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案句子 > 故事大全

大学毕业为什么找不到工作?-人与社会

网络整理

【简介】感谢网友“网络整理”参与投稿,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方便大家学习。

世界银行最近出版了一部有关中国终身学习的报告,这是继世行发表的有关中国知识经济报告后的另一部重要报告,也可称为上一篇报告的姊妹篇。
  
  上世纪末,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为发达国家保证经济的长期增长,提出了终身学习的建议。这是面对知识经济时代而提出的一种经济发展战略,主要是保证使劳动力的素质能不断提高,从而使劳动生产率也能一直有所增长,保证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
  
  世界银行报告的作者达尔曼、王水林、曾志华等经济学家分析了中国经济发展的状况,指出中国经济若要再上一个台阶,保持长期发展,也必须朝自主创新的方向发展,而终身学习又是保证使中国的劳动力素质不断提高、为自主创新奠定基础的最佳手段。
  
  人类的知识传授方法经历过几个阶段:在农业社会,是一种言传身教式的、师傅带徒弟式的方法。到手工业发展起来后,这种方法也没有太大变化。直到工业社会出现后,人类社会的教育形式才得到了很大的改变,文字教育成为主要的方法,知识可以经过教师通过课堂大批向社会传授。但是,对每个人而言,教育仍然只是年轻时期的一段经历。而信息社会的出现给传统的工业社会教育形式带来了新的冲击。因为信息作为知识的载体无处不在,而人们可以通过各种形式获得信息。而且,人们逐渐意识到,为了应付市场的竞争,必须不断获取新的知识,终身学习成为新的习惯。
  
  与此同时,一些经济学家发现,若要保证经济的持续发展,必须把创新这一原来经济学家认为是外生的因素变成内生的。在这一基础上,他们提出了“内生性增长”理论。而如果要使创新成为企业一种内在的需求,就必须提高企业员工的创造性,提高他们的劳动生产率,而这一切又与教育有关。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发达国家的政府才有针对性地改变了发展政策。过去,政府喜欢强调影响经济增长周期的政策,希望通过政策的微调来保证就业与增长。现在,政府转为强调终身教育,希望通过发展教育来保证本国劳动力的素质不断提高,保证国民经济的创新能力,以保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应该说,中国经济虽然经历了20多年的持续发展,奠定了经济腾飞的基础,但如果不注意保持创新能力,下一步中国经济能否持续发展仍是个前景不明的问题。所以,发展终身学习式的教育也是中国的重要发展战略。世界银行的报告对这一点看得非常清楚。
  
  然而,从中国的现状来看,发展终身学习式的教育还会遇到一系列的困难。如果我们不未雨绸缪,从现在起就着手研究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可能很好的政策建议也得不到落实。
  
  一、中国的教育有着几千年的传统,而中国教育传统中的核心——“师道尊严”,就是发展终身式学习的一大障碍。
  
  师道尊严树的是老师的权威,靠的是老师掌握着获取知识的诀窍。因此,中国的老师不愿意轻易把自己控制的信息源告诉学生,否则老师就不容易保持自己的权威。虽然从新中国建立以来,我们在普及教育上做出了巨大的成绩,但我们的教育一般局限于信息的传授。老师总是一点点地把信息释放出来,让学生感到老师的权威。考试也就是考那些让学生掌握的信息。因此,虽然我们的考试看起来很难,但学生毕业后一到现实工作中,就往往不知道如何应付。我们也把中国的毕业生称为“高分低能”。
  
  终身式学习是每个人毕生都要做的事,而且主要是学会自学的方法,能自己主动学习。因此,适合这种教育形式的老师应该是启发式的,应该主要教会学生如何去搜集、整理信息,从中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从这一角度看,终身学习时代的老师更应该是“良师益友”型的,而不是师道尊严型的。然而,要让中国的老师们理解社会的变化,并相应地改变自己的思维方法和教学方法,这并不是件一蹴而就的事,起码需要对现有的教师大批进行培训。
  
  二、随着终身学习制度的普及,获取信息与其他知识的途径更加便捷和多样,知识与学位都面临着“贬值”的危险,我们的社会心理尚未做好准备。
  
  信息与货币有一定的相似性。谁都觉得钱多点好,那么如果大家的钱都多了呢?那就会出现通货膨胀的现象。知识也是一样。如果大家都有了知识,那么知识也就不那么“值钱”了。如果终身都可以学习,不断积累就可以得到越来越高的文凭,获得各种高学历文凭的人越来越多,那么学位也就贬值了。
  
  在欧美等发达国家,读大学的人越来越多,而且读书的时间越来越长,文凭拿得也越来越高。但与此同时,一些人兜里揣着硕士、博士文凭,却很难找到工作,甚至有些人大学毕业了却不得不去做“蓝领”的工作。这种现象在我国也开始出现,大学毕业生要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并不那么容易。
  
  其实,这反映出人们的心态与现实之间的一种差距。人们总喜欢拿他们熟悉的标准去衡量,而这些标准往往是上一辈人的标准,已经无法适应当代变化迅速的社会了。大学毕业后找不到工作,并不是社会上没有工作,而是他们不愿意接受文凭贬值的现实,不愿意接受那些他们认为文凭比他们低的人才该做的工作。换句话说,许多人接受了高等教育,以为自己应该成为“知识分子”了,然而到社会上一看,才知道人家只把自己当作“知识工人”看待。这种反差成为新的失业问题来源,它不仅存在于发达国家,也出现在发展迅速的发展中国家。我们如不及时地做好舆论准备,这种心理与现实的差距就可能导致社会的动荡不安。
  
  三、终身学习必须要有制度的保证,目前,并不是所有机构都认识到了培养员工的必要性。在当代社会,人们的流动性增加,调换工作岗位与工作单位已经习以为常。因此,有些企业或机构的领导并不认为培养自己的员工一定会对自己有利。比如,一个企业如果让自己的员工接受在职培训,而当某些职工接受了培训后决定要“跳槽”,那不就让其他的机构占了便宜吗?如果社会上各种机构的领导都这么想,那终身学习岂不成了空洞的口号?
  
  但是,终身学习对加强一国的国民经济竞争力却非常重要。所以,发达国家对职工的在职培训都做了立法,大企业必须为职工定期提供在职培训的机会,如果企业不遵守,职工可以起诉企业并获得赔偿。正是法律提供了制度性的保证,才使在职培训成为终身学习的基础,而各企业因为都必须为自己的员工提供再培训机会,大家也都因此而平等了,企业的领导也就不必担心让其他企业占自己的便宜了。中国要发展终身学习方式,必须也制定自己的法律框架,以期使这种方式能成为社会共同遵守的规则。
  
  当然。向知识经济转型,发展终身学习方式,是我们选择的大方向。这一切都需要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如果社会风气不正,腐败横行,再强调知识,再强调终身学习,都可能走样,都可能流于形式。政府用于补贴教育的经费可能被挪作他用,可能用来填满自己的腰包;培训可以成为“奖懒罚勤”的机会,为那些占便宜没够的人提供一个明目张胆偷懒的借口。承认各种培训的资格,本是拓宽教育渠道的办法,是促进劳动力市场流动、承认劳动力智力水平的办法。但如果那些买卖文凭的人趁机浑水摸鱼,就会破坏对劳动力能力的评估。因此,只有在综合治理的层面加强工作,才能为我们发展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关图文

推荐文章

网站地图:栏目 TAGS 范文 作文 文案 学科 百科

信息流广告 周易 易经 代理招生 二手车 网络营销 旅游攻略 非物质文化遗产 查字典 社区团购 精雕图 戏曲下载 抖音代运营 易学网 互联网资讯 成语 成语故事 诗词 工商注册 注册公司 抖音带货 云南旅游网 网络游戏 代理记账 短视频运营 在线题库 国学网 知识产权 抖音运营 雕龙客 雕塑 奇石 散文 自学教程 常用文书 河北生活网 好书推荐 游戏攻略 心理测试 石家庄人才网 考研真题 汉语知识 心理咨询 手游安卓版下载 兴趣爱好 网络知识 十大品牌排行榜 商标交易 单机游戏下载 短视频代运营 宝宝起名 范文网 电商设计 免费发布信息 服装服饰 律师咨询 搜救犬 Chat GPT中文版 经典范文 优质范文 工作总结 二手车估价 实用范文 古诗词 衡水人才网 石家庄点痣 养花 名酒回收 石家庄代理记账 女士发型 搜搜作文 石家庄人才网 钢琴入门指法教程 词典 围棋 chatGPT 读后感 玄机派 企业服务 法律咨询 chatGPT国内版 chatGPT官网 励志名言 河北代理记账公司 文玩 语料库 游戏推荐 男士发型 高考作文 PS修图 儿童文学 买车咨询 工作计划 礼品厂 舟舟培训 IT教程 手机游戏推荐排行榜 暖通,电地暖, 女性健康 苗木供应 ps素材库 短视频培训 优秀个人博客 包装网 创业赚钱 养生 民间借贷律师 绿色软件 安卓手机游戏 手机软件下载 手机游戏下载 单机游戏大全 免费软件下载 石家庄论坛 网赚 手游下载 游戏盒子 职业培训 资格考试 成语大全 英语培训 艺术培训 少儿培训 苗木网 雕塑网 好玩的手机游戏推荐 汉语词典 中国机械网 美文欣赏 红楼梦 道德经 标准件 电地暖 网站转让 鲜花 书包网 英语培训机构 电商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