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感谢网友“5869”参与投稿,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方便大家学习。
日月湖阅读答案
日月湖
(明)张岱
宁波府城内,近南门,有日月湖。日湖圆,略小,故日之;月湖长,方广,故月之。二湖连络如环,中亘一堤,小桥纽之。
日湖有贺少监祠。季真朝服拖绅,绝无黄冠①气象。祠中勒唐玄宗《饯行)诗以荣之。季真乞鉴湖归老,年八十余矣。其《回乡》诗曰:“幼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孙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八十归老,不为早矣,乃时人称为急流勇退,今古传之。季真曾谒一卖药王老,求冲举之术
②。持一珠贻之。王老见卖饼者过,取珠易饼。季真口不敢言,甚懊惜之。王老日:“悭吝未除,术何由得!”乃还其珠而去。则季真直一富贵利禄中人耳。《唐书》入之《隐逸传》,亦不伦甚矣。
月湖一泓汪洋,明瑟可爱,直抵南城。城下密密植桃柳,四围湖岸,亦间植名花果木以萦带之。湖中栉比者皆士夫国亭,台榭倾圮,而松石苍老。石上凌霄藤有斗大者,率百年以上物也。四明缙绅,田宅及其子,园亭及其身。平泉木石,多幕楚朝秦,故园亭亦聊且为之,如传舍衙署焉。屠赤水娑罗馆亦仅存娑罗而已。所称“雪浪”等石,在某氏园久矣。
清明日,二湖游船甚盛,但桥小船不能大。城墙下趾稍广,桃柳烂漫,游人席地坐,亦饮亦歌,声存《西湖》③一曲。
注:①黄冠:借指道士。②冲举之术:延年益寿的办法。③《西湖》:一支明代南曲。
【第9句】: 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祠中勒唐玄宗《饯行》诗以荣之 勒:刻,雕刻
B. 乃时人称为急流勇退 乃:竟然
C. 持一珠贻之 贻:赠给
D. 故园亭亦聊且为之 聊:无聊、
【第10句】: 下列诗歌蕴含的生活感悟与作者从平泉木石上获得的感悟不一致的一项是
A.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乌衣巷》)
B.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李白《越中览古》)
C.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韦庄《台城》)
D.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调虽自爱,今人不多弹。(刘长卿《听弹琴》)
【第11句】: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二湖连络如环,中亘一堤,小桥纽之。
(2)悭吝未除,术何由得!
(3)湖中栉比者皆士夫园亭,台榭倾圮,而松石苍老。
【第12句】: 请写出季真的姓名,作者认为《唐书》把他放入《隐逸传》“不伦”的理由有哪些?
【答案】
【第9句】: D
【第10句】: D
【第11句】: (1)两个湖连在一块就像一个圆环,中间隔着一道湖堤,小桥像纽带一样跨在上面。
(2)吝啬的毛病没有除去,长生的办法从哪来呢!
(3)湖中麟次栉比的都是官人们修的园亭,楼台都已倾斜破败,而松树石头依然苍翠悠久。
【第12句】: 季真名字是贺知章。贺知章为人旷达不羁,好酒,有“清谈风流”之誉,《隐逸传》里却说他是一个追求功名利禄之人,这显然与事实不符,因而《唐书》把他放入《隐逸传》中显得不伦不类。
【解析】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意义的能力。文言实词应该用规范的现代汉语词语予以解释,并且要根据该词在某句子中的切实意义给予恰当的解释,以使句子前后语气通畅、意义明白正确为标准。具体分析时,还要结合着具体语境分析。D项解释错误,“聊”,应理解为“姑且”。故选D。
【10题详解】
此题考查把握并以及比较文章主题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在整体感知文本的基础上理解文章主旨,然后与选项中所列的诗歌的主旨进行分析比较,找到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本文对《日月湖》的历史掌故的记述,意在感慨时移世易,人生多变。刘禹锡《乌衣巷》、李白《越中览古》、韦庄《台城》与本文的主旨接近。刘长卿《听弹琴》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抑郁自伤之情,与本文的主旨有所不同。故选D。
【11题详解】
此题考查对文言文语句的理解和翻译能力。首先要理解句子大意,在此基础上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同时注意字字落实。翻译后的句子要通顺,不能出现病句。此题翻译时需要注意的有:(1)亘,隔着;纽,像纽带一样连接着。(2)悭吝,吝啬;术,指长生的方法。(3)倾圮,倾斜破败;苍老,苍翠悠久。
【12题详解】
此题考查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进行比较分析,做出判定。本题有两问,第一问简单,根据文本内容较容易发现,季真,即贺知章。第二问,《隐逸传》里的故事真假难辨,说贺知章是一个追求富贵利禄的人,与事实不符,所以作者认为《唐书》把他放入《隐逸传》是不伦不类的。
参考译文:
宁波府城里面,靠近城南门的地方,有个日月湖。日湖是圆形的,稍微小点,所以叫“日湖”;月湖是长形的,面积稍大,所以叫“月湖”。两个湖连在一块就像一个圆环,中间隔着一道湖堤,小桥像纽带一样跨在上面。
日湖边上有贺少监(贺知章,做过少监的官职)的祠堂。贺知章的塑像身着宽长的朝服,一点都没有黄冠(戴黄帽子的人,指诗人)的架势。祠堂中刻着唐玄宗为他写的《饯行》诗,表示他的荣耀。贺知章请求回鉴湖老家养老,当时已经八十多岁了。他的`《回乡》诗说:“幼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孙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八十才告老回家,不算早了,当时人却称他是急流勇退,世代相传。贺知章曾经拜访一个卖药的姓王的老者,求延年益寿的方法,拿一个珍珠送给他。老者看见卖饼的人路过,就用珍珠换了饼吃。贺知章不好意思开口,非常懊恼悔恨。老者说:“吝啬的毛病没有除去,长生的办法从哪来呢!”于是把珍珠还给他走了。这么说贺知章只不过是一个追求富贵利禄的人了。《隐逸传》写进《唐书》,也算是很不伦不类了。
月湖一湖浩荡的湖水,明亮闪耀惹人可爱,直通南城。城下面种植的桃树柳树密密麻麻,不满在湖岸四周,中间也种植了名花果木来穿插。湖中麟次栉比的都是官人们修的园亭,楼台都已倾斜破败,而松树石头依然苍翠悠久。石头上的凌霄藤有像斗一样大的,大概是活了百年以上了。四明一代的官宦世家,田宅留给后代,园亭自己享用(意思是死后埋葬于此)。喷泉树木石头,大多暮楚朝秦(经常变换风格),所以园亭也姑且这样,就像驿馆衙门。屠赤水娑罗馆也只剩下娑罗一个了。所谓的“雪浪”等石头,在其中一家的园林里面很久了。
清明时节,两个湖里的游船非常多,但桥太小所以船都不大。城墙下走得稍远一点,桃花烂漫柳树成荫,游人席地而坐,一边饮酒一边唱歌,有一首歌被录入《西湖》里面。
《缸中日月》阅读答案
①缸,或泥或陶,或大或小,或精致或粗糙,或年轻或老迈,皆如农家一员,静坐屋里屋外,角角落落。承载着农人的辛勤与汗水,存储着季节的收获与更迭,与数辈几代相伴日月,见证千滋百味的岁月流年。
② 不知是何材质煅烧,是何工艺打造,何时陆续进家,缸,就这样融入农家,参与着琐碎的烟火生活。缸,无言,却如睿智的老者,用或空洞或殷满的肚量激励着农人的干劲,过出火红的日子;缸,无声,却如魔术般神奇,占气候之天时,与时间交挚友,融调料入食物,发酵、腌制出醇厚的美味,积淀成舌尖上的故乡。
③缸,堪称农家的脸面;撩开缸,便可知家况。新脱粒的小麦、玉米、芝麻、谷类,刚下场再上房,晾晒风干,绽放一片金黄。满满地盛入簸箕,扬高、倾倒,但闻“刷”的一声延音,粒粒粮食如疾雨般欢快地滑入缸底;接续,慢慢堆积;留在簸箕里的顽皮颗粒,跳跃、滚动,拨动着喜悦的心弦。
④ 一家人,欢聚忙乱,片刻间,丰收的'粮食,盛满了大缸小缸,冒着尖儿;用手抹平、轧实,盖上盖子,便储下了一年的收获、来年的希望。取粮时,打开缸盖,一股粮食的清香扑面而来,心中荡起自足的涟漪。串门的乡亲,习惯望望别人家粮缸的大小、多少,或者干脆揭盖观瞧,咂舌夸赞一番,主人家自是喜笑颜开。
⑤ 母亲攒下的生鸡蛋,洗净、控干;将盐、花椒、大料放入水中,熬煮、晾凉;取小缸清冼、抹净、晾干。将鸡蛋整齐码入缸内,灌入盐水,没顶,盖盖儿;只待腌过时日,捞出煮食。腌制越久,味道越美;略带臭味,越品越香。煮熟的咸鸡蛋,用水拔凉,敲开剥食;或纵切两片,用筷挑食。蛋清细腻滑润,蛋黄鲜艳流油,或泛青呈黑,滋味悠长,令人回味。时常受缸内腌鸡蛋的牵引,回到老家,亲近那口缸;母亲总会颤巍巍捞出,煮好,给我带上,那滋味铭心一生。
⑥秋末冬初,大小缸集中亮相。罢园的黄瓜、豇豆、辣椒、韭菜、番茄,精切细作,佐以配料,分别腌制在缸缸罐罐中,打造出五彩缤纷的精制小咸菜,清新爽脆、风味独特,成为食粥、吃肉、卷饼的绝配。最隆重的当属腌萝卜、制泡菜。将成堆的新鲜萝卜洗净、晾干,分层码入大缸、撒上块盐即可;芥菜、洋芋、胡萝卜、大白菜、卷心菜等随意搭配,精心调味即成。菜在缸中奇妙地发酵成酸爽利口的腌泡菜,丰富了农家一年的餐桌。
⑦杀年猪,腌腊肉,好似过年的序曲。方块五花肉、条状排骨肉,大锅煮好;糖色着色,沸油炸烧,裹上细盐,盛于缸内,灌上猪油;腌制的腊肉,美味喷香,随时可炒、烩、炖食。生活清苦的童年,母亲会趁农闲翻山越岭,采摘大量酸枣,泡在大缸内,制成清淡的酸枣醋;舀上一勺直接饮用,酸爽解暑。新摘的柿子,麻涩难食;置于缸内,在院中围上秸秆、锯末,定时点燃加热沤制数日,柿子便可变得甘甜爽脆,颇为神奇。
⑧这些缸,一如农人的品性,朴实无华、默然无语,盛放着农家的智慧和日子。小城一酒店院内,放置两口大缸,清水悠悠、浮萍朵朵、游鱼款款;白天映着红日,夜里盛着皎月。我甚是欣喜,一时勾起了无尽的遐思。忽觉这缸,已植入我的血脉,映照出不老的日月,更盛满了浓浓的乡愁。 (选自《甘肃日报》,有删改)
【第1句】:文章第①段有何作用?请简要说明。
【第2句】:请简要分析第③段中画线句子的表达特色。
【第3句】:文中说缸“见证千滋百味的岁月流年”“积淀成舌尖上的故乡”,请概括文中写了哪些“舌尖上”的滋味。
【第4句】:本文写了与缸有关的人和事,请探究作者的情感取向。
参考答案:
【第1句】:点题:缸与农家相伴日月。总领全文:缸见证岁月流年。(只写“点题”“总领全文”不给分)
【第2句】:运用比喻、比拟的修辞手法,从视觉和听觉多角度描写,语言表达形象生动,富有韵味。
【第3句】:咸鸡蛋的香味;咸菜的清爽风味;腊肉的喷香;酸枣醋的清淡味;沤柿子的甘甜爽脆。
【第4句】:①缸无言无声,一如农人的品性:对朴实无华品质的赞美;②农人用缸储粮腌菜等:对农人辛勤智慧的赞颂;③回忆母亲、农村生活场景:对亲情与乡情的珍视;④无尽遐思、缸植入我的血脉:对农村生活的热爱。
日月湖作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日月湖作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我爱家乡的山,家乡的水,家乡的树,家乡的楼,但我最爱的却是家乡的日月湖。日月湖是一个圆圆的“太阳”和一个弯弯的“月亮”组成的,因此而得名。日月湖给我们的家乡装点着,使家乡的景色美轮美奂,成为了我们家乡的一颗璀璨的明珠,闪闪发光。
春姑娘迈着轻盈的'步伐走来了。日月湖里可真美啊!像一副美丽的画卷。湖终于挣脱了冬天的束缚,冰面慢慢地融化了,刚刚从土里探出头的小草和小花,还有那些刚刚睡醒的小树,全都在“镜子”面前梳妆打扮起来,这可真是一片生机勃勃、栩栩如生的春天景象啊!
夏娃娃跳跃着向这边奔来。日月湖好似一口滚烫的“大锅”。里面有鱼、有水,而那些人们用来喂鱼的面包屑就是那各式各样的“调料”,这不就是一道“水煮鱼”吗?嗯,真香,令我不得不垂涎欲滴,口水直流。
秋姑娘打着哈欠快步向这里走来。一阵风吹过,树上的叶子都落了下来,落在湖面上,颜色五彩缤纷,有绿色的、有红色的、有黄色的……像一副五彩斑斓的粘贴画。
冬爷爷驼着背一边咳嗽一边慢慢地走来了。日月湖像一台巨大的“冰箱”,里面装满了冻鱼和种种蔬菜。湖面完全冻住了,像一面硕大的镜子,上面铺了一层厚厚的雪白的地毯,银装素裹。到了那时,我们就可以到上面玩啦!我们可以滑冰刀、滑爬犁等做许多有趣而又无比惊险的游戏,令我不禁兴奋得难以自制。
然而,日月湖还是在晚上的时候最美。
一到晚上,我便兴致勃勃地来到日月湖。夏天的夜晚,日月湖就会播放水幕电影,喷出水上喷泉,那才叫一个壮观呢!喷泉在音乐的伴奏下,七彩斑斓、形态各异,令人感到无比陶醉。而那一旁的莲花灯,白天还是那样默默无闻、静谧安详,羞答答地在一旁观赏景色,一到了晚上,它便再也按奈不住了,像个顽皮的孩子,仰望着夜空的星星,不一会儿便笑了,发出闪亮的光芒。
我爱世界各地的美景,更爱那如诗如画的日月湖!
日月潭片段阅读及答案
日月潭(tán)简直是人间仙境。那儿( )环境宁静,( )景色宜人。( )在早晨、黄昏、晴天或雨天,她( )非常迷人。黎明时,湖面的轻烟还没有散去,隐隐约约地还看得到天边的晨星和远山的几点灯光。这时候,清风吹来,顿时使人清醒了许多。日落的时候,潭水荡漾着美丽的霞光,像害羞(xiū)的小姑娘的.脸,多么好看。在艳阳高照的当儿,整个日月潭的美景,都清晰(xī)地展现在眼前,使人突然胸襟(jīn)开朗起来。蒙蒙细雨的时候,她好像披上了一层薄薄的轻纱(shā),周围的景物都那么朦胧(ménɡ lónɡ),充满了神秘(mì)感。
【第1句】:短文从哪些不同时间,写出了日月潭不同的美丽面貌?
A.早晨
B.夏天
C.黎明
D.深夜
E.黄昏
F.晴天
G.雨天
正确答案:A E F G
【第2句】:短文是围绕哪句话写的。
A.在早晨、黄昏、晴天或雨天,她非常迷人。
B.那儿环境宁静,景色宜人。
C.日月潭简直是人间仙境。
正确答案:C
【第3句】:选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安静
A.宁静
B.仙境
C.清晰
D.突然
E.顿时
正确答案:A
【第4句】:选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立刻
A.宁静
B.仙境
C.清晰
D.突然
E.顿时
正确答案:E
【第5句】:选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清楚
A.顿时
B.突然
C.清晰
D.仙境
E.宁静
正确答案:C
【第6句】:选择合适的关联词语,填入文中括号里。
( )在早晨、黄昏、晴天或雨天,她( )非常迷人。
A.不但……而且……
B.因为……所以……
C.无论……都……
D.虽然……但是……
正确答案:C
【第7句】:选择合适的关联词语,填入文中括号里。
那儿( )环境宁静,( )景色宜人。
A.不但……而且……
B.因为……所以……
C.无论……都……
D.虽然……但是……
正确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