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感谢网友“雕龙文库”参与投稿,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方便大家学习。
枕畔屏山围碧浪。翠被华灯,夜夜空相向。寂寞起来褰绣幌。月明正在梨花上。
zhěn pàn píng shān wéi bì làng 。cuì bèi huá dēng ,yè yè kōng xiàng xiàng 。jì mò qǐ lái qiān xiù huǎng 。yuè míng zhèng zài lí huā shàng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面前落下的花瓣在微风中飞舞着。重重翠柳笼罩在缕缕水雾之中,柳絮象漫天飞雪。雨后仍感到微微的寒意,春天的愁绪加上微醉的酒意形成病中惆怅的情绪。
躺在床上从枕边看去,青山象屏风围绕着绿湖,周围点缀这点点灯光,每天晚上只能眼看这景象。寂寞中起身来掀起窗纱,看见月亮正在花丛上缓缓移动。
注释
蝶恋花:词牌名,又名“凤栖梧”、“鹊踏枝”等,双调,六十字,上下片各四仄韵。
面旋落花:面对花片被风吹落而旋转。
柳重烟深:烟霭笼罩柳树,颜色深暗、不明。
雪絮:指柳絮。
翠被:《乐府雅词》中作“翠袂”。华灯:指室内的灯光。
褰:撩起。
屏山:①如屏之山,指屏风。②床头小屏,亦名枕屏、枕障。温庭筠《菩萨蛮》有“无言匀睡脸,枕上屏山掩”。
绣幌:即绣帘,用各色丝线刺绣成各种花色图样的门帘。
赏析
这是一首闺怨词。上阕写春去愁生,全以迷离幽淡之景出之。下阕写空室独处,寂寞难禁。“屏山围碧浪”,含不尽心潮;空向华灯、翠被,禁不住独褰绣幌,极哀艳。最后以明月梨花收束全篇,于艳丽处忽生清淡,自是欧公本色。
此词上片先写昼景昼情,下片过渡到写夜景夜情。在作者笔下,昼与夜之间具有一致性:无论白天黑夜,都是情景相映,情景相融;景都是空旷幽绝之景,情都是孤独凄婉之情。
上片开篇写女子在户外,面对着片片落花,有的花片甚至擦着她的脸滑落到地上,一派春事阑珊的景象,显然已是暮春时节。曾经金黄的柳条,如今也已长满绿叶,显得有些沉重地下垂着,团团柳絮在空中慢慢飘飞,似乎不甘心像花瓣一样落在地上。春归花落总是使人感伤,加上又值“雨后轻寒”、“春愁酒病”的气候和个人状态,主人公自然而然地产生“惆怅”之情。
下片前三句写主人公的处境,回到房中,懒懒散散地撩开锦被,直愣愣地看着那张再熟悉不过的枕边小屏风,上面画的层层碧浪,仿佛有意把自己与情郎远远地隔开,令她心生寒意,曾经与情郎同眠共拥的锦被、曾经见证二人欢爱无限的华灯,如今都显得孤孤零零,只剩女主人与它们默默相对了。在春夜中只能一个人“夜夜空相向”,寂寞孤单不言而喻。后两句更写出了一个行动、一幅景象:半夜起来揭开窗帘,看见“月明正在梨花上”,茕茕孑立的人与梨花,都在月光的笼罩映衬之下。画面鲜明,形象生动,情景交融,于艳丽处忽生清淡,传达出一种难以排谴而又百无聊赖的情绪。
全词抒情较为含蓄,用语颇具典雅之气,时间跨度从白昼到夜晚,主人公的情感活动自然也是夜以继日,写女子思念情郎的心态时一唱三叹,凸显出主人公的哀愁并非偶有感触而生的那种阵发性的哀愁,而是一种全天候的、夜以继日绵绵不断的浩渺深长之愁。
参考资料:
1、李之亮著.欧阳修词选.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5年:56-572、刘扬忠编选.欧阳修集.南京:凤凰出版社,2014年:118-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