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案句子 > 故事大全

消失的餐桌和共餐的魔力-文明

网络整理

【简介】感谢网友“网络整理”参与投稿,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方便大家学习。

餐桌正在消失
  
  “晚饭准备好了!”妈妈通常这样呼唤在室外玩耍的孩子,或者低头看报的丈夫。这句呼唤告诉全家人放下手中的事,为一天中最重要的时刻做好准备。一个呵护家人的母亲,一个权威的父亲,一群叽叽喳喳的孩子,围坐在热腾腾的饭菜周围,这种家庭生活的缩影在很多国家持续了很多年,如今却在悄然改变。
  
  人类是唯一将进食发展为仪式的物种,烹饪是维系人类关系的纽带。美国《大西洋月刊》认为,人和动物的区别并不是能否使用工具——灵长类动物用木棍汲取蜂蜜,与人类使用叉子、勺子没有本质区别。与动物不同的是,我们要坐在桌边吃饭,并且不会在看到食物的那一刻就扑上去大快朵颐。人们一起吃饭,通常等到所有人盘中都有食物才开始用餐,直到所有人都吃完,这餐饭才算结束。
  
  但在现代社会,家庭成员越来越多地各行其是,独自用餐,全家人在特定时间坐下来吃饭通常是为了特殊事件。随着离婚率的提高,很多单亲家庭的孩子甚至没有全家人坐在一起吃饭的体验。
  
  对人类来说,决定一个人身份的,并不是吃什么,而是吃饭的方式和地点。
  
  餐桌并非自古就有,千百年前,人类的祖先不会坐在桌边用餐。罗马皇帝靠在床上,就着两张矮几用餐;中世纪的穷苦人只能在木质饲料槽边吃饭;在非洲和印度,人们蹲着或者跪在地上用餐。到现在,世界上1/4的人口仍然不用餐桌,而是跪在垫子上吃饭。在一些国家,妇女和儿童不能与男性同桌而食,只能在厨房吃饭。
  
  在发达国家,餐桌销售量正在锐减。人们把食物端到电脑前,或者站在厨房吃完,甚至捧着食物缩在沙发里看电视。人们在车里狼吞虎咽,在路上边走边吃。就算坐在桌边吃饭,身边环绕的也不是人,而是电脑、电视、报纸和书籍。
  
  盘子的销售量也在下降,更不用说设计精美的宴客餐具了。人们对即食食物的依赖日盛,这些食物被装进一次性纸杯、托盘,或者被放在纸袋里用手捧着,无须餐具就可以吃完。既然有了用微波炉转几圈就能放在膝盖上食用的便捷食品,餐桌还有什么用?
  
  更值得深思的是,随着餐桌退出舞台中心,厨房的功能也在改变。一些前卫厨房被当作兼有酒吧和藏书室功能的生活空间。当越来越少的人家用厨房做饭,这个空间开始被改造成家庭的怀旧照片墙,或者高科技厨具的展览厅。最讽刺的是,越是将厨房的高级配置视为身份和地位象征的人,越不使用厨房。
  
  共餐的魔力
  
  专栏作家科迪在《大西洋月刊》上分享过家人共享晚餐的“魔力”:“母亲去世后,我弟弟去新西兰留学,我最先感受到不同的是晚餐。父亲和我开始分开吃饭。我们各自和朋友在外用餐,或者对着各自的电脑啃三明治,即使共享晚餐,也是叫份外卖披萨,对着电视大嚼。有些日子,我们彼此都见不着面。在我返校的几天前,父亲对我说:‘我觉得就算只剩下我们两个,我们也应该一起吃饭。你妈妈会希望这样的。’虽然我们做的饭味道没那么好,而且也没有妈妈和弟弟在场,但和父亲坐在一起吃饭就是种特殊的感觉。”
  
  从用牙齿撕扯生肉、茹毛饮血的祖先,到学会种麦子和烤制面包的美索不达米亚人,人类的食物图谱越来越丰富和可靠。食物不再事关生存或是分配权,却能够确定我们的身份和地位,那些与我们同桌吃饭的人和我们有着同样的身份和联系。在18世纪的荷兰,好朋友的说法就是“食伴”。
  
  餐桌是全家聚集的地方,象征着团结。
  
  餐桌搭台,食物唱戏,而食客都是戏中的角色。相邻而坐的人不可避免地在传递餐盘的过程中目光交汇,进而彼此攀谈。共同用餐提供了对话的理由,可以回顾一天并且展望未来。事实上,交谈这件事本身比交谈的内容更加重要。比如科迪与父亲之间平庸琐碎的对话,多数是关于棒球、电视节目,有时也涉及严肃的话题,比如政治和死亡、记忆和惋惜。“一起吃饭只是小事,也不需要额外的努力,却是我一天里最快乐的时刻。”
  
  伴随餐桌消失的家庭生活
  
  根据统计,1/5的美国人在车上进食;1/4的人一日三餐中至少有一顿是快餐;多数美国人每周和家人一起吃饭的日子不超过5天。
  
  盖洛普的调查发现,在美国,家庭晚餐越来越难以实现。只有28%的成年人表示每天都会陪孩子在家吃饭,1997年这个数字是37%。超过四成的家庭每周一同用餐4~6次。1/4的家庭每周共餐不足3次。
  
  独自用餐在生理上和心理上都会带来负面影响。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调查经合组织(OECD)国家15岁的学童后发现,学生平均旷课率是15%,但那些不经常和家人用餐的孩子旷课率达到30%。
  
  来自保加利亚的肥胖专题研究称,每周与父母共同用餐少于两次的孩子,超重的可能性比同龄人高40%。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则发现,每周和父母共餐超过5次的孩子,对药物和酒精依赖的情况更少,他们的饮食更加健康,在学业上表现更好,与父母的关系也更加亲近。
  
  其中的道理很简单:不和家人一起吃饭时,很多孩子选择用廉价的快餐填饱肚子。外卖食物通常比家庭烹饪的食物含有更多的脂肪、盐分和卡路里。
  
  另一个原因是,独自吃饭会产生疏离感。家庭餐桌能够把人们团结在一起,共进晚餐让人们放下手中的工作,真正享受一段惬意的时光。
  
  在很多国家,吃饭时间是神圣的。比如在法国,即使独自用餐,也不能狼吞虎咽地敷衍了事,员工至少有一小时的午餐时间。在墨西哥,城里人会和亲友到公园或城市广场野餐。在柬埔寨,村民们铺开彩色的毯子,取出食物与亲友共享。
  
  爱丽丝·尤利尔在她的著作《一起吃饭》中指出,聚餐能从根本上转变人们的观念,在餐桌上,人们会对不同种族、性别和社会经济背景的人有更加平等的看法。
  
  很多美国家庭花在快餐上的钱已经和购买日常用品的支出一样多了。而对很多人来说,全家一起享用美食不再是中产阶级的家庭生活,而是富裕人群的特权。因为经济原因,越来越多的家庭中,父母都要外出工作,顾不上准备美食和陪伴孩子,甚至一些年轻人根本不会做饭。在超市里采购原材料、大费周章地做饭,似乎没有必要——各种各样的快餐令人目不暇接,既省时间又省钱。
  
  “吃饭是为了生存,而吃得聪明是一门艺术。”在17世纪,法国古典作家弗朗索瓦·德·拉罗什富科曾这样说。也许,最聪明的吃饭方式就是与人共同用餐。如果能和家人、朋友、同事共同用餐,就算吃的是外卖食品,也是有意义的。

相关图文

推荐文章

网站地图:栏目 TAGS 范文 作文 文案 学科 百科

信息流广告 周易 易经 代理招生 二手车 网络营销 旅游攻略 非物质文化遗产 查字典 社区团购 精雕图 戏曲下载 抖音代运营 易学网 互联网资讯 成语 成语故事 诗词 工商注册 注册公司 抖音带货 云南旅游网 网络游戏 代理记账 短视频运营 在线题库 国学网 知识产权 抖音运营 雕龙客 雕塑 奇石 散文 自学教程 常用文书 河北生活网 好书推荐 游戏攻略 心理测试 石家庄人才网 考研真题 汉语知识 心理咨询 手游安卓版下载 兴趣爱好 网络知识 十大品牌排行榜 商标交易 单机游戏下载 短视频代运营 宝宝起名 范文网 电商设计 免费发布信息 服装服饰 律师咨询 搜救犬 Chat GPT中文版 经典范文 优质范文 工作总结 二手车估价 实用范文 古诗词 衡水人才网 石家庄点痣 养花 名酒回收 石家庄代理记账 女士发型 搜搜作文 石家庄人才网 钢琴入门指法教程 词典 围棋 chatGPT 读后感 玄机派 企业服务 法律咨询 chatGPT国内版 chatGPT官网 励志名言 河北代理记账公司 文玩 语料库 游戏推荐 男士发型 高考作文 PS修图 儿童文学 买车咨询 工作计划 礼品厂 舟舟培训 IT教程 手机游戏推荐排行榜 暖通,电地暖, 女性健康 苗木供应 ps素材库 短视频培训 优秀个人博客 包装网 创业赚钱 养生 民间借贷律师 绿色软件 安卓手机游戏 手机软件下载 手机游戏下载 单机游戏大全 免费软件下载 石家庄论坛 网赚 手游下载 游戏盒子 职业培训 资格考试 成语大全 英语培训 艺术培训 少儿培训 苗木网 雕塑网 好玩的手机游戏推荐 汉语词典 中国机械网 美文欣赏 红楼梦 道德经 标准件 电地暖 网站转让 鲜花 书包网 英语培训机构 电商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