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感谢网友“3026”参与投稿,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方便大家学习。
【第1句】:描写僧人的句子
山下留别佛光和尚(白居易)
劳师送我下山行,此别何人识此情。
我已七旬师九十,当知后会在他生。
鸟窠和尚赞(白居易)
形羸骨瘦久修行,一纳麻衣称道情。
曾结草庵倚碧树,天涯知有鸟窠名。
赠鸟窠和尚诗(白居易)
空门有路不知处,头白齿黄犹念经。
何年饮着声闻酒,迄至如今醉未醒。
晚过盘石寺礼郑和尚(岑参)
暂诣高僧话,来寻野寺孤。岸花藏水碓,溪水映风炉。
顶上巢新鹊,衣中带旧珠。谈禅未得去,辍棹且踟蹰。
赠袒肩和尚(杜荀鹤)
山衣草屐染莓苔,双眼犹慵向俗开。若比吾师居世上,
何如野客卧岩隈?才闻锡杖离三楚,又说随缘向五台。
乘醉吟诗问禅理,为谁须去为谁来?
长芦夫和尚真赞(黄庭坚)
松枯竹瘦,是其岁寒也。
山高水深,不可犯干也。
取多国士,庄严此土,如陶家手也。
拂除方丈,置榻而坐,一不受也。
首出万物,渊默雷吼,寂寥者之参也。
若夫以法界印,印毛印海,则惊僧繇而走巫咸也。
哭柏岩和尚(贾岛)
苔覆石床新,师曾占几春。写留行道影,焚却坐禅身。
塔院关松雪,经房锁隙尘。自嫌双泪下,不是解空人。
【第2句】:描写和尚的诗词有哪些
1,《晚过盘石寺礼郑和尚》 唐代 岑参
暂诣高僧话,来寻野寺孤。岸花藏水碓,溪竹映风炉。
译文:忙里偷闲来和尊敬的郑大师谈禅,急忙的去寻找这座寺庙。乘船才能发现岸花覆盖着利用水力舂米的工具水碓,顺着水碓声寻去,岸边是一片竹林。
2,《哭柏岩和尚》 唐代 贾岛
苔覆石床新,师曾占几春。
译文:新鲜的青苔覆盖在石床上,师傅曾享受了几度春秋。
3,《送冽寺主之京迎禅和尚》 唐代 灵一
禅门居此地,瞻望在虚空。水国月未上,苍生如梦中。
译文:禅门坐落在这个地方,遥望着虚无缥缈的天空。水面上月亮还未升起,人生就像梦一场。
4,《赠景和尚院》 唐代 贯休
貌古眉如雪,看经二十霜。寻常对诗客,只劝疗心疮。
译文:容貌上眉毛像雪一样白了,看着像似经历了二十载。寻找经常能对诗之人,只想劝慰自己修复心伤。
5,《见杭州乌窠和尚后作》 唐代 白行简
白头居士对禅师,正是楞严三昧时。
译文:白发居士面对着禅师,正是坚固摄持诸法之三昧经书。
【第3句】:形容“和尚”的诗句有哪些
【第1句】:山下留别佛光和尚 (白居易)
劳师送我下山行,此别何人识此情。
我已七旬师九十,当知后会在他生。
【第2句】:鸟窠和尚赞 (白居易)
形羸骨瘦久修行,一纳麻衣称道情。
曾结草庵倚碧树,天涯知有鸟窠名。
【第3句】:赠鸟窠和尚诗 (白居易)
空门有路不知处,头白齿黄犹念经。
何年饮着声闻酒,迄至如今醉未醒。
【第4句】:晚过盘石寺礼郑和尚 (岑参)
暂诣高僧话,来寻野寺孤。岸花藏水碓,溪水映风炉。
顶上巢新鹊,衣中带旧珠。谈禅未得去,辍棹且踟蹰。
【第5句】:赠袒肩和尚 (杜荀鹤)
山衣草屐染莓苔,双眼犹慵向俗开。若比吾师居世上,
何如野客卧岩隈?才闻锡杖离三楚,又说随缘向五台。
乘醉吟诗问禅理,为谁须去为谁来?
【第1句】:法海和尚是个道貌岸然的人物。
【第2句】:电影里的那位老和尚,武艺精湛,盖世无双。
【第3句】:和尚们过着清心寡欲的生活。
【第3句】:造句 网(在线造句词典)-造句大全,几千词语的造句供您参考哦!
【第4句】:小和尚恍然大悟,不再生气了。
【第5句】:你这几句话,让人大惑不解,弄得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第6句】:和尚由于罪孽深重,在阴问遭受了刀砍锯断的惩罚。
【第7句】:人活着要有理想,有作为,切不可做一日和尚撞一天钟。
【第8句】:这时一个小和尚来到棋局前只见他一身纳衣一尘不染,面对令众人眼花缭乱的棋局露出了迥然不同的神色。
【第9句】:和尚的脑袋,真是寸草不生!
【第10句】:老和尚一席话犹如当头棒喝,他幡然悔悟。
【第11句】:这个人向来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难堪重任。
【第12句】:你说这没头没脑的话,是啥意思,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第13句】:花和尚鲁智深性情暴躁,遇到不平之事,不由分说,举拳便打。
【第14句】:古代和尚学经,多半靠师傅口传心授。
【第15句】:在唐代的中国,和尚是普通民众崇拜的偶像,僧侣之间追求佛法的的修为,追求品德学识的修养,他们不以貌取人,注重以德服人,基于这种氛围许多得道高僧应运而生,比如,玄奘便是众所周知的唐僧。
【第4句】:描写僧人的诗句
1,《题鹤林寺僧舍》唐代 李涉 因过竹院逢僧话,偷得浮生半日闲。
译文:在游览寺院的时候,无意中与一位高僧闲聊了很抄久,难得在这纷扰的世事中暂且得到片刻的清闲。 2,《听蜀僧濬弹琴》唐代 李白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译文:蜀僧怀抱着2113绿绮琴,来自遥远的峨眉山。 3,《别山僧》唐代5261 李白 何处名僧到水西,乘舟弄月宿泾溪。
译文:你是何处的名僧来到水西山,乘着扁舟而赏月,宿于4102泾溪。 4,《送僧南归》宋代 简长 振锡林烟断,添瓶涧月分。
重栖上方定,孤狖雪中闻。 译文:振动锡杖走入荒地,不免以涧水果腹,饥饿难忍。
你又回寺院练习禅定,听那孤独的猿猴雪中长鸣。 5,《饭覆釜山僧》唐代 王维 晚知清净1653理,日与人群疏。
将候远山僧,先期扫弊庐。 译文:晚上知道了清净的佛理,白天便远离人群。
等着远方覆釜山的僧人,预先打扫自己的房子。
【第5句】:描写和尚的诗词
山下留别佛光和尚(白居易)劳师送我下山行,此别何人识此情。
我已七旬师九十,当知后会在他生。鸟窠和尚赞(白居易)形羸骨瘦久修行,一纳麻衣称道情。
曾结草庵倚碧树,天涯知有鸟窠名。赠鸟窠和尚诗(白居易)空门有路不知处,头白齿黄犹念经。
何年饮着声闻酒,迄至如今醉未醒。晚过盘石寺礼郑和尚(岑参)暂诣高僧话,来寻野寺孤。
岸花藏水碓,溪水映风炉。顶上巢新鹊,衣中带旧珠。
谈禅未得去,辍棹且踟蹰。赠袒肩和尚(杜荀鹤)山衣草屐染莓苔,双眼犹慵向俗开。
若比吾师居世上,何如野客卧岩隈?才闻锡杖离三楚,又说随缘向五台。乘醉吟诗问禅理,为谁须去为谁来?长芦夫和尚真赞(黄庭坚)松枯竹瘦,是其岁寒也。
山高水深,不可犯干也。取多国士,庄严此土,如陶家手也。
拂除方丈,置榻而坐,一不受也。首出万物,渊默雷吼,寂寥者之参也。
若夫以法界印,印毛印海,则惊僧繇而走巫咸也。哭柏岩和尚(贾岛)苔覆石床新,师曾占几春。
写留行道影,焚却坐禅身。塔院关松雪,经房锁隙尘。
自嫌双泪下,不是解空人。
【第6句】:形容和尚的四字词语
【半路出家】:原指成年后才出家做和尚或尼姑。比喻中途改行,从事另一工作。
【半路修行】:原指成年后才出家做和尚或尼姑。比喻中途改行,从事另一工作。
【吃四方饭】:和尚道士到处化缘为生,也指一般人走到任何地方都能生活。
【当头棒喝】:佛教禅宗和尚接待初学的人常常用棒一击或大喝一声,促他醒悟。比喻严厉警告,促使人猛醒过来。
【口头禅】:原指和尚常说的禅语或佛号。现指经常挂在口头上而无实际意义的词句。
【老僧入定】:和尚静坐,使心定于一处,不起杂念,叫入定。形容人静静地端坐着。
【跑了和尚跑不了寺】:指纵然一时躲掉,但由于其他无法摆脱的牵累,最后还是无法脱身。同“跑了和尚跑不了庙”。
【僧多粥少】:和尚多,而供和尚喝的粥少。比喻物少人多,不够分配。
【生公说法,顽石点头】:传说晋朝和尚道生法师对着石头讲经,石头都点头了。比喻精通者亲自来讲解,必能透彻说理而使人感化。
【蜀鄙二僧】:蜀:四川;鄙:边境;僧:和尚。比喻穷与富不是事业成功的关键条件。
【天花乱坠】:传说梁武帝时有个和尚讲经,感动了上天,天上纷纷落下花来。形容说话有声有色,极其动听(多指夸张而不符合实际)。
【托钵沿门】:钵:和尚吃东西用的器具。原指僧徒化缘。比喻挨家乞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