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感谢网友“文心雕龙”参与投稿,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方便大家学习。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第1句】:氧气的物理性质
通常情况下氧气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降温时变成淡蓝色液体或淡蓝色雪花状固体,密度比空气略大,不易溶于水。
【第2句】:氧气的化学性质
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具有氧化性和助燃性。
【第3句】:氧气与常见物质的反应
在空气中燃烧产生黄色火焰,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热,产生大量白烟
注意:烟是可燃物燃烧时,产生的固体小颗粒分散悬浮于空气中而形成的;雾是小液滴分散悬浮于空气中而形成的
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注意:可在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或碱液吸收SO2,防止造成空气污染
在空气中燃烧持续红热、无烟无焰;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热,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注意:夹持木炭的坩埚钳由上至下缓慢伸入集气瓶中,以充分利用瓶中氧气使木炭顺利燃烧
铁
在空气中灼烧成红热,不燃烧;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黑色固体
注意:必须用光亮的细铁丝,将铁丝一端裹一根火柴,先引燃火柴,待火柴临近烧完时伸入盛氧气的集气瓶中,集气瓶底部要放一些水或铺一层细沙,是为了防止生成的熔化物溅落下来炸裂瓶底
镁
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放热、生成白色固体;在氧气中燃烧比空气中更剧烈
注意:把镁条用砂纸打磨光亮
【第4句】:用途:氧气的两个重要用途是支持燃烧和供给呼吸。
【第5句】:危害:各种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氧气对人有有利的一面,但也有有害的一面,如缓慢氧化造成的钢铁腐蚀、食物腐烂。
导入
我们都知道鱼缸里要实时通入氧气,请问这是为什么呢?这说明氧气有什么性质呢?你知道氧气还有哪些化学性质吗?今天,我们将通过实验一起探究氧气的化学性质。
学习目标
①认识氧气的化学性质。
②了解氧气的主要用途、氧气与人类的关系密切。
重点、难点
①重点:认识氧气主要的化学性质。
②难点:通过实验探究归纳出氧气的化学性质。
学习过程
一、完成探究氧气化学性质的实验。
实验1: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观察木条是否复燃。
实验2:在燃烧匙里放少量硫,加热,直至发生燃烧,观察现象。然后把燃着的硫伸进充满氧气的集气瓶里,再观察硫在氧气里燃烧时的现象。比较硫在空气里和在氧气里燃烧有什么不同。
实验3:观察木炭在空气和氧气中的燃烧现象,并比较有什么不同。
实验4:把两根光亮的细铁丝分别盘成螺旋状。取一根在酒精灯上烧至红热,观察现象;另取一根,在下端系一根火柴,点燃火柴,待火柴快燃尽时,插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
二、将观察到的现象填入表格。
三、总结氧气的化学性质。
【第1句】: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较活泼的物质,能与很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具有氧化性。
【第2句】: 空气中可燃烧的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得更剧烈;某些在空气中不燃烧的物质,在氧气中可以发生燃烧。
拓展
氧气具有非常广泛的用途。主要是供给呼吸、支持燃烧和反应放热三个方面:
【第1句】:供给呼吸:一般情况下,呼吸只需要空气即可。但在缺氧、低氧或无氧环境,例如:潜水作业、登山运动、高空飞行、宇宙航行、医疗抢救等时,常需使用氧气。
【第2句】:支持燃烧:一般情况下,燃烧只需空气即可。但在某些需要高温、快速燃烧等特殊要求时,例如鼓风炼铁、转炉炼钢等,则需使用富氧空气或氧气。
【第3句】:反应放热:氧化反应特别是燃烧反应时,放出的大量热可被利用。例如燃煤取暖、火力发电;工业上利用乙炔在氧气里燃烧时产生的氧炔焰来焊接或切割金属,氧炔焰能产生3000℃以上的高温。
“我就是人人皆知、无人不晓的氧气。我由两个同胞兄弟――氧原子构成,体重(分子量)为 32 。
我们家族自古以来就是空气这个“文明古国”中的成员。
我们家族一直与人类朝夕相处,可直到18 世纪 70 年代才被瑞典化学家舍勒和英国化学家普利斯特里发现,且给我取名为“养气”。后来,人们取其谐音“氧”,才将我更名为“氧气”。
在空气这个自由王国中,除我们家族外,还有德高望重的氮老先生,性情孤僻的惰性世家,轻快活泼的氢姑娘……此外,还有我的许多亲属,如沉稳老练的臭氧大哥,心直口快的二氧化碳堂兄,幽默风趣的水蒸气表兄和性急毛躁的一氧化碳表弟等。由于我性格活泼,人缘好,所以在空气王国中竟占了超过1/5的席位,其威望仅次于氮老先生。
我乐于与邻居和睦相处,就连向来不苟言笑的氮氏家族,在我们三番五次登门拜访下,也同我们家族联上了姻缘,组成了二氧化氮、氧化亚氮等一个个美满的家庭。
我除了处理好国内关系外,还担任空气王国的“外交大臣”之职,经常代表空气王国去参加化学世界中的各种活动、会议。当炭在空气中点燃时,我舍命前往;当铁块放置在潮湿空气中,我热心去寒暄;我还参观访问过金属王国的铁、铜、铝、镁等家族,非金属王国的硫、磷、硅等成员。
在化学世界里,处处可以见到我的踪影、觅到我的足迹。我总在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地奔波劳碌,为化学世界操劳效力。”
——氧气的自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