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感谢网友“网络整理”参与投稿,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方便大家学习。
助跑,起跳,转体,落地……丘索维金娜完成最后一跳,还是和上一跳一样,落地时出现失误。尽管如此,东京奥运赛场上还是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人们向这位46岁的“高龄”选手致敬。2023年7月25日,乌兹别克斯坦体操老将丘索维金娜登上体操资格赛赛场。很多人希望这位“妈妈级”选手能续写世界体坛传奇——这距她首次亮相夏季奥运会,过去了整整29年。29年足够漫长,漫长到当初的对手早已成为教练,漫长到如今的对手几乎都是自己的下一辈。7月25日,丘索维金娜在跳马比赛中(程敏摄)
29年间,体操始终流淌在丘索维金娜的血液中,她曾穿着3种不同战服(独联体、德国和乌兹别克斯坦)征战奥运会,成为奥运会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传奇。然而,当大屏幕打出丘索维金娜的即时排名“11”时,一切辉煌都成为过往。这一成绩不足以令她进入之后的决赛。丘索维金娜转身走向教练,埋进他宽阔的臂弯里,眼泪奔涌而出。这是她留给世界的最后一跳,也是她职业生涯的谢幕演出。
各国年轻体操选手簇拥而来,争相与丘索维金娜合影。比赛现场的人纷纷起立鼓掌,掌声萦绕在体操馆的穹顶下,久不停歇……
近30年“超长待机”
丘索维金娜曾表示,自己计划在2023年奥运会后退役。她开玩笑说,当了这么久的体操运动员,很幸运还能在早上醒来时看到每天初升的太阳。
2023年东京奥运会延期的消息,并未打乱这位老将的训练计划。相反,多出来的时间能够让她更好地调整状态。
深呼吸,助跑,腾空,旋转,“砰”的一声,丘索维金娜双脚落地。紧接着,她从软泡沫坑里爬出来,重复刚才的一系列动作。在位于美国休斯敦的训练馆里,丘索维金娜为比赛一遍遍地练习着。
1975年,丘索维金娜出生于乌兹别克斯坦的布哈拉市。7岁时,好动的她被家人送进体操学校学习,6年后进入苏联国家队。
1991年,对丘索维金娜而言是一个重要年份。那年,16岁的她来到美国印第安纳波利斯,参加女子体操世锦赛,以“直体晚旋”的动作,获得个人的第一个世界冠军。
1992年7月25日夜晚的蒙锥克体育馆,两届残奥会射箭奖牌获得者安东尼·里贝罗用火种点燃箭头,准确射向70米外的圣火台,拉开了巴塞罗那奥运会的序幕。
丘索维金娜的体操事业,也如那根划破天宇的箭矢,进入炽烈而迅猛的爆发期。
在巴塞罗那奥运会上,17岁的丘索维金娜代表独联体获得女团金牌。虽然之后受到苏联解体的影响,训练条件和资源大不如前,但她还是收获了两届世锦赛的女子跳马铜牌,并在1994年亚运会上摘得一银一铜。
1996年,21岁的丘索维金娜代表独立后的乌兹别克斯坦出征亚特兰大奥运会。面对年轻选手的挑战,她为祖国赢得个人全能第10名的好成绩。
奥运会结束后,丘索维金娜遭遇了跟腱撕裂,不得不选择退役,告别体坛。随后,她和摔跤运动员克帕诺夫结婚,并于1999年诞下一个可爱的男孩,取名阿里什。
虽然结婚生子,但丘索维金娜无法放弃对体操的热爱。
“我当时真的决定结束体操生涯了。但后来我去熟悉的运动场看了一眼,就想在生完孩子以后迅速恢复,重返赛场。”
女子体操运动员的黄金年龄一般是16岁到20岁,随着年龄增长,体能下降和肢体僵硬将会成为运动员保持状态的最大阻力。2000年,重披战袍登上悉尼奥运会赛场的丘索维金娜,已是25岁“高龄”。
可年龄并未成为丘索维金娜的束缚,她在场上奔跑,跃起,旋转,参加了5项比赛。
谁会帮助一个前世界冠军
就在丘索维金娜的事业焕发第二春时,她的人生却遭遇迎头一击:儿子阿里什被诊断患有白血病。
“这个消息太可怕了,我感到特别无助,我呆住了,不敢相信他们说的话。”高达12万欧元(约合人民币91。2万元)的治疗费用,更是让这个并不富裕的家庭束手无策。
丘索维金娜不能退役,毕竟,一枚世锦赛金牌就等于3000欧元奖金。她知道,拯救儿子性命的唯一希望就是比赛。
“要是退役,我就只能坐在病床边,看着儿子死去……但谁会帮助一个前世界冠军?”
这一年,丘索维金娜27岁。为了儿子,她要和更加年輕的选手争夺奖牌。别人为荣誉而战,她却为儿子的生命而战。
为了拿到尽可能多的奖牌,获得更多奖金,丘索维金娜频繁参赛,且不再局限于自己擅长的跳马,她也会参加自由体操、高低杠和平衡木等其他项目的比赛。为了儿子阿里什,她要更加“全能”。
“我决定,参加所有能参加的比赛,只为了给儿子筹集治疗费。我不怕困难,我只知道,即使受了伤,我也必须站起来参加比赛。”
然而,对身体柔韧度和体能不断下降的丘索维金娜而言,每次训练都是生理与心理的双重折磨。她不敢生病、不敢受伤、不敢休息、不敢停赛,拿奖金救儿子成为丘索维金娜生活的目标。丘索维金娜与儿子阿里什
2003年,丘索维金娜再次夺得世锦赛跳马冠军,但她渴望的奖励却成为泡影——乌兹别克斯坦并未兑现早先承诺的奖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