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感谢网友“6975”参与投稿,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方便大家学习。
桐庐优美散文
初次知道桐庐,是因为吴均的《与朱元思书》,是因为其中的一句话“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当时就有了这个心愿,希望能看看天下独绝的富春江山水。
我们到桐庐后,游玩的第一个景点是瑶琳仙境。瑶琳仙境是溶洞,虽说游览过不少溶洞,但看到风景优美的溶洞,还是愿意去看看的,正如虽然走过不少的名山,但看到风景优美的山以后还是乐意去爬一样。更何况,此景点敢以仙境为名,还是想偷得浮生半日闲,寻仙问道的。瑶琳仙境全洞共分三个厅,有四个特色景点,第一厅入门处是狮象迎宾,巧了,青狮白象正是佛教中菩萨的坐骑,他们来迎宾,不正暗示来到了仙境吗?第一厅有三个特色景点,首先是广寒宫,一群石钟乳聚集在一起,颇似一群宫殿,在灯光的照耀下,宛如仙宫。第二个是银河瀑布,就是石瀑布,又宽又高大,蔚为壮观。第三个是灵芝仙草,由下往上的一根长石笋,但我看了更觉得是华表,一柱擎天高耸入云。也许为了配合仙境主题,从而这样命名吧。最后一个特色景点是在第三厅,名为三十三洞天,一大推层层叠叠的石笋,错落有致。游玩溶洞,主要就是发挥想象力,加上灯光的配合,把千奇百怪的石钟乳想象成各种不同的情境。瑶琳仙境,以仙为主题,通过导游的讲解,让你感受到一个个仙人仙物仙境,颇为有趣,让人不得不佩服自然的奇伟和景区开发者的巧思。溶洞最后,有一个灯光展示,闪闪的灯光展示出银河般仙境的美景,令人宛如身在天上人间,不知今夕何夕。灯光展示完毕,有一个激流回旋的项目,就是乘坐橡皮艇,从溶洞上方,顺着溪流到溶洞底,不过我们没坐,感觉在暗黑的溶洞中,可能不太安全,再加上我们考虑要游玩漂流,这里就作罢了。
天目溪漂流。漂流是我们到桐庐来必玩的项目,只是也不知道哪个漂流好,所以选择了最近的天目溪漂流。遗憾的是,到了才知道,天目溪的水流比较和缓,所谓从上游到下游的漂流,几乎就是划船,根本没有急湍甚箭猛浪若奔的感觉。问了船夫,他告诉我们,这时候水位不高,漂流基本都如此,也只能徒唤奈何了。不过,虽然不是富春江而是天目溪,但“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的清澈水流,”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的连绵群山,是一样的。我们去过甲天下的桂林山水,在漓江中泛舟,看到一座座山相互辉映,这里的山,却是连绵起伏,山上绿树倒影水中,形成一幅不间断的优美画卷。所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虽然没有感受到漂流的乐趣,但欣赏到了美丽的山水风光,也算值得了,只是孩子未免有些失望。
垂云通天河。垂云通天河是一个奇特的溶洞,整个溶洞就在水中,从溶洞入口乘船,在宁谧安静的水流中游览完整个溶洞。溶洞水流共分两段,第一段结束后有升降机将整条船传送到第二段。整个游览过程,水静无声,只有划桨入水的沙沙声,千姿百态的石钟乳,各种挑战你的想象力,哪怕你不愿意思考,就这样静静地看着各种石钟乳从眼前飘过,都是享受。在暗黑的环境中,在安静的水流中,时间不经意间流走,人的心境得到极大的'放松,似乎到了物我两忘的禅境。这里还有个地下探险的项目,可惜我们时间有限,不能够去了。
最后一天,终于到了真正的富春江——严子陵钓台。景点共分三部分,首先是小三峡,就是乘船欣赏富春江沿岸美景。站立船头,目光贪婪地被两岸景色所吸引,终于感受到了《与朱元思书》中的美丽。风景如诗如画,其实,真正的风景,又有什么诗画能够传神地表达出来!当然,富春江有幸,有如诗的吴均书信,有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均传神地表达出了富春美景。三峡没去过,反正我对这个小三峡的名称很有意见,富春江就是独一无二的富春江,何必借用三峡这个名字?难道富春江自甘下人,列于三峡之后?没必要,反正我觉得,富春江相比盛名远播的桂林山水,并不逊色。
游览完富春江,就是严子陵钓台。严子陵是刘秀同窗好友,在刘秀称帝后屡次征召不就,甘心在富春江做一个钓徒。钓台有不少的碑文石刻,有称赞严子陵不慕荣华地高风亮节的,有批评严子陵不为国出力的,但我更看到了光武帝刘秀的宽厚仁慈。中国文人达儒穷道,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出世入世各有所选,均无可厚非也无可褒贬,但严子陵的一则小故事,却让我看到了森严皇权下的宽仁刘秀。
传说严子陵入京,刘秀没有摆皇帝架子,还是同学情深,言谈甚欢甚至同榻而眠,严晚上居然无意间把自己的腿伸到了刘秀的肚子上。第二天,有星象官向刘秀汇报,昨夜克星犯主,恐有祸乱,刘秀大笑:“哪有克星,是我客人来了,是客星无意间碰到了我而已。”在最高权力罪恶化的封建时代,皇帝能有如此胸襟,恐怕绝无仅有。试想下,如果严子陵遇到的是秦皇这样的皇帝,恐怕会被宁可错杀的,还能安心做钓公,受后人敬仰?所以,更该敬仰的是皇帝刘秀。钓台处有两座小山,我们费尽心力登了上去,远眺富春江,画面豁然开朗,青山绿水,连绵不绝映入眼帘,爬山的辛苦一扫而空。所谓历尽艰辛始得幸福,爬山的时候是最有体会了。景区最后一段是龙门峡,是坐木船绕一个湖心岛转了圈,岛上有真正垂钓的地方,应该是垂钓爱好者的乐园,对我们来说,只是再次欣赏了富春江另一段的美景。
游罢桐庐,感觉山水之美能一至于斯,真正感慨大自然的伟力。人,只能发现美,真正清水出芙蓉的美丽,只能出自大自然。
潇洒桐庐的写景散文
桐庐在杭州城西大约七十五公里的位置,古来便有“杭州的后花园”之誉。作为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江南古城,桐庐之中颇有景致,锦峰秀岭,飞瀑流泉,皆可以“大美”称之。行走其间,闻蝉噪、鸟语、虫鸣、花香,兼得山水之乐与田园之趣。
很多人第一次知道桐庐,多半是因为瑶琳仙境和富春江。而我最早听说桐庐则是因为读了范仲淹的《潇洒桐庐郡十咏》。“潇洒桐庐郡,乌龙山霭中。使君无一事,心共白云空。”一连十首这样的诗,如海浪般汹涌袭来,让人连喘息的机会都没有,便被击溃了。虽然范所吟咏的桐庐与如今的桐庐在地理上并不完全一致,但这丝毫没有影响我们对它的向往——仿佛不到彼处一游,这一生就白活了。人们常常因为一个个执念的支撑,才实现了许多看似难以实现的理想。而我也因为放不下少时的渴盼来到了桐庐。
既到桐庐,自然不得不说桐庐的山和水。“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古人的诗句,耳上听来总觉虚,惟有亲身到过、体验过,方知此处风景原比古人所描绘的还要生动。白云源,通天河,桐君山,富春江……就算不提前人留下的诗作和题词,光是那一程山,一程水,都已够我们说上几日几夜的。“钱塘江尽到桐庐,水碧山青画不如。”山在静默里相望,江水如柔软绸带缓缓飘远,鱼在水中悠游,则有种万物不萦于心的`感觉。那一刻我便想,若是有机缘做这富春江中的一尾青鲫或红鲤,倒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一折青山一扇屏,一弯碧水一条琴。无声诗与有声画,须在桐庐江山寻。”如果说诗情画意是桐庐风光的底蕴,那么潇洒便是它骨子里的神韵。
桐庐的山是潇洒的,水是潇洒的,人也是潇洒的。如果非得找几个代表,首推桐君山上的桐君老人。这个人相传是黄帝的臣子,后人虽将他奉为“中药鼻祖”,却不知其姓甚名谁。唯一知道的是,自从他来到了桐君山以后,便在此结庐炼丹,悬壶济世,且从不收病人的诊金,观其形状,颇有些“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的意趣。想来,这位不知名姓的桐君也是个洒脱之人,不想为声名所累。他帮老百姓治好了病,老百姓说你就算不求回报,好歹告诉我们一个名字啊,方便称呼。他指了指山道旁边的一棵古桐树说,那便以此为姓吧。于是,“桐君老人”的名字就此传开了。放得下才能行得远,这是桐君老人的潇洒,也是人生的真正况味。
东汉初年,那个敢把腿搁在皇帝肚子上睡觉的严子陵也来到了这里——他是为了躲避做官而来的。面对老同学一次又一次的邀约,他不胜其烦:“你自做你的皇帝,我还是回乡下钓鱼去的比较好。”说完这话,便携妻归隐于富春江畔,耕田垂钓,终老林泉。“功成谢人间,从此一投钓。”严子陵当然也是潇洒的。
后来,此处又来了个姓苏名轼号东坡的人。那一年,三十六岁的苏轼因为得罪了主张变法的宰相王安石被贬到杭州做一个通判。仕途不顺本是一件令人不快的事情,然而他却说“得郡江南差可喜”,尤其一行桐庐之后,他的心境愈发达观:“三吴行尽千山水,犹道桐庐景清美。岂惟浊世隐狂奴,时平亦出佳公子。”有了这一片秀丽山水,贬官又算得了什么呢?
若论潇洒,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人是元四家之一的黄公望,其人“长词短曲,落笔即成,人皆师尊之,尤能作画。”虽然关于他的祖籍何处至今说法不一,但谁也不否认,他曾归隐于此,艺成于此,他那幅被后世称之为“中国古代山水画巅峰之作”的《富春山居图》便是以富春山水为蓝本创作而成的,不过这富春山具体指富阳还是桐庐我就不得而知了。黄公望的为人也很洒脱,与他同时代的郑元■在《侨吴集》写道:“姬虞山,黄大痴,鹑衣垢面白发垂。”不过,或许正是因为他痴于作画,才能创作出让人觉得“直性命殉之”的画作吧。
登临山水,想起这些或轻狂散漫、或傲骨铮铮的人物,想起他们的潇洒个性,没来由地自脑海浮现了宋人朱敦儒的《鹧鸪天·西都作》:
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分付与疏狂。曾批给雨支云券,累上留云借月章。
诗万首,酒千觞。几曾着眼看侯王。玉楼金阙慵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
朱敦儒本也是潇洒的,可惜后来晚节不保,依附了秦桧,以至于被人嘲笑说:“如今纵插梅花醉,未必王侯着眼看。”与之相比,桐庐的潇洒方为真正的潇洒。“竹密不妨流水过,山高哪碍野云飞。”千年以后,住在这里的人仍是潇洒的吧。山是旧时的山,水是旧时的水,人则有旧时的情怀。
桐庐优美散文
初次知道桐庐,是因为吴均的《与朱元思书》,是因为其中的一句话“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当时就有了这个心愿,希望能看看天下独绝的富春江山水。
我们到桐庐后,游玩的第一个景点是瑶琳仙境。瑶琳仙境是溶洞,虽说游览过不少溶洞,但看到风景优美的溶洞,还是愿意去看看的,正如虽然走过不少的名山,但看到风景优美的山以后还是乐意去爬一样。更何况,此景点敢以仙境为名,还是想偷得浮生半日闲,寻仙问道的。瑶琳仙境全洞共分三个厅,有四个特色景点,第一厅入门处是狮象迎宾,巧了,青狮白象正是佛教中菩萨的坐骑,他们来迎宾,不正暗示来到了仙境吗?第一厅有三个特色景点,首先是广寒宫,一群石钟乳聚集在一起,颇似一群宫殿,在灯光的照耀下,宛如仙宫。第二个是银河瀑布,就是石瀑布,又宽又高大,蔚为壮观。第三个是灵芝仙草,由下往上的一根长石笋,但我看了更觉得是华表,一柱擎天高耸入云。也许为了配合仙境主题,从而这样命名吧。最后一个特色景点是在第三厅,名为三十三洞天,一大推层层叠叠的石笋,错落有致。游玩溶洞,主要就是发挥想象力,加上灯光的配合,把千奇百怪的石钟乳想象成各种不同的情境。瑶琳仙境,以仙为主题,通过导游的讲解,让你感受到一个个仙人仙物仙境,颇为有趣,让人不得不佩服自然的奇伟和景区开发者的巧思。溶洞最后,有一个灯光展示,闪闪的灯光展示出银河般仙境的美景,令人宛如身在天上人间,不知今夕何夕。灯光展示完毕,有一个激流回旋的项目,就是乘坐橡皮艇,从溶洞上方,顺着溪流到溶洞底,不过我们没坐,感觉在暗黑的溶洞中,可能不太安全,再加上我们考虑要游玩漂流,这里就作罢了。
天目溪漂流。漂流是我们到桐庐来必玩的项目,只是也不知道哪个漂流好,所以选择了最近的天目溪漂流。遗憾的是,到了才知道,天目溪的水流比较和缓,所谓从上游到下游的漂流,几乎就是划船,根本没有急湍甚箭猛浪若奔的感觉。问了船夫,他告诉我们,这时候水位不高,漂流基本都如此,也只能徒唤奈何了。不过,虽然不是富春江而是天目溪,但“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的清澈水流,”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的连绵群山,是一样的。我们去过甲天下的桂林山水,在漓江中泛舟,看到一座座山相互辉映,这里的山,却是连绵起伏,山上绿树倒影水中,形成一幅不间断的优美画卷。所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虽然没有感受到漂流的乐趣,但欣赏到了美丽的山水风光,也算值得了,只是孩子未免有些失望。
垂云通天河。垂云通天河是一个奇特的溶洞,整个溶洞就在水中,从溶洞入口乘船,在宁谧安静的水流中游览完整个溶洞。溶洞水流共分两段,第一段结束后有升降机将整条船传送到第二段。整个游览过程,水静无声,只有划桨入水的沙沙声,千姿百态的石钟乳,各种挑战你的想象力,哪怕你不愿意思考,就这样静静地看着各种石钟乳从眼前飘过,都是享受。在暗黑的环境中,在安静的水流中,时间不经意间流走,人的心境得到极大的'放松,似乎到了物我两忘的禅境。这里还有个地下探险的项目,可惜我们时间有限,不能够去了。
最后一天,终于到了真正的富春江——严子陵钓台。景点共分三部分,首先是小三峡,就是乘船欣赏富春江沿岸美景。站立船头,目光贪婪地被两岸景色所吸引,终于感受到了《与朱元思书》中的美丽。风景如诗如画,其实,真正的风景,又有什么诗画能够传神地表达出来!当然,富春江有幸,有如诗的吴均书信,有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均传神地表达出了富春美景。三峡没去过,反正我对这个小三峡的名称很有意见,富春江就是独一无二的富春江,何必借用三峡这个名字?难道富春江自甘下人,列于三峡之后?没必要,反正我觉得,富春江相比盛名远播的桂林山水,并不逊色。
游览完富春江,就是严子陵钓台。严子陵是刘秀同窗好友,在刘秀称帝后屡次征召不就,甘心在富春江做一个钓徒。钓台有不少的碑文石刻,有称赞严子陵不慕荣华地高风亮节的,有批评严子陵不为国出力的,但我更看到了光武帝刘秀的宽厚仁慈。中国文人达儒穷道,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出世入世各有所选,均无可厚非也无可褒贬,但严子陵的一则小故事,却让我看到了森严皇权下的宽仁刘秀。
传说严子陵入京,刘秀没有摆皇帝架子,还是同学情深,言谈甚欢甚至同榻而眠,严晚上居然无意间把自己的腿伸到了刘秀的肚子上。第二天,有星象官向刘秀汇报,昨夜克星犯主,恐有祸乱,刘秀大笑:“哪有克星,是我客人来了,是客星无意间碰到了我而已。”在最高权力罪恶化的封建时代,皇帝能有如此胸襟,恐怕绝无仅有。试想下,如果严子陵遇到的是秦皇这样的皇帝,恐怕会被宁可错杀的,还能安心做钓公,受后人敬仰?所以,更该敬仰的是皇帝刘秀。钓台处有两座小山,我们费尽心力登了上去,远眺富春江,画面豁然开朗,青山绿水,连绵不绝映入眼帘,爬山的辛苦一扫而空。所谓历尽艰辛始得幸福,爬山的时候是最有体会了。景区最后一段是龙门峡,是坐木船绕一个湖心岛转了圈,岛上有真正垂钓的地方,应该是垂钓爱好者的乐园,对我们来说,只是再次欣赏了富春江另一段的美景。
游罢桐庐,感觉山水之美能一至于斯,真正感慨大自然的伟力。人,只能发现美,真正清水出芙蓉的美丽,只能出自大自然。
卧写人生也潇洒的散文
我截瘫多年后,写了一篇回忆我截瘫后生活的纪实文章。我这篇文章在我市电台里播出后,连才兄就给我寄来了信,信中充满着共鸣、鼓励和敬意。从此我们书信往来,以后又通了电话,因此我与才兄成了未见面的文友。
连才兄是因童年时患重病,以后就成了常年卧床的重残人,且全身唯有一只左手能动。当他要拿取身边稍远一点的什么东西时,经常要使用长期放在他身边的一根木棍,用木棍上的铁钩往身近前勾取东西,因只有一只左手能动,所以当他看书学习时是非常艰难的,很多时还得借用身边的镜子看书学习,尤其是写字,他写出的每一个字,全是用左手一笔一笔的艰难写成的。
就是在这种艰难困苦的情况下,到连才兄的第二部诗集《心灵的灯光》出版时,他已经在床上同病魔坚持战斗了三十二年!他的`这部诗集《心灵的灯光》刚刚出版后,连才兄就匆匆地给我赠寄来一本。此书的扉页上不仅有连才兄的亲笔赠言,还有张海迪对连才兄亲笔鼓励的话语。
接到书的当天夜深人静时,我怀着非常敬仰的心情,一气把诗集《心灵的灯光》看完。然后我仰卧在床上一夜无眠——连才兄的灯光,一直在我的眼前亮着!我与连才兄同是长期卧床的重残人,他唯有一只左手能动,而我是双手能动;他恒久地坚持文学创作,我也不时的坚持写写文学作品,所以深知文学创作的艰辛,因此读连才兄的诗集《心灵的灯光》,我心中要比别人多十倍的真诚的泪水,十倍的感动,十倍的共鸣!
连才兄在党和政府关怀下,在亲人、朋友和乡亲们共同帮助下,在病榻上同残忍的病魔、同死神展开了已长达三十二年的持久战!三十二啊!人生能有几个三十二年!?其战斗是异常惨烈和悲壮的!但他只要一息尚存,就坚持战斗,就绝不挂出白旗,就绝不低下高贵的头颅!他曾多少次用心灵吹响起嘹亮的进军的号角,把死神一次又一次地击溃下去,把那面已被“战火硝烟”烧得伤痕累累的鲜红的信念的大旗,一直插在心灵的高地上!
在如此的生存条件下,连才兄在他的小屋,在他小小的三尺宽的病榻上,终于向社会亮出了耀眼的《心灵的灯光》!这不仅仅是他个人的骄傲,也是我们社会的光彩!——更极大的荣耀了我们每一位残疾人!
如果您觉得您的人生还有些不如意,如果您觉得您和谁还有点小疙瘩没解开,如果您觉得您的生活还不够富裕,如果您觉得您的官位不够高,如果您觉得您对生活失去了信心,如果……那就请您静下心来,看一看连才兄的《心灵的灯光》吧!他用心灵点亮的灯光,就一定能把您的心、把您的人生路照亮!
手捧《心灵的灯光》,我觉得连才兄生活得挺精彩,在人生的道路上,步伐迈得挺潇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