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案句子 > 故事大全

少年浪子,老来弥勒-人物

网络整理

【简介】感谢网友“网络整理”参与投稿,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方便大家学习。

倪匡的标签数不胜数,每一张都实至名归:香港四大才子之一、华语科幻鼻祖、武侠作家、获电影金像奖终生成就奖的电影人、风流成性的浪子……而盘桓在他身边的至亲挚友,几乎囊括了港台文化鼎盛时期的代表人物:金庸、黄霑、蔡澜、亦舒、三毛、古龙、张彻、胡金铨。和金庸的亦师亦友,和黄霑、蔡澜主持的《今夜不设防》,和古龙、三毛的“生死之约”,排列组合,段段惊心,件件佳话。
  
  倪匡
  
  在乎不在乎
  
  倪匡真的什么都不在乎。精力过人的他,曾经历过“Hi-Fi时代、养鱼时代、贝壳时代”。他对每一个爱好都当术业专攻,潜心钻研,甚至出书,可一旦绝念放弃,便将其成果尽数送人,毫不留恋。
  
  有段时间他迷上了养鱼,给自己取个笔名叫“九缸居士”,以养鱼心得针砭时事。他家中硕大精致的鱼缸可不止9个,一共20个,宛如私家海洋馆。
  
  儿子倪震小时候调皮,把玻璃桌弄碎,被碎玻璃割掉一點肉。倪匡不去查看儿子是否要紧,转身就把那点肉放进养食人鱼的缸中。“我想看看它们到底吃不吃人肉”。
  
  如此走火入魔,一朝兴趣全失,却毫无眷恋地转赠亲友。朋友们摇头摆手无情拒绝,倪匡长叹:“人情之薄,可叹也。”
  
  对于自己的作品,他也持同样的态度,一旦写完从不更改,卖出版权从不过问,多年高产从不留底。好友蔡澜曾问他要几本早年的散文集,他说早就送人了。
  
  出他散文的香港某出版社曾通知他说,还剩下60多本,如果再卖不掉,就要把书毁掉,不过可以3折卖给他。倪匡听了哈哈大笑:“别人都不要看,我自己买来看什么?还要卖给我,真是匪夷所思。”
  
  真正匪夷所思的是,听闻我提及卫斯理系列即将在内地开拍,他面露犹疑。在这个IP独尊的时代,倪匡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影视版权在哪里,只把这件事委托给好友,至于卖给了谁,版税几何,他毫不在乎。他说网上到处都能免费看到自己的作品集。“好几个网站,还给我排序,其中还有8部伪作!”提到这件事,倪匡居然兴奋不已,“伪作写得很好。年轻人有那么好的才华不自己去写,却要去写卫斯理的伪作,太可惜了!”
  
  在许多网友看来,他的“科幻小说”更接近“玄幻文学”,也有人觉得其与伊恩·佛莱明的007系列、日本田中芳树的传奇小说类似。
  
  他听完哈哈大笑说:“他们说我的小说不是科幻,我也不追究,我只懂得写好看的小说。”这不禁让人想起他在自传《哈哈哈哈》里提到的一段往事:
  
  当年《地心洪炉》在《明报》连载,有一段讲卫斯理从飞机上掉到南极,饥寒交迫,见一只白熊跑来,便把它杀了,剥皮取暖,吃肉充饥。有读者来信骂倪匡:“南极没有白熊!南极只有企鹅!”
  
  从来不理读者的倪匡漠然视之。结果这位读者每天一封信,越写越长,说他不负责任,要他解释,否则再写下去就是厚颜无耻。倪匡很火,在原本250字的专栏上,用大字体写了两句:“××先生:一、南极没有白熊;二、世上也没有卫斯理。”
  
  那个读者气得吐血,最后一次来信,只写着两个大字——无赖。金庸看了信哈哈大笑,说:“原来南极是有白熊的,现在没有了,因为给卫斯理杀掉了。”
  
  随意不随意
  
  尽管已吃遍天下,倪匡仍认为天底下最好吃的是叉烧饭。他年轻时从内蒙古一路颠沛流离,偷渡到香港,第一餐吃的就是“油汪汪、香喷喷的叉烧饭”。几十年后,早已脱离贫困的他,看到热腾腾的白米饭依旧心生富足之感。
  
  这种把人生阅历掺进味蕾的饮食审美,让倪匡对吃充满宽容和振奋。在他看来,“这个世界上哪有什么失眠抑郁,上山下乡时,能抓到一只老鼠吃就是人间美事”。
  
  20来岁时,倪匡被派到人迹罕至的内蒙古草原。为了在孤寂中寻乐,他让自己的狗和草原狼配种,生了4只凶悍的小狼狗,结果把视察的领导咬伤了,从此领导和他结下了梁子。
  
  倪匡与倪太
  
  后来遇到暴雪,取暖的煤运不过来,他又将河边的小木桥劈成柴火,暖炕自救。本来他打算开春再建造,没想到他因“破坏公共交通”的反革命罪行接受隔离调查,他只能将自己的档案一把火烧光,骑着一匹老马,再胡乱扒上一辆火车,一路南逃到上海,再偷渡去了香港。
  
  刚到香港时,倪匡做一天两毛七日薪的建筑工人,下班后躺在维多利亚公园的草地上,看蓝天白云,想着“若能在香港过10年自由的生活,就已经很开心了”。
  
  闲暇时,他看工友读报读得津津有味,扫了一眼那些连载的小说,便扬言“这个我也会写嘛”。于是真的写了一篇讲土地改革的《活埋》,成功发表,拿到了90港币稿费。从1957年的《活埋》开始,倪匡从未被退稿。稿酬也从90块涨到500块,再到后来无人能及的天价。
  
  22岁前颠沛流离的经历,给倪匡留下诸多后遗症,比如他始终没有方向感,需要戴有指南针的手表;比如他从来都以“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名绊此身”的态度俯瞰人生。
  
  40岁生日时,倪匡自撰对联:“年逾不惑,不文不武,不知算什么;时已无多,无欲无求,无非是这样。”
  
  到了73岁,他又作词自嘲:“居然挨过七十三,万千千山睇到残,日头拥被效宰予,晚间饮宴唔埋单。人生如梦总要醒,大智若愚弹当赞。有料不作亏心文,没气再唱莫等闲。”
  
  但在写作上,他的勤奋又无人能及。他当年自称是“自有人类以来,汉字写得最多的人”。有几年时间,他一天写2万字,同时为12家报纸写长篇连载,且从不拖稿。
  
  一本10万字的小说,10天杀青。他说这叫“专业操守”。一夜花天酒地,翌日醒来,头痛欲裂也要撑着写。
  
  剧本创作也如此。邵氏电影400多部武侠剧本,有261部由他撰写。加上台湾、东南亚其他电影公司慕名而来的,因为合同问题未拍摄的,总共561个。
  
  倪匡写剧本的速度令人咋舌,3天就能完结,曾被制作方质疑快工出糙活,后来他坚决捂一星期再交货。《铁齿铜牙纪晓岚》的编剧陈文贵曾回忆:“当年我进邵氏当编剧,有职员告诉我,倪匡每天上班,打开抽屉甲写甲剧本,一小时后打开抽屉乙写乙剧本,据说那桌子有8个抽屉。”
  
  倪匡的多产,似乎只能用“天赋”来解释。早年辍学北上的他,只有初中学历。后来他参加台北的文学座谈会,与好友三毛相邻而坐,与会者都是镶金边的硕士博士。临到倪匡自我介绍说只有初中学历时,台下一片哗然。三毛理直气壮地接话“我小学毕业”,两位好友相视莞尔。
  
  宿命不宿命
  
  倪匡是基督教徒,又对佛教颇有研究,作品里有很多表现轮回、因果的故事结构。他的武侠科幻多是泛灵论的,猿猴蟒蛇都有灵性,可与人为伴。
  
  他又是一个宿命论者,认为每个人的剧本都是由基因谱写好的。“好孩子宠不坏,坏孩子教不好。”在他看来,抽烟喝酒,爱好职业,一饭一蔬都有其配额。配额到了,顺之了结。
  
  倪匡从16岁开始吸烟,有35年烟龄,家里触手可及的地方都有烟灰缸,甚至连“刷牙都在抽烟”。有一天,他突然感受到上帝给他传来信息:“你吸烟的配额用完了,可以不吸了。”懵懵懂懂连续听到3次后,倪匡恍然大悟:他一定是犯了什么罪,被判了35年的烟瘾,现在刑期已满,可以释放了。从此,他再没吸过烟。
  
  倪匡也曾嗜酒如命,说世间最好的酒叫“再来一杯”,规劝别人空腹喝酒会伤身时,他的建议是“先来几杯啤酒打打底”。他的好酒量始于16岁,那年倪匡被派到江苏双沟镇(当地白酒酿造历史悠久,窖香浓郁)驻守时,每天把酒坊赠送的白酒当水喝,练就了千杯不醉之身。
  
  采访当天,我将托人找来的两瓶双沟酒相赠。他见到感慨万千,说拿回去做个青春的纪念。转头却只向服务员要了一瓶“青岛”啤酒。他说喝酒的配额也被上帝收回了,只剩下15%,偶尔喝点好酒。
  
  写作也如是。2004年,他突然感到字句困顿、灵感殆尽,磕磕碰碰完成后,甚不满意,索性把书名改成《只限老友》,怕读者“读了以后骂娘”。这也是横行几十年的《卫斯理》系列的第143本,温宝裕以“消减大量人口以拯救地球”之名,邀请卫斯理和一众主角离开地球。从此,卫斯理隐遁在宇宙的光怪陆离中,无人得知。倪匡也“随遇而安,斯真隐矣”,47年写作生涯自此结束。
  
  当我就他传记里的事情向他确认真相时,他又露出狡黠的一面:“我的话你都信?亲口所说也不算,你忘了我是干什么的?写小说的人就是在不断地撒谎啊。”
  
  他安然于自己的命运,“脑洞”却并不因此关闭,他坚信这个宇宙一定有外星人。“人类也一定是从外星来的,因为人类有几万年没有化石,而且到现在都没有适应地球的气候。”
  
  新潮老古董
  
  倪匡的作品有个共性,无论是科幻还是武侠,即使主角不是女人,也总会把男主角写得怯懦鲁莽,身边却放一位心智颇高的女人来主持大局,推动情节。“女人就是比男人好啊,历史上有极度混蛋的男人,却没有极度混蛋的女人。”倪匡说起女人,脸上柔情似水。
  
  倪匡对女人的推崇,首先在其母性,“女人光是生孩子这件事就非常了不起,一个人变两个人,魔术都做不到啊”。他对女性美的定义为温柔:“女性美之中,温柔占极重的比例。温柔的女性让男人如沐春风;不温柔的女人,会令男人如坐针毡。”
  
  他心中最理想妻子的典型,是《鹿鼎记》里的双儿——玲珑剔透,娴静温顺。也难怪他在帮金庸代笔《天龙八部》期间,一上来就把阿紫的双眼写瞎了,只因为觉得这女孩“实在讨厌”。
  
  从这两点看来,他的两性观着实传统。我们讨论起现代女性愈发独立时,倪匡评价:“这只是历史的波动,女人很快就会意识到,这样是不对的。过于追寻独立的结果就是,男人会越来越不爱女人。”语罢,也许觉得过于露骨,加了一句自嘲:“女人独立也不能忘记家庭,我是很老派的人,差不多是清朝时候的人啦。”
  
  这样一个“差不多是清朝”的人,手机用的是最老的直板机。他留了电话给我,嘱咐我不要发短信、微信,他不会使用。我笑说:“没关系,我可以发邮件,您不是已经进入‘电脑时代’了吗?”
  
  倪匡和倪太在1992年飞去美国三藩市定居,做了14年“山中宰相”。他从未起念去近处游玩,唯一的出行,就是驾驶一辆美国残疾人用的三轮车,去菜市场买食材。
  
  倪匡每天除了悉心烹制一日三餐之外,就是摆花弄鱼,间闲写作,自称“三艺老人”:“厨艺第一,园艺第二,文艺第三。”家中的4个冰箱满满当当装着各类食材,他还要求倪太给他买一个“棺材大”的冷冻箱——倪家约法三章,倪匡的稿费和倪太一人一半,去美国前,倪匡的那一半花天酒地千金散尽,现在所有支出自然都要得到倪太审批。
  
  “三艺老人”在美国学会了用电脑看新闻、写作、回邮件。倪匡对电脑等一切现代科技向来排斥,不屑摆弄。他听收音机,要听5个台,就让倪震买来5个收音机固定好频道,收听哪个台打开相应的收音机即可。
  
  一次倪太从香港省亲回美国,带回一个手提电脑,倪匡大惊:“按了几下,什么东西都能找出来,我和我女儿都吓了一跳,大叫‘电脑怪妻’!”
  
  在美國不用争分夺秒写稿,足不出户便多了闲暇,他又念及香港的一切,无奈之下向“电脑怪妻”学习用电脑浏览网页,大惊“太神奇了”。
  
  在华人电脑专家粉丝的帮助下,他还学会了声控写作。他每天勤加练习,并不断添加词语存储,最后电脑已经不能识别标准普通话,已然习惯了倪匡的风味普通话。学会声控写作后,他嘚瑟的方式是取人名不再从简,而是越复杂越过瘾,从前手写越简单越省事,人物名字都叫“王一中、丁一山”,现在以电脑代笔,就成了“銮銮”之类。
  
  硬件更新跟得上,倪匡的软件也更迭得迅猛。他玩过一阵微博,还和蔡澜受邀做直播。在微博上和粉丝互动,谈的都是现代文学和艺术。
  
  他还跟我探讨了最近让他困惑不已的问题:“亲子鉴定和父亲基因重合度有99%,那母亲只有1%吗?我问了好几个人,都不知所云。”他望向我的眼神,焦灼得像一个十几岁的渴学少年。

相关图文

推荐文章

网站地图:栏目 TAGS 范文 作文 文案 学科 百科

信息流广告 周易 易经 代理招生 二手车 网络营销 旅游攻略 非物质文化遗产 查字典 社区团购 精雕图 戏曲下载 抖音代运营 易学网 互联网资讯 成语 成语故事 诗词 工商注册 注册公司 抖音带货 云南旅游网 网络游戏 代理记账 短视频运营 在线题库 国学网 知识产权 抖音运营 雕龙客 雕塑 奇石 散文 自学教程 常用文书 河北生活网 好书推荐 游戏攻略 心理测试 石家庄人才网 考研真题 汉语知识 心理咨询 手游安卓版下载 兴趣爱好 网络知识 十大品牌排行榜 商标交易 单机游戏下载 短视频代运营 宝宝起名 范文网 电商设计 免费发布信息 服装服饰 律师咨询 搜救犬 Chat GPT中文版 经典范文 优质范文 工作总结 二手车估价 实用范文 古诗词 衡水人才网 石家庄点痣 养花 名酒回收 石家庄代理记账 女士发型 搜搜作文 石家庄人才网 钢琴入门指法教程 词典 围棋 chatGPT 读后感 玄机派 企业服务 法律咨询 chatGPT国内版 chatGPT官网 励志名言 河北代理记账公司 文玩 语料库 游戏推荐 男士发型 高考作文 PS修图 儿童文学 买车咨询 工作计划 礼品厂 舟舟培训 IT教程 手机游戏推荐排行榜 暖通,电地暖, 女性健康 苗木供应 ps素材库 短视频培训 优秀个人博客 包装网 创业赚钱 养生 民间借贷律师 绿色软件 安卓手机游戏 手机软件下载 手机游戏下载 单机游戏大全 免费软件下载 石家庄论坛 网赚 手游下载 游戏盒子 职业培训 资格考试 成语大全 英语培训 艺术培训 少儿培训 苗木网 雕塑网 好玩的手机游戏推荐 汉语词典 中国机械网 美文欣赏 红楼梦 道德经 标准件 电地暖 网站转让 鲜花 书包网 英语培训机构 电商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