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感谢网友“1975”参与投稿,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方便大家学习。
为您整理了57句带“尘寰”的五言诗句,其中“尘寰”开头的五言诗句6句,“尘寰”结尾的五言诗句44句,“尘寰”在中间的五言诗句7句,供您参考。
“尘寰”开头的五言诗句【第1句】:笙鹤时往来,尘寰一俯视。——出自褚伯秀《呈周清溪》
【第2句】:尘寰君勿悲,殊胜巢嶔崟。——出自秦观《偶戏》
【第3句】:尘寰虽未远,颢气觉偏滋。——出自孙抗《夕阳洞》
【第4句】:山色自今古,尘寰多是非。——出自朱继芳《反招隐》
【第5句】:净土人不来,尘寰廊然昼。——出自李堪《极乐寺》
【第6句】:尘寰何迫隘,飞鸣不自由。——出自度正《送唐寺丞丈解郡绂东归一首》
“尘寰”结尾的五言诗句【第1句】:攀援临绝顶,气象非尘寰。——出自汪任《游南山》
【第2句】:翩翩鹤往还,高眼看尘寰。——出自陈着《似史和甫传清》
【第3句】:华阳隐邃道,元盖浮尘寰。——出自王易简《九锁山十咏》
【第4句】:悲风来野外,秋气满尘寰。——出自现代·顾随《临江仙》
【第5句】:我来自尘寰,一见主目惊。——出自杜范《灵峰》
【第6句】:残歳红荡析,凛若超尘寰。——出自刘子翚《十七日集清湖》
【第7句】:尊师乃高道,有意出尘寰。——出自张奕《游栖霞宫》
【第8句】:一日厌尘寰,泠然遂高举。——出自熊禾《游武夷山》
【第9句】:无路接尘寰,中流拥翠鬟。——出自储泳《殿山寺》
【第10句】:甲兵久不洗,风霾涨尘寰。——出自冯时行《龙鹤祷雨》
【第11句】:道人高处坐,役役笑尘寰。——出自王申《宝林寺》
【第12句】:谢公湖海士,着眼高尘寰。——出自王炎《送谢安国归清江》
【第13句】:树古生凉飚,寺古殊尘寰。——出自方回《与起来芳三上人游北山寺》
【第14句】:老蟾窃灵药,堕魄下尘寰。——出自李曾伯《己酉夏咏月岩》
【第15句】:京城富贵家,妍丽了尘寰。——出自王洋《观讲师有感》
【第16句】:镜中看青山,山色非尘寰。——出自陈着《无题》
【第17句】:足了此生事,哦诗谢尘寰。——出自陈宓《南唐呈潘王二丈》
【第18句】:兴来长得句,却道在尘寰。——出自杨万里《近节》
【第19句】:危峰衡古石,幽洞隔尘寰。——出自赵处澹《濯缨亭》
【第20句】:老僧应笑我,何日远尘寰。——出自郭印《陪元允大受游天宁寺三首》
【第21句】:秦望冠吴越,嵯峨俯尘寰。——出自王之道《次韵慧上人见寄》
【第22句】:诸仙深窟宅,石门限尘寰。——出自元勋《灵岩》
【第23句】:仲氏新得道,一沤目尘寰。——出自苏轼《次京师韵送表弟程懿叔赴夔州运判》
【第24句】:峰头非尘寰,一舍谁所茏。——出自范成大《题径山凌霄庵》
【第25句】:多应绛阙种,流落来尘寰。——出自强至《某蒙君章兄宠示樱桃佳篇辄依韵奉和》
【第26句】:平生多善行,应不下尘寰。——出自蔡襄《过泗州岭》
【第27句】:赖座间小异,豪气眇尘寰。——出自宋·李曾伯《八声甘州》
【第28句】:千年犹孺质,秘术救尘寰。——出自唐·杨於陵《赠毛仙翁》
【第29句】:神仙杳无处,宁论有尘寰。——出自范成大《七宝岩》
【第30句】:凛然超尘寰,不受俗气污。——出自袁燮《游宝方山》
【第31句】:缥缈出尘寰,上与太清迫。——出自五迈《题江郎石》
【第32句】:地迥隔尘寰,石门云闭关。——出自刘夔《清隐岩》
【第33句】:联翩向空坠,一笑惊尘寰。——出自宋·苏轼《凌虚台》
【第34句】:迥然幽且深,直可无尘寰。——出自利登《北溪苍山谋…苍山徘…作古调开之》
【第35句】:坐觉非尘寰,雷霆生脚底。——出自邓肃《登妙峰阁》
【第36句】:化人淡无为,趺坐观尘寰。——出自吕同老《龙泉寺纳凉》
【第37句】:穿林邻虎穴,隔水是尘寰。——出自释绍嵩《山居即事》
【第38句】:读之三十年,骑鹄超尘寰。——出自方回《西斋秋感二十首》
【第39句】:群仙幻尘寰,落势未肯住。——出自陈造《再次韵》
【第40句】:至今不贪宝,凛然照尘寰。——出自宋·苏轼《梦中作寄朱行中》
【第41句】:三峰敛神秀,突兀超尘寰。——出自刘宰《怀茅山寄句容江大夫》
【第42句】:庆余钟令绪,才大压尘寰。——出自赵善括《挽陈提举》
【第43句】:明朝驱车去,依然随尘寰。——出自范宗尹《题雁荡山》
【第44句】:功名付诸子,含笑谢尘寰。——出自楼钥《王检正挽词》
“尘寰”在中间的五言诗句【第1句】:我本山中人,推出尘寰里。——出自张九成《游尘外亭呈妙喜老师陈元器郑叔茂沈季诚》
【第2句】:谓我骨本好,误落尘寰居。——出自李壁《为刘漫翁老人赋云月高斋诗》
【第3句】:一身凌紫霞,迥出尘寰外。——出自喻良能《题径山一览亭》
【第4句】:便是尘寰外,可怜烟坞中。——出自文同《吉祥院》
【第5句】:一封红篆书,为奏尘寰事。——出自唐·李沇《醮词》
【第6句】:归去尘寰外,春山桂树丛。——出自唐·权德舆《送李城门罢官归嵩阳》
【第7句】:地胜尘寰隔,天深洞府宽。——出自孙仅《题潜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