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案句子 > 经典文案

琵琶行并序原文及翻译(琵琶行知识点归纳整理)

13154

【简介】感谢网友“13154”参与投稿,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方便大家学习。

 《琵琶行》创作背景

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六月,唐朝藩镇势力派刺客在长安街头刺死了宰相武元衡,刺伤了御史中丞裴度,朝野大哗,藩镇势力又进一步提出要求罢免裴度,以安藩镇“反侧”之心。白居易上表主张严缉凶手,有“擅越职分”之嫌,而且平素多作讽喻诗,得罪了朝中权贵,于是被贬为江州司马。司马是刺史的助手,在中唐时期多专门安置“犯罪”官员,属于变相发配。这件事对白居易影响很大,是他思想变化的转折点,从此他早期的斗争锐气逐渐消磨,消极情绪日渐增多。

元和十一年(816)秋天,白居易在浔阳江头送别客人,偶遇一位弹琵琶的长安倡女,便用为题材,这首叙事长诗《琵琶行》。

《琵琶行》原文: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词句注释

【第1句】:左迁:贬官,降职。与下文所言“迁谪”同义。古人尊右卑左,故称降职为左迁。

【第2句】:铮铮:形容金属、玉器等相击声。京都声:指唐代京城流行的乐曲声调。

【第3句】:倡女:歌女。倡,古时歌舞艺人。

【第4句】:善才:当时对琵琶师或曲师的通称。是“能手”的意思。

【第5句】:委身:托身,这里指嫁的意思。为:做。贾(gǔ)人:商人。

【第6句】:命酒:叫(手下人)摆酒。

【第7句】:快:畅快。

【第8句】:漂(piāo)沦:漂泊沦落。

【第9句】:出官:(京官)外调。

【第10句】:恬然:淡泊宁静的样子。

【第11句】:迁谪(zhé):贬官降职或流放。

【第12句】:为(wéi):创作。长句:指七言诗。

【第13句】:歌:作歌,动词。

【第14句】:凡:总共。六百一十二:当为“六百一十六”之误。言:字。

【第15句】:命:命名,题名。

【第16句】:浔阳江:据考证,为流经浔阳城中的湓水,即今江西省九江市中的龙开河(已被人工填埋),经湓浦口注入长江。

【第17句】:荻(dí)花: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在水边,叶子长形,似芦苇,秋天开紫花。瑟瑟:形容枫树、芦荻被秋风吹动的声音。

【第18句】:主人:诗人自指。

【第19句】:回灯:重新拨亮灯光。一作“移灯”。

【第20句】:掩抑:掩蔽,遏抑。思:悲伤的情思。

【第21句】:信手:随手。续续弹:连续弹奏。

【第22句】:拢:左手手指按弦向里(琵琶的中部)推。捻(niǎn):同“捻”,揉弦的动作。抹:顺手下拨的动作。挑:反手回拨的动作。

【第23句】:霓裳(cháng):曲名,即《霓裳羽衣曲》,本为西域乐舞,唐开元年间西凉节度使杨敬述依曲创声后流入中原。六幺:大曲名,又叫《乐世》《绿腰》《录要》,为歌舞曲。

【第24句】:大弦:琵琶上最粗的弦。嘈嘈:声音沉重抑扬。

【第25句】:小弦:琵琶上最细的弦。切切:形容声音急切细碎。

【第26句】:间关:象声词,这里形容“莺语”声(鸟鸣婉转)。

【第27句】:幽咽:遏塞不畅状。冰下难:泉流冰下阻塞难通,形容乐声由流畅变为冷涩。难,与滑相对,有涩之意。一作“水下滩”。

【第28句】:凝绝:凝滞。凝,一作“疑”。

【第29句】:暗恨:内心的怨恨。

【第30句】:迸:溅射。

【第31句】:曲终:乐曲结束。当心画:用拔子在琵琶的中部划过四弦,是一曲结束时经常用到的右手手法。

【第32句】:帛:古时对丝织品的总称。

【第33句】:船:一作“舟”。舫:船。

【第34句】:敛容:收敛(深思时悲愤深怨的)面部表情。

【第35句】:虾(há)蟆陵:“虾”通“蛤”。在长安城东南,曲江附近,是当时有名的游乐地区。

【第36句】:教坊:唐代管理宫廷乐队的官署。第一部:如同说第一团、第一队。

【第37句】:秋娘:唐时歌舞妓常用的名字。泛指当时貌美艺高的歌伎。

【第38句】:五陵:在长安城外,指长陵、安陵、阳陵、茂陵、平陵五个汉代皇帝的陵墓,是当时富豪居住的地方。缠头:用锦帛之类的财物送给歌舞妓女。

【第39句】:绡:精细轻美的丝织品。红绡:一种生丝织物。

【第40句】:钿(diàn)头:两头装着花钿的发篦;银篦(bì):一说“云篦”,用金翠珠宝装点的首饰。击节:打拍子。歌舞时打拍子原本用木制或竹制地板。

【第41句】:等闲:随随便便,不重视。

【第42句】:颜色故:容貌衰老。

【第43句】:浮梁:古县名,唐属饶州。在今江西省景德镇市,盛产茶叶。

【第44句】:去来:离别后。来,语气词。

【第45句】:梦啼妆泪:梦中啼哭,匀过脂粉的脸上带着泪痕。一作“啼妆泪落”。红阑干:泪水融和脂粉流淌满面的样子。

【第46句】:重:重新,重又之意。唧唧:叹声。

【第47句】:终岁:整年。

【第48句】:旦暮:早晚。

【第49句】:呕哑:声词,形容单调的乐声。嘲(zhāo)哳(zhā):形容声音繁杂,也作啁哳”。

【第50句】:琵琶语:琵琶声,琵琶所弹奏的乐曲。

【第51句】:暂:突然,一下子。

【第52句】:却坐:退回到原处。促弦:把弦拧得更紧。

【第53句】:向前声:刚才奏过的单调。

【第54句】:掩泣:掩面哭泣。

【第55句】:青衫:唐朝八品、九品文官的服色。白居易当时的官阶是将侍郎,从九品,所以服青衫。

译文

元和十年,我被贬为九江郡司马。第二年秋季的一天,送客到湓浦口,夜里听到船上有人弹琵琶。听那声音,铮铮铿铿有京都流行的声韵。探问这个人,原来是长安的歌女,曾经向穆、曹两位琵琶大师学艺。后来年纪大了,红颜退尽,嫁给商人为妻。于是命人摆酒叫她畅快地弹几曲。她弹完后,有些闷闷不乐的样子,自己说起了少年时欢乐之事,而今漂泊沉沦,形容憔悴,在江湖之间辗转流浪。我离京调外任职两年来,随遇而安,自得其乐,而今被这个人的话所感触,这天夜里才有被降职的感觉。于是撰写一首长诗赠送给她,共六百一十二字,题为《琵琶行》。

秋夜我到浔阳江头送一位归客,冷风吹着枫叶和芦花秋声瑟瑟。

我和客人下马在船上饯别设宴,举起酒杯要饮却无助兴的音乐。

酒喝得不痛快更伤心将要分别,临别时夜茫茫江水倒映着明月。

忽听得江面上传来琵琶清脆声,我忘却了回归客人也不想动身。

寻着声源探问弹琵琶的是何人?琵琶停了许久却迟迟没有动静。

我们移船靠近邀请她出来相见,叫下人添酒回灯重新摆起酒宴。

经过千呼万唤才缓缓地走出来,怀里还抱着琵琶遮着一半脸面。

转紧琴轴拨动琴弦试弹了几声,尚未成曲调那形态就非常有情。

弦弦凄楚悲切声音隐含着沉思,似乎在诉说着她平生的不得志;

她低着头随手连续地弹个不停,用琴声把心中无限的往事说尽。

轻轻抚拢慢慢捻揉下抹又上挑,初弹《霓裳羽衣曲》接着再弹《六幺》。

大弦浑宏悠长嘈嘈如暴风骤雨,小弦和缓幽细切切如有人私语。

嘈嘈声切切声互为交错地弹奏,就像大珠小珠一串串掉落玉盘。

清脆如黄莺在花丛下婉转鸣唱,幽咽就像清泉在沙滩底下流淌。

好像水泉冷涩琵琶声开始凝结,凝结而不通畅声音渐渐地中断。

像另有一种愁思幽恨暗暗滋生,此时闷闷无声却比有声更动人。

突然间好像银瓶撞破水浆四溅,又好像铁甲骑兵厮杀刀枪齐鸣。

一曲终了她对准琴弦中心划拨,四弦一声轰鸣好像撕裂了布帛。

东船西舫人们都静悄悄地聆听,只见江心之中映着白白秋月影。

她沉吟着收起拨片插在琴弦中,整顿衣裳依然显出庄重的颜容。

她说原是京城负有盛名的歌女,老家住在长安城东南的虾蟆陵。

弹奏琵琶技艺十三岁就已学成,教坊乐团第一队中列有我姓名。

每曲弹罢都令艺术大师们叹服,每次妆成都被同行歌妓们嫉妒。

京都豪富子弟争先恐后来献彩,弹完一曲收来的红绡不知其数。

钿头银篦打节拍常常断裂粉碎,红色罗裙被酒渍染污也不后悔。

年复一年都在欢笑打闹中度过,秋去春来美好的时光白白消磨。

兄弟从军姊妹死家道已经破败,暮去朝来我也渐渐地年老色衰。

门前车马减少光顾者落落稀稀,青春已逝我只得嫁给商人为妻。

商人重利不重情常常轻易别离,上个月他去浮梁做茶叶的生意。

他去了留下我在江口孤守空船,秋月与我作伴绕舱的秋水凄寒。

更深夜阑常梦少年时作乐狂欢,梦中哭醒涕泪纵横污损了粉颜。

我听琵琶的悲泣早已摇头叹息,又听到她这番诉说更叫我悲凄。

我们俩同是天涯沦落的可悲人,今日相逢何必问是否曾经相识!

自从去年我离开繁华长安京城,被贬居住在浔阳江畔常常卧病。

浔阳这地方荒凉偏僻没有音乐,一年到头听不到管弦的乐器声。

住在湓江这个低洼潮湿的地方,第宅周围黄芦和苦竹缭绕丛生。

在这里早晚能听到的是什么呢?尽是杜鹃猿猴那些悲凄的哀鸣。

春江花朝秋江月夜那样好光景,也无可奈何常常取酒独酌独饮。

难道这里就没有山歌和村笛吗?只是那音调嘶哑粗涩实在难听。

今晚我听你弹奏琵琶诉说衷情,就像听到仙乐眼也亮来耳也明。

请你不要推辞坐下来再弹一曲,我要为你创作一首新诗《琵琶行》。

被我的话所感动她站立了好久,回身坐下再转紧琴弦拨出急声。

凄凄切切不再像刚才那种声音,在座的人重听都掩面哭泣不停。

要问在座之中谁流的眼泪最多?我江州司马泪水湿透青衫衣襟!

《琵琶行》赏析解读:

作为一首叙事长诗,这首诗结构严谨缜密,错落有致,情节曲折,波澜起伏。

第一部分写江上送客,忽闻琵琶声,为引出琵琶女作交代。从“浔阳江头夜送客”至“犹抱琵琶半遮面”,叙写送别宴无音乐的遗憾,邀请商人妇弹奏琵琶的情形,细致描绘琵琶的声调,着力塑造了琵琶女的形象。首句“浔阳江头夜送客”,只七个字,就把人物(主人和客人)、地点(浔阳江头)、事件(主人送客人)和时间(夜晚)一一作概括的介绍;再用“枫叶荻花秋瑟瑟”一句作环境的烘染,而秋夜送客的萧瑟落寞之感,已曲曲传出。惟其萧瑟落寞,因而反跌出“举酒欲饮无管弦”。“无管弦”三字,既与后面的“终岁不闻丝竹声”相呼应,又为琵琶女的出场和弹奏作铺垫。因“无管弦”而“醉不成欢惨将别”,铺垫已十分有力,再用“别时茫茫江浸月”作进一层的环境烘染,构成一种强烈的压抑感,使得“忽闻水上琵琶声”具有浓烈的空谷足音之感,为下文的突然出现转机作了准备。从“夜送客”之时的“秋萧瑟”“无管弦”“惨将别”一转而为“忽闻”“寻声”“暗问”“移船”,直到“邀相见”,这对于琵琶女的出场来说,已可以说是“千呼万唤”了。但“邀相见”还不那么容易,又要经历一个“千呼万唤”的过程,她才肯“出来”。这并不是她在意身份。正象“我”渴望听仙乐一般的琵琶声,是“直欲摅写天涯沦落之恨”一样,她“千呼万唤始出来”,也是由于有一肚子“天涯沦落之恨”,不便明说,也不愿见人。诗人正是抓住这一点,用“琵琶声停欲语迟”“犹抱琵琶半遮面”的肖像描写来表现她的难言之痛的。这段琵琶女出场过程的描写历历动人,她未见其人先闻其琵琶声,未闻其语先已微露其内心之隐痛,为后面的故事发展造成许多悬念。

第二部分写琵琶女及其演奏的琵琶曲,具体而生动地揭示了琵琶女的内心世界。琵琶女因“平生不得志”而“千呼万唤始出来”,又通过琵琶声调的描写,表现琵琶女的高超弹技。用手指叩弦(拢),用手指揉弦(捻),顺手下拨(抹),反手回拨(挑),动作娴熟自然。粗弦沉重雄壮“如急雨”,细弦细碎如“私语”,清脆圆润如大小珠子落玉盘,又如花底莺语,从视觉和听觉角度描述。“弦弦掩抑声声思”以下六句,总写“初为《霓裳》后《六幺》”的弹奏过程,其中既用“低眉信手续续弹”“轻拢慢捻抹复挑”描写弹奏的神态,更用“似诉平生不得志”“说尽心中无限事”概括了琵琶女借乐曲所抒发的.思想情感。此后十四句,在借助语言的音韵摹写音乐的时候,兼用各种生动的比喻以加强其形象性。“大弦嘈嘈如急雨”,既用“嘈嘈”这个叠字词摹声,又用“如急雨”使它形象化。“小弦切切如私语”亦然。这还不够,“嘈嘈切切错杂弹”,已经再现了“如急雨”“如私语”两种旋律的交错出现,再用“大珠小珠落玉盘”一比,视觉形象与听觉形象就同时显露出来,令人眼花缭乱,耳不暇接。旋律继续变化,出现了先“滑”后“涩”的两种意境。“间关”之声,轻快流利,而这种声音又好象“莺语花底”,视觉形象的优美强化了听觉形象的优美。“幽咽”之声,悲抑哽塞,而这种声音又好象“泉流冰下”,视觉形象的冷涩强化了听觉形象的冷涩。由“冷涩”到“凝绝”,是一个“声渐歇”的过程,诗人用“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佳句描绘了余音袅袅、余意无穷的艺术境界,令人拍案叫绝。弹奏至此,满以为已经结束了。谁知那“幽愁暗恨”在“声渐歇”的过程中积聚了无穷的力量,无法压抑,终于如“银瓶乍破”,水浆奔迸,如“铁骑突出”,刀枪轰鸣,把“凝绝”的暗流突然推向高潮。才到高潮,即收拨一画,戛然而止。一曲虽终,而回肠荡气、惊心动魄的音乐魅力,却并没有消失。诗人又用“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的环境描写作侧面烘托,给读者留下了涵泳回味的广阔空间。

第三部分写琵琶女自述身世。从“沉吟放拨插弦中”至“梦啼妆泪红阑干”:诗人代商妇诉说身世,由少女到商妇的经历,亦如琵琶声的激扬幽抑。正象在“邀相见”之后,省掉了请弹琵琶的细节一样;在曲终之后,也略去了关于身世的询问,而用两个描写肖像的句子向“自言”过渡:“沉吟”的神态,显然与询问有关,这反映了她欲说还休的内心矛盾;“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等一系列动作和表情,则表现了她克服矛盾、一吐为快的心理活动。“自言”以下,用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抒情笔调,为琵琶女的半生遭遇谱写了一曲扣人心弦的悲歌,与“说尽心中无限事”的乐曲互相补充,完成了女主人公的形象塑造。女主人公的形象塑造得异常生动真实,并具有高度的典型性。通过这个形象,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中被侮辱、被损害的乐伎们、艺人们的悲惨命运。

第四部分写诗人深沉的感慨,从“我闻琵琶已叹息”到最后的“江州司马青衫湿”共二十六句写诗人,为第四段,写诗人贬官九江以来的孤独寂寞之感,感慨自己的身世,抒发与琵琶女的同病相怜之情。诗人和琵琶女都是从繁华的京城沦落到这偏僻处,诗人的同情中饱含叹息自己的不幸,“似诉生平不得志”的琵琶声中也诉说着诗人的心中不平。诗人感情的波涛为琵琶女的命运所激动,发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叹,抒发了同病相怜,同声相应的情怀。诗韵明快,步步映衬,处处点缀。感情浓厚,落千古失落者之泪,也为千古失落者触发了一见倾心之机。

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现实主义杰作,全文以人物为线索,既写琵琶女的身世,又写诗人的感受,然后在“同是天涯沦落人”二句上会合。歌女的悲惨遭遇写得很具体,可算是明显;诗人的感情渗透在字里行间,随琵琶女弹的曲子和她身世的不断变化而荡起层层波浪,可算是暗线。这一明一暗,一实一虚,使情节波澜起伏。它所叙述的故事曲折感人,抒发的情感能引起人的共鸣,语言美而不浮华,精而不晦涩,内容贴近生活而又有广阔的社会性,雅俗共赏。

《琵琶行》写作手法:

修辞手法

借代

借代是指不把事物直接说出来,而是用一种与之相关的东西去代替着称呼它。一般情况下,都是用局部代替整体,用小代替大。

比如文中,举酒欲饮无管弦,终岁不闻丝竹声,(用管弦与丝竹借代音乐);妆成每被秋娘妒(用秋娘借代善歌貌美的歌伎);秋月春风等闲度(用秋月春风借代韶华),门前冷落车马稀(用车马借代宾客)。

灵活地运用借代手法,可以起到以简代繁,以实代虚的作用,引人遐想,使形象更为突出,特点更为鲜明,表达更为生动。

比如,上边站着两个人,一个是老烟斗,一个是四只眼。这里则是用形象来代替本体,写出了一个喜欢抽烟,另一个则是近视眼的特点,这里的借代就让表达更加鲜明和突出。

当然,我们在使用借代的修辞手法时,也要注意它的通俗化,就是能够让读者快速理解,不能为了借代而借代,使得表达晦涩难懂,这就失去了它的本意。现在的一些流行语中其实就有借代的成分,比如,今天你剁手了吗?既突出了消费血拼的特点,也便于理解、遐想,引发共鸣。

为了快速学好借代,我们可以积累一些古诗词中常用的借代词语。比如桃李对应着学生,同窗对应着同学,桑麻对应着农事,庙堂对应着朝廷,阡陌对应着农田,藩篱对应着边防,催眉对应着低头,南冠对应着囚犯,桑梓对应着家乡等等。

掌握了这些知识,便能让我们迅速地学会使用借代的修辞手法,在写一些写人记事的文章或段落时,可以使我们的表达更加出色。

博喻

它是通过多种多样的比喻来包围本体,一层层地加强它的艺术性和形象性,就像歌中所唱,一层层地剥开洋葱,你就会发现它的心。博喻能将事物的特征或事物的内涵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表现出来,让事物的本象臣服在作者的笔下。

比如文中,“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用急雨、私语和珠落玉盘比喻琵琶声,增强了文章的音乐性和节奏韵律,也让读者身临其境,仿佛琵琶曲如在耳畔。

有时候,一些本体是抽象的或是难以理解的,那么通过博喻可以抽丝剥茧,使它变得更加具体形象,栩栩如生。比如,一个事物从总体来讲很难描述,那么可以通过形状、颜色、声音、质感等各个角度来进行比喻,就可以让这个事物变得可感可触。

在杜甫的名诗《观公孙大娘舞剑》中就有这样的例子,“耀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骄龙翔;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如果正面去写,难度太大,诗人便从剑光、舞姿等四个角度分别描绘,充分利用了读者的想象力,使这一场景被赋予了更深厚、更生机勃勃的艺术魅力。

有时候,博喻也可以提高文字语言的魅力,让它更具有诗歌的光泽,比如青春是风中的野火,是雨中的花蕾,是一枚等待成熟的青苹果。这就是用三个不同的比喻去形容青春,写出了青春的三种不同的状态,让作品更具有诗意美。

博喻也可以加强气势,比如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的结尾所写。

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通过博喻的铺陈,让作者的抒情更加强烈、恢弘,表达了对中国革命高潮快要到来的信心与期望。

不过,博喻的目的是为了表情达意而服务,如果一味地堆砌辞藻,生拉硬扯,这对文章而言就不是增光添彩,而是一种戕害了。

顶真

顶真是指用上一句结尾的词或句作为下一句的开头,使前后的句子首尾相连,上递下接。

比如文中,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等。别和凝字就将前后两个小分句连在了一起。

现在我们一般把顶真分为两种,即直接顶真和间接顶真。

直接顶真是顶真部分的相同词语可以直接衔接,中间没有阻隔。比如你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等。而间接顶真则是顶真的部分之间还有其他的文字,比如从春天等到夏天,从夏天等到秋天。从字挡在了两个夏天之间,这就是间接顶真。

通过顶真,可以使前后句相互衔接,行成一气呵成的效果,比如诗中的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去时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通过一个去字,借助商人买茶和独守空船这两个事之间的逻辑关系,使这两句话巧妙地合为一体,并且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音韵之美。

顶真也可以在交代事物的时空位置时使得彼此之间关系更加紧密,不会呈现分割、零碎的状态,也可以使人的目光像是跟着镜头一样跟随移动。

比如风吹过梧桐树,树上的露珠滚落到了草地上,草地上惊起了一只鸟,鸟扑腾着翅膀飞到了半空。虽然都是很普通的景象,但是通过顶真的组合却可以使意境妙趣横生,充满了生机活力,并且使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嵌套得十分紧密,加强了整体性。

顶真还可以起到引出与强调的作用。比如,全国高考看江苏,江苏高考看南通,这就是通过由大到小的层层铺垫与衬托,突出了江苏以及南通高考的难度之大。

学会顶真可以使表达的逻辑更为严谨和周密,也可以使抒情写景时更加的灵动和清新,并且使句子环环相扣,读起来流畅而具有节奏美。

通感

通感就是转换感觉,即在描写对象时,通过语言表现,使感觉转移,将人的听觉,嗅觉,触觉,味觉,视觉等不同感觉相互交错,将原本用于某种感觉的语言转移到形容另外一种感觉上。

它巧妙地借助了人的联想能力,比如人们看到一片芳菲的景象便会,想到春暖花开(温暖的感觉),想到蝴蝶飞舞,(视觉)想到溪水潺潺,鸟鸣嘤咛(听觉),从而沉浸在春天万物复苏的意境中,感受到春天蓬勃的生机。

在通感中,味道是有声音的,声音是有颜色的,颜色是有温度的,温度是有重量的。这让表达更加地形象与生动。

比如文中,“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琵琶声时而像黄莺的歌声在花下婉转流动,时而像泉水在冰层下艰难流动,(听觉调动视觉)时而像水流遇冷渐渐失去流动性开始凝结(听觉调动触觉),声音开始中断,让人心里生出愁思、幽怨和暗恨,(听觉调动感觉)又突然像是银瓶撞破,水浆溅洒;像是军队厮杀,刀枪齐鸣。(以声类声中也会唤起以声类形,即听觉调动视觉)

通感是在现实之外,通过想象对客观物体的艺术形象进行再创造。它对于意境的营造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

不过,虽然它不像比喻那样,本体和喻体之间要有对应关系,但是两种感觉之间也要有相似之处。

比如在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里就是用听觉来写嗅觉。通过高楼和渺茫写出了歌声的若有若无,隐隐约约的神秘美,由此来表现花香的淡雅悠远,沁人心脾。不仅突出了事物的特征,而且使意境更富有朦胧美和诗意美。

通感还需要注意一点,即先要自己在脑海中构造出情境,先沉浸在那个氛围中,只有让自己的感官变得活跃,能够被触动,这才能够触动别人。

学会通感可以使文字更富有想象的张力与诗意美,更能让读者沉浸在我们的文字所构建出的意境中。

人们常说,人靠衣装,佛靠金装,那么修辞就是为文章增光添彩的最好的一个途径。正确而灵活地使用修辞,文字便会在我们的笔下倾斜出一片花开,只是读着,便仿佛有暗香袭来,月华盈袖,让人沉醉其间,流连忘返。

写作特点

【第1句】:情节曲折,波澜起伏:

在“醉不成欢惨将别”的时候,便“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将情节推向另一个境界。第一次琵琶演奏已毕,“东船西舫悄无言”,似乎可以结束了,忽然又“沉吟”、“敛容”,琵琶女要诉说自己的身世了。琵琶女诉说一完,诗人便抒发自己的感慨,将自己的遭遇与琵琶女的遭遇联系起来,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更奏一曲,乐声进入了高潮,但诗人不再作正面描写,只说其声“凄凄”,并“不似向前”,写到这里,就戛然而止。这样,既能使人感慨不已,又能使人产生意深境远的感觉。这种曲折多变的情节,使琵琶女富于戏剧性的遭遇得到突出表现,她的琵琶绝技也得到了细致的描绘;而作者的心情和感慨也能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

【第2句】:以情动人:

这首诗以情动人,叙述事件,描写人物全都充满抒情色彩。送客一节即以“秋瑟瑟”、“惨将别”、“茫茫江浸月”,给环境制造了伤感的气氛。琵琶女第一次演奏,诗人在描写琵琶女演奏的手法和曲调时,让情思幽恨贯穿始终。自叙身世一段,是“幽愁暗恨”的根源,更是充满了人物因昔盛今衰而产生的种种哀伤。诗人自叹经历,处处以环境衬托自身的感慨,充分描写了漂沦流落的悲切之情。末段,凄凄的弦声与哭泣声相互照映,更是写尽了诗人的悲痛之情。全诗使用的典故很少,语言精练明畅。诗人逝世不久,唐宣宗李忱写诗吊念他说:“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可见本诗在白居易生前就受到广大人民的喜爱,传诵极广。

【第3句】:画面精彩:

白居易的《琵琶行》,堪称绝妙的“有声画”,画面非常精彩。

⑴ 以景物烘托感情氛围。如秋江夜别“枫叶荻花秋瑟瑟。”“别时茫茫江浸月”,这种萧瑟的秋景对离情别绪是有力的烘托。“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四句描写了环境的恶劣,有力地烘托了“天涯沦落”之情。

⑵ 用人物的神态、动作描绘出画面,表现人物的内心活动。如“犹抱琵琶半遮面”,画面传神地描绘了琵琶女娇羞的神情和犹豫迟疑的复杂心理。再如“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这里描绘琵琶女曲终时的动作、神态,不仅使人感到她的教养、经历不俗,而且自然地表现她由弹奏到自叙身世的内心活动。另外“满座重闻皆掩泣”之后的一个特写镜头,诗人“泪湿青衫”。画面的基调落在一个“泣”字上。当然对曲调理解最深的,动情最浓的,以至“泪湿青衫”的,还是诗人自己。“泣”的内涵显然是丰富的、深沉的。

【第4句】:叙事抒情水乳交融:

本诗所叙之事(秋夜江头送客、琵琶女的悲剧命运、作者的贬谪生活)饱含的感情成分;景物的描写,气氛的烘托;人物的动作,心理的细致描写;人物以抒情方式倾诉悲怀;精当的说明和议论的巧妙穿插,“未成曲调先有情”、“似诉平生不得志”、“说尽心中无限事”、“初为《霓裳》后《六幺》”、“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等等,对于塑造琵琶女的形象,有画龙点睛之妙,也是不容忽视的。凡此种种,都使这首诗满含着抒情气息,做到了叙事与抒情的密切融合,增强了作品的感情色彩和艺术魅力。

【第5句】:形象类比,抒情言志:

《琵琶行》塑造了两个人物形象。在中唐商业经济发达、城市畸形繁荣的生活环境里,在当时互相倾轧、仕途险恶的政治背景里,琵琶女的形象和诗人的形象,都具有其现实的典型意义。此诗用形象类比法把两人之间的悲愤情感、不幸遭遇等方面进行类比,最后融合为一,从而推出两个艺术形象都有怀才不遇、沦落天涯的感慨的结论。形象类比,抒情言志,富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第6句】:结构谨严:

诗从“送客”起笔,继而写了“寻声”,“邀弹”、“询问”、“诉衷”、“感慨”等一系列互相关联,层层推进的情节。这些情节分则各为一个场面,合则是一篇完整、和谐的诗篇。

艺术手法

情节曲折

在“醉不成欢惨将别”的时候,便“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将情节推向另一个境界。第一次琵琶演奏已毕,“东船西舫悄无言”,似乎可以结束了,忽然又“沉吟”“敛容”,琵琶女要诉说自己的身世了。琵琶女诉说一完,诗人便抒发自己的感慨,将自己的遭遇与琵琶女的遭遇联系起来,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更奏一曲,乐声进入了高潮,但诗人不再作正面描写,只说其声“凄凄”,并“不似向前”,写到这里,就戛然而止。这样,既能使人感慨不已,又能使人产生意深境远的感觉。这种曲折多变的情节,使琵琶女富于戏剧性的遭遇得到突出表现,她的琵琶绝技也得到了细致的描绘;而作者的心情和感慨也能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

以情动人

这首诗以情动人,叙述事件,描写人物全都充满抒情色彩。送客一节即以“秋瑟瑟”“惨将别”“茫茫江浸月”,给环境制造了伤感的气氛。琵琶女第一次演奏,诗人在描写琵琶女演奏的手法和曲调时,让情思幽恨贯穿始终。自叙身世一段,是“幽愁暗恨”的根源,更是充满了人物因昔盛今衰而产生的种种哀伤。诗人自叹经历,处处以环境衬托自身的感慨,充分描写了漂沦流落的悲切之情。末段,凄凄的弦声与哭泣声相互照映,更是写尽了诗人的悲痛之情。全诗使用的典故很少,语言精练明畅。诗人逝世不久,唐宣宗李忱写诗吊念他说:“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

音乐画面

这首诗最令人称道的是诗对琵琶乐声的描写。由“大弦嘈嘈如急雨”到“曲终收拨当心画”几句,将抽象的、难以感知的乐曲用形象生动的比喻模拟出来,既有听觉形象,又有视觉形象,读过后让人感到余音袅袅,余味无穷。其中“大珠小珠落玉盘”、“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等成了写乐声的经典诗句。“急雨”、“私语”、“莺语”、“泉流”、“珠落玉盘”、“瓶破水迸”、“骑出刀呜”、“裂帛”等一连串精妙的.比喻匠心独运,无与伦比。这一段音乐描写与韩愈的《听颖师弹琴》、李贺《李凭箜篌引》和李欣的《听董大弹胡笳弄寄语房给事》并列为古典音乐的四篇妙文。但由于它的比喻平实、贴切,语言流畅、情感丰富,因此比其他三篇流传更广,也更为知名。

(1)以景物烘托感情氛围。如秋江夜别“枫叶荻花秋瑟瑟。”“别时茫茫江浸月”,这种萧瑟的秋景对离情别绪是有力的烘托。“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四句描写了环境的恶劣,有力地烘托了“天涯沦落”之情。

(2)用人物的神态、动作描绘出画面,表现人物的内心活动。如“犹抱琵琶半遮面”,画面传神地描绘了琵琶女娇羞的神情和犹豫迟疑的复杂心理。再如“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这里描绘琵琶女曲终时的动作、神态,不仅使人感到她的教养、经历不俗,而且自然地表现她由弹奏到自叙身世的内心活动。另外“满座重闻皆掩泣”之后的一个特写镜头,诗人“泪湿青衫”。画面的基调落在一个“泣”字上。当然对曲调理解最深的,动情最浓的,以至“泪湿青衫”的,还是诗人自己。“泣”的内涵显然是丰富的、深沉的。

(3)从“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开始到“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结束,诗人用极富想象力的语言再现了琵琶女高超的演奏技术,曲调未成情以先出,是对音乐气氛的很好烘托,而弹的过程更是撵词摘句,活用比喻来描写音乐的进程。“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仿佛使人能够再次听到琵琶声一样,“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更是给人以无尽的想象,带入到文字和音乐无法描述的空间,“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可谓点睛之笔,从音乐和哲学角度表达了至高乃无的学问,短暂暂停之后便是“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由静入动,如同万匹野马,同时出动,万丈瀑布,瞬时倾泻,“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观众还沉浸在意犹未尽的音乐中琵琶女已经停止了演奏。

情景交融

本诗所叙之事(秋夜江头送客、琵琶女的悲剧命运、作者的贬谪生活)饱含的感情成分;景物的描写,气氛的烘托;人物的动作,心理的细致描写;人物以抒情方式倾诉悲怀;精当的说明和议论的巧妙穿插,“未成曲调先有情”“似诉平生不得志”“说尽心中无限事”“初为《霓裳》后《六幺》”“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等等,对于塑造琵琶女的形象,有画龙点睛之妙,也是不容忽视的。凡此种种,都使这首诗满含着抒情气息,做到了叙事与抒情的密切融合,增强了作品的感情色彩和艺术魅力。他把歌咏者与被歌咏者的思想感情融二为一,说你也是说我,说我也是说你,命运相同、息息相关。琵琶女叙述身世后,诗人以为他们“同是天涯沦落人”;诗人叙述身世后,琵琶女则“感我此言良久立”,琵琶女再弹一曲后,诗人则更是“江州司马青衫湿。”风尘知己,处处动人怜爱。

人物塑造

《琵琶行》塑造了两个人物形象。在中唐商业经济发达、城市畸形繁荣的生活环境里,在当时互相倾轧、仕途险恶的政治背景里,琵琶女的形象和诗人的形象,都具有其现实的典型意义。此诗用形象类比法把两人之间的悲愤情感、不幸遭遇等方面进行类比,最后融合为一,从而推出两个艺术形象都有怀才不遇、沦落天涯的感慨的结论。形象类比,抒情言志,富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结构谨严

诗从“送客”起笔,继而写了“寻声”,“邀弹”“询问”“诉衷”“感慨”等一系列互相关联,层层推进的情节。这些情节分则各为一个场面,合则是一篇完整、和谐的诗篇。

诗人通过对琵琶女高超的弹奏技艺的描写和悲凉身世的叙述,表达了对琵琶女的深切同情,同时抒发了自己“同是天涯沦落人”的苦闷与感慨。全诗主题鲜明,脉络清晰,情感真挚,文辞优美。

相关图文

推荐文章

网站地图:栏目 TAGS 范文 作文 文案 学科 百科

信息流广告 周易 易经 代理招生 二手车 网络营销 旅游攻略 非物质文化遗产 查字典 社区团购 精雕图 戏曲下载 抖音代运营 易学网 互联网资讯 成语 成语故事 诗词 工商注册 注册公司 抖音带货 云南旅游网 网络游戏 代理记账 短视频运营 在线题库 国学网 知识产权 抖音运营 雕龙客 雕塑 奇石 散文 自学教程 常用文书 河北生活网 好书推荐 游戏攻略 心理测试 石家庄人才网 考研真题 汉语知识 心理咨询 手游安卓版下载 兴趣爱好 网络知识 十大品牌排行榜 商标交易 单机游戏下载 短视频代运营 宝宝起名 范文网 电商设计 免费发布信息 服装服饰 律师咨询 搜救犬 Chat GPT中文版 经典范文 优质范文 工作总结 二手车估价 实用范文 古诗词 衡水人才网 石家庄点痣 养花 名酒回收 石家庄代理记账 女士发型 搜搜作文 石家庄人才网 钢琴入门指法教程 词典 围棋 chatGPT 读后感 玄机派 企业服务 法律咨询 chatGPT国内版 chatGPT官网 励志名言 河北代理记账公司 文玩 语料库 游戏推荐 男士发型 高考作文 PS修图 儿童文学 买车咨询 工作计划 礼品厂 舟舟培训 IT教程 手机游戏推荐排行榜 暖通,电地暖, 女性健康 苗木供应 ps素材库 短视频培训 优秀个人博客 包装网 创业赚钱 养生 民间借贷律师 绿色软件 安卓手机游戏 手机软件下载 手机游戏下载 单机游戏大全 免费软件下载 石家庄论坛 网赚 手游下载 游戏盒子 职业培训 资格考试 成语大全 英语培训 艺术培训 少儿培训 苗木网 雕塑网 好玩的手机游戏推荐 汉语词典 中国机械网 美文欣赏 红楼梦 道德经 标准件 电地暖 网站转让 鲜花 书包网 英语培训机构 电商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