖国的感恩之情,坚持半个世纪在家中升国旗;昔有辛弃疾面临国难而无以酬志时“醉里挑灯看剑”,今有王继才夫妇为国守岛,守护国旗……试问:若他们不具根植于内心深沉的爱国情怀,何来感人肺腑的爱国之心?同样,每周一次和重大节日的升旗仪式不也是为了培养我们青年学生的爱国情怀吗?
行亦爱国,是根植爱国之情的离合器。
“人之行,当宜爱国。”《周易》二千五百年的教诲仍在耳边回荡,爱国之行,实宜珍视。当然,对于我们中学生而言,我们并不需要将爱国之行理解为大行为、大作为,需知“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倘若每个人都能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体现自己的爱国之心,那么,一个民族的共同行动亦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正如我们现在,在升旗仪式结束之后是我们自己践行爱国精神的关键时机,怀揣一颗敬畏之心仰望五星红旗,平日之中努力学习,争取长大之后成为国家栋梁之才。爱国的实践见诸日常小事,做好即是爱国。
仅有言思,不落实于行动,到头来只是纸上谈兵;而仅有行动,没有言思,行动就会缺乏方向的引领,到头还是一场空。因此知行合一是培养爱国情怀的不二法门。
让我们以五星红旗之名,燃中华儿女之情,思宜爱国,行亦爱国,如此,爱国之心方可培建,爱国之情方可永植!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点评
本文观点鲜明,立意精准独到。标题采用八字对称句式,立意不同凡响。开头情景切入,身份代入感极强。主体部分采用二分并列式结构,眉目清晰,比喻精当:“思宜爱国,是培建爱国之心的奠基石”“行亦爱国,是根植爱国之情的离合器”。最后合二为一“知行合一是培养爱国情怀的不二法门”,使文章的主体结构实现了总分总与层进式的完美组合。最妙的是文章的结尾:“思宜爱国,行亦爱国,如此,爱国之心方可培建,爱国之情方可永植”两个对句简洁有力,收束全文,可谓妙语点睛,照亮全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习惯了被王者震撼,为英雄掩泪,却忘了我们每个人都归于平凡,归于平凡的世界。
——路遥
②坚定的信心,能使平凡的人们,做出惊人的事业。
——海伦•凯勒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结合材料内容写一篇演讲稿,在高中毕业典礼上面向本校(统称“弘毅中学”)同学发言。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解题思路
两则材料结合,探讨人对自身、他人、社会平凡与非凡的辩证关系的认识。
第一则材料语出路遥,可理解为对人生实质上归于平凡的理解和接受;也可联系其讴歌普通劳动者的作品《平凡的世界》来进行理解。以孙少安为代表的青年奋斗者,在平凡的生活中渴望改变自身命运,坚守自己的人生梦想,追求道德的完善,把苦难转化为一种前行的精神动力,成为自己人生的主宰者。在平凡的人生中,他们看清了生活的平凡依然热爱它,活出了自己的生命意义。
第二则材料语出海伦•凯勒,强调了坚定的信心对于平凡人成就非凡事业的重要性。
我们赞美非凡,渴望活出平凡生活中的不平凡,但很多时候对“平凡”“不平凡”的理解模糊、对立或者过于功利,以致在生活中患得患失,得到之前焦虑,得到之后空虚。平凡与非凡都有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如何过好平凡的生活,活出平凡中的个人意义与社会价值?如何面对平凡的生活,以坚定的信心走向非凡的人生?如何在平凡中认识非凡,如何在非凡中思考平凡?平凡与非凡既是生活的一体两面,也是生活的真相。
毕业典礼上面向全校学生演讲,既包含对自己三年学习生活的思考,也包含对学弟、学妹的期待。既使人面对过去,也使人面向未来。希望这样的情境可以激发考生的言说欲,让习惯了被王者震撼、为英雄掩泪的他们,在倾听自己的声音时,寻找平凡人生的意义。
1.人皆平凡,但可以凭借坚定的信心创造不凡。
2.在平凡生活中如何正确认识平凡与不凡,以坚定的信心走向不凡。
3.在追寻不平凡的过程中如何直面、理解平凡,坚定信心,走向不凡。
范文展示
向着伟大,砥砺前行
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发言的题目是“向着伟大,砥砺前行”。
浩瀚宇宙里,每个人都是一颗普通的恒星,但又璀璨夺目、独一无二,闪烁着伟大的光芒。
人生来就是平凡,黑头发、黄皮肤都由黄帝遗传下来,智力都随着一代一代的基因延续发展下来。平凡到我们看到路边的小花一定会忍不住赞叹,听到商店里播放的歌曲一定会心旷神怡……每个人都是如一的努力工作、努力生活,在漫漫的人生路里成长,归根。
芸芸众生,我们何其渺小;浩瀚天地,我们何其脆弱。然而渺小的我们,脆弱的我们,依旧可以发出自己的光和热,做出不平凡的事迹——成就伟大。扫雷战士杜富国原是中国千千万万个守护边疆的士兵之一,在一次巡访排雷的任务中,因为战友不慎触雷,杜富国立马把战友推开,自己却受了重伤。在这个平凡人身上,发扬了深刻的奉献主义精神,成就了人类道德源远流长的精神成果,成就伟大。无臂“飞鱼”许庆不分昼夜苦练游泳,夺得奥运会冠军,在这个残障人士应得到社会救济的时代,他用自身平凡打动了伟大,成就伟大。董明珠从基层业务员打拼到格力总裁,在这个女性不被人看好、女性不具备取得如此高成就之能力的社会里,她用实力、用努力生活的信念,成就伟大。
未来不能期许,前方道路荆棘。但真正的伟大,就在于拥有脆弱的凡人之躯却拥有不可战胜的神性。平凡人的努力、向上与不屈,正在昭告天下:平凡成就伟大。
再小的个子,也能给沙漠留下长长的身影;再小的人物,也能让历史吐出重重的叹息。伟大需要平凡的孕育和积淀,需要一次又一次的默默平凡。我们无不赞颂《人类群星闪耀时》的光辉成就,但身为平凡的岗位上也能作出不平凡的贡献。身处于山西煤矿的矿工们,因为他们的默默奉献而无问西东,推动我国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我国需至少十年发展取得的不朽成就;制造我国开国大典时国旗升起的电力装置——英雄林治远,还有许许多多投身于“两弹一星”的科学工作者们……他们也许无名,他们也许平凡,但他们都被载入中国史册,因为一次又一次的平凡,伟大由他们奠定。
“平凡”与“伟大”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就像周杰伦所唱的《蜗牛》:“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在最高点乘着叶片往前飞,任风吹干流过的泪和汗……”蜗牛如此弱小,平凡,但它依旧随着藤条一步一步前进,追寻自己的伟大。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平凡正如鸿毛,伟大便是泰山。同学们,让我们向着伟大,不忘自己初心的平凡,砥砺前行吧!
谢谢大家!
点评
这篇题为“向着伟大,砥砺前行”的文章,语句精辟,气象磅礴,非常具有正能量,彰显了时代青年的大格局。平凡、伟大,不是矛盾对立的两面,需要我们脚踏实地去践行,才能真正实现我们的梦想。全文格式正确,尤其是将演讲稿的特点发挥得淋漓尽致。字里行间激情飞扬,很有感染力和号召力,非常值得借鉴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