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案句子 > 优美句子

带“千丈”的五言诗句大全

5697

【简介】感谢网友“5697”参与投稿,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方便大家学习。

为您整理了162句带“千丈”的五言诗句,其中“千丈”开头的五言诗句19句,“千丈”结尾的五言诗句31句,“千丈”在中间的五言诗句112句,供您参考。

“千丈”开头的五言诗句

【第1句】:千丈瀑流蹇,半溪风雨縆。——出自唐·郭密之《永嘉经谢公石门山作》

【第2句】:忽逢孤绝处,千丈崒高崖。——出自项安世《王君行丈挽诗》

【第3句】:万里冰轮满,千丈玉盘浮。——出自宋·张元干《水调歌头》

【第4句】:两溪来活活,千丈落漉漉。——出自孙应时《四明山记游八十韵》

【第5句】:小松三尺许,千丈气磊砢。——出自方回《赠方童子》

【第6句】:下集大小川,千丈水府暗。——出自洪迈《秋怀六首》

【第7句】:一言鸣仗马,千丈下乔莺。——出自岳珂《经进百韵诗》

【第8句】:家山杳何许,千丈高巀巐。——出自舒岳祥《将别棠豩遗仲素季厚昆仲》

【第9句】:带湖吾甚爱,千丈翠奁开。——出自南宋·辛弃疾《水调歌头》

【第10句】:崖头流云漫,千丈藤萝结。——出自黄杞《游招真观》

【第11句】:万寻挂鹤巢,千丈垂猿臂。——出自唐·杜审言《南海乱石山作》

【第12句】:千丈峡峰石,淙铮寒玉鸣。——出自许懋《句》

【第13句】:至今绝顶上,千丈留尾脊。——出自刘克庄《龙隐洞》

【第14句】:千丈耸巨栋,一朝成枯根。——出自方回《哭从兄良遇》

【第15句】:伤根柏不死,千丈日以至。——出自唐·韩愈《招杨之罘》

【第16句】:缅怀万仞颠,千丈蔚苍翠。——出自陈师道《次韵德麟植桧》

【第17句】:却闻城南围,千丈一水过。——出自袁说友《和林子长韵》

【第18句】:春风香百划,千丈古松枯。——出自方回《不恨》

【第19句】:天河泻云潭,千丈不见浊。——出自姚辟《游山门呈知府大卿》

“千丈”结尾的五言诗句

【第1句】: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出自唐·李白《秋浦歌十七首》

【第2句】:裴公有仙标,拔俗数千丈。——出自唐·李白《春陪商州裴使君游石娥溪》

【第3句】:绝壁高千丈,清泉应六时。——出自王濯《句》

【第4句】:何须一千丈,方有岁寒心。——出自唐·吴融《三峰府内矮柏十韵》

【第5句】:西湖万顷荷,护以堤千丈。——出自赵蕃《云锦》

【第6句】:断岸馀千丈,英雄只一时。——出自史尧弼《舟过黄州上赤壁因怀东坡偶题》

【第7句】:泉落岩千丈,天空月一轮。——出自顾逢《赠四明月岩永昌上人》

【第8句】:更潮头千丈,江海两崔嵬。——出自宋·张元干《八声甘州》

【第9句】:丝纶三千丈,蒙冲百万櫂。——出自宋·白珽《蛾眉亭》

【第10句】:一发连千丈,红云出素波。——出自张尧同《嘉禾百咏·芙蓉塘》

【第11句】:我来五松下,白发三千丈。——出自北宋·黄庭坚《铜官悬望五松山》

【第12句】:梯山七千丈,接迹上清虚。——出自王洋《重九日至云号》

【第13句】:飞下二千丈,强烈不可干。——出自苏洵《忆山送人》

【第14句】:蓬莱三千丈,径上陵紫微。——出自魏了翁《送陈大着知蕲州分韵得辉字》

【第15句】:赤路如龙蛇,不知几千丈。——出自南北朝·邹浩《咏路》

【第16句】:拔地数千丈,凌空十八盘。——出自元·周伯琦《纪行诗》

【第17句】:连岩耸百仞,绝壑临千丈。——出自唐·蔡文恭《奉和夏日游山应制》

【第18句】:腾汉雪千丈,点溪霜半寻。——出自范仲淹《鹤联句》

【第19句】:月涧横千丈,云崖列万重。——出自唐·李峤《夏晚九成宫呈同僚》

【第20句】:直视三千丈,石梯落层巘。——出自方回《下回岭》

【第21句】:滩落动千丈,井深非一施。——出自方回《治圃杂书二十首》

【第22句】:决开润千丈,散作雾五里。——出自赵汝譡《和蛩栗斋丰翠蛟亭》

【第23句】:清流数千丈,底下看白石。——出自唐·刘长卿《送杜越江佐觐省往新安江》

【第24句】:得书日十反,有烛夜千丈。——出自项安世《昌州寄永川赵尉》

【第25句】:长松四十围,悬水一千丈。——出自释道璨《送愿上人过雪窦兼呈弁山》

【第26句】:文焰长千丈,诗锋锐五兵。——出自强至《上知府张少卿》

【第27句】:红尘四十年,白发三千丈。——出自吴芾《湖山遣兴》

【第28句】:泇泇三千丈,瀥瀥四海布。——出自胡宏《水心亭》

【第29句】:登山九千丈,中道多佛屋。——出自南宋·姜夔《昔游诗 其十一》

【第30句】:白发长千丈,黄金尽百斤。——出自刘克庄《久客》

【第31句】:钓石三千丈,将何作钓丝。——出自杨万里《钓台》

“千丈”在中间的五言诗句

【第1句】:涸鱼千丈水,僵燕一声雷。——出自唐·元稹《酬卢秘书》

【第2句】:聊将两鬓蓬,起照千丈镜。——出自宋·陈与义《夏日集葆真池上以绿阴生昼静赋诗得静字》

【第3句】:鱼龙同一波,中有千丈清。——出自吕祖谦《送胡子远着作知汉州分韵得行字》

【第4句】:火坑千丈里,踊出上高坡。——出自元·姬翼《临江仙》

【第5句】:人言千丈清,不如一寸浑。——出自方岳《郑佥判取苏…吹之语…贻辄复赓载》

【第6句】:鳌舒千丈背,蜃吐数层楼。——出自王阮《普陀山观音岩祈雨一首》

【第7句】:古人犹爱水,况此千丈碧。——出自甄龙友《薛氏镜山》

【第8句】:上有百尺楼,下有千丈潭。——出自韩元吉《南涧》

【第9句】:榧香千丈雪,笋隽万年春。——出自陈着《游慈云二首》

【第10句】:梦想千丈冰,快踏赤两脚。——出自李流谦《苦热》

【第11句】:长风送之为,寄影千丈岩。——出自李曾伯《己酉夏咏月岩》

【第12句】:孤凤出喧啾,或失千丈势。——出自楼钥《谢文思许尚之石函广陵散谱》

【第13句】:堰成争来观,矗若千丈垣。——出自晁公溯《劳刘子仪视作红花堰》

【第14句】:竞看千丈瀑,不悟片云飞。——出自魏了翁《和靖州判官陈子从山水图十韵·雨后观瀑》

【第15句】:黄河千丈浑,岁月亦已深。——出自宋·艾性夫《杂言》

【第16句】:不知怒绛灌,一落千丈强。——出自宋·陈普《冬华一夜霜》

【第17句】:夜泊武昌城,江流千丈清。——出自宋·陆游《古意》

【第18句】:飘飘大人赋,气夺千丈强。——出自王洋《画列子图和韵》

【第19句】:清晖百尺虹,方广千丈碧。——出自曾丰《送梁藤州广誉解组还朝兼简葛子章卢伯真》

【第20句】:公如千丈松,凛凛有直气。——出自章甫《送张寺丞》

【第21句】:要将百篇诗,一吐千丈气。——出自宋·苏轼《与顿起孙勉泛舟探韵得未字》

【第22句】:既挺千丈干,亦生百尺条。——出自唐·张宣明《山行见孤松成咏》

【第23句】:突兀千丈高,浩无肤寸遗。——出自卫宗武《再遇雪》

【第24句】:心系六州铁,身倾千丈坡。——出自楼钥《李度支挽词》

【第25句】:日光千丈毫,弹指众峰立。——出自范成大《大雨宿仰山…"出山…作此寄混融》

【第26句】:径思去尘嚣,登临千丈台。——出自孔武仲《初秋大热》

【第27句】:布飞千丈直,屏立半空排。——出自阳枋《和前人韵赋昌溪洞口》

【第28句】:娄罗千丈长,不博一寸福。——出自洪咨夔《赠相者》

【第29句】:独行修竹尽,石崖千丈碧。——出自宋·陈与义《出山二首》

【第30句】:请观千丈瀑,高出康谷庐。——出自易祓《安灵龙潭》

【第31句】:女萝千丈丝,依倚忘岌岌。——出自叶茵《次抚松韵》

【第32句】:瀑流千丈练,鹤宿五株松。——出自邹恕《甘露岩》

【第33句】:勿云数寸碧,意若千丈松。——出自张九成《菖蒲》

【第34句】:青溪宜晓日,曲处千丈晦。——出自宋·陈与义《咏青溪石壁》

【第35句】:豫章出林迟,出乃千丈拔。——出自陈造《赠钟汝楫》

【第36句】:岩岩千丈松,大厦不收拾。——出自李流谦《黄思忠病起作此寄之》

【第37句】:或奔千丈龙,或轰万叠鼓。——出自胡仲弓《海月堂观涛》

【第38句】:宁止数斗泥,乃有千丈浑。——出自晁公溯《寄宋嗣宗》

【第39句】:郁郁千丈松,谁栽荫修路。——出自喻良能《道旁松》

【第40句】:盈盈一尺水,浩浩千丈河。——出自唐·白居易《续古诗十首》

【第41句】:蜀山千丈雪,秦岭万重云。——出自元·雅琥《送赵宗吉编修代祀西岳》

【第42句】:划然解积冻,澌泮千丈渊。——出自李流谦《忆乐季和》

【第43句】:美人百尺楼,修帽千丈云。——出自蒲寿宬《东曾梅坡二首》

【第44句】:信有千丈清,不如一尺浑。——出自陈师道《次韵苏公西湖观月听琴》

【第45句】:岂知千丈发,着此三家村。——出自项安世《再过溧阳县见李侍御二首》

【第46句】:天柱万仞立,冰帘千丈垂。——出自吴芾《和何倅游雁荡》

【第47句】:冈绕数仞墙,岩潜千丈干。——出自唐·李德裕《追和太师颜公同清远道士游虎丘寺》

【第48句】:恍如千丈虬,穷壑潜异状。——出自吕同老《九锁山十咏·翠蛟亭》

【第49句】:或升千丈坡,或落千丈坑。——出自南宋·姜夔《昔游诗 其三》

【第50句】:瓶担千丈瀑,偈是七言诗。——出自唐·贯休《喜不思上人来》

【第51句】:美言不可听,深于千丈坑。——出自唐·卢仝《掩关铭》

【第52句】:漫磨千丈石,未是颂中兴。——出自宋孝宗《高宗皇帝挽词五首》

【第53句】:海气百重楼,岩松千丈盖。——出自唐·李世民《于北平作》

【第54句】:江空人响绝,影落千丈清。——出自于格《梅林分韵得彭字》

【第55句】:高人千丈崖,千古储冰雪。——出自宋·辛弃疾《生查子》

【第56句】:云有万仞山,云有千丈水。——出自唐·王周《志峡船具诗·百丈》

【第57句】:得鳌谓无用,坐卷千丈纶。——出自文同《寄彰明任光禄遵圣》

【第58句】:仰看冥飞鸿,俯览千丈涛。——出自张栻《三茅观李仁…叔崔子…分韵得高字》

【第59句】:桥横千丈石,岩挂万年松。——出自胡子澄《乳洞》

【第60句】:巫山千丈高,亦恐梦相失。——出自唐·曹邺《古相送》

【第61句】:润腾百年樟,翠写千丈松。——出自胡寅《自开善寺饭已赴彦修之集新陂初成次其韵》

【第62句】:深渊顷刻命,平地千丈川。——出自蒲寿宬《明月篇》

【第63句】:歨翕千丈蛟,拿空翠涛起。——出自赵汝谈《翠蛟亭和巩丰韵》

【第64句】:蜒蜿下大壑,一闯千丈虬。——出自刘学箕《仙洲呈刘伯益沈庄仲》

【第65句】:飞来千丈瀑,下润几桑田。——出自郭君举《龙湫》

【第66句】:安流进分寸,怒去千丈强。——出自陈傅良《约同舍蜀人王德修三首》

【第67句】:吐处百里雷,泻时千丈壑。——出自唐·皮日休《奉和添酒中六咏·酒龙》

【第68句】:苍崖两分张,绝壁千丈起。——出自韩元吉《豯豁岩》

【第69句】:池北千丈屏,倒影碧波中。——出自陈文蔚《新居六咏·半月池》

【第70句】:倾我百壶酒,抚此千丈石。——出自蒲寿宬《登师姑岩怀古十韵》

【第71句】:岂无千丈红,相媚一饷好。——出自宋·艾性夫《出东门》

【第72句】:磊砢千丈松,清阴荫林丘。——出自吴汝弌《岁终呈一斋》

【第73句】:松无百岁人,安见千丈荣。——出自梅尧臣《和真上人万松亭虎窥泉》

【第74句】:沉沉千丈绠,窈窈太古潭。——出自项安世《呈陈正己十四韵》

【第75句】:放杯折荷花,中有千丈丝。——出自晁公溯《六月五日池上》

【第76句】:绵绵千丈丝,就此一寸的。——出自项安世《菱浦谣》

【第77句】:正当天中时,下照千丈潭。——出自欧阳修《紫石屏歌》

【第78句】:昂昂千丈松,朗朗百间屋。——出自孙应时《重答》

【第79句】:双径卧老龙,怀珠千丈潭。——出自王灼《送缘庵主》

【第80句】:纷纷老骀驽,失脚千丈坡。——出自袁说友《又和三首·叹七十》

【第81句】:错落千丈松,虬龙盘古根。——出自唐·李白《赠宣城赵太守悦》

【第82句】:瀑布千丈流,如铺练一条。——出自唐·寒山《诗三百三首》

【第83句】:尺璧千丈石,寸金万里沙。——出自释如珙《禅人画师像请赞》

【第84句】:徂徕千丈松,阅世耸绝壁。——出自范成大《送李徽州赴湖北漕》

【第85句】:青溪宜晚日,曲处千丈晦。——出自无名氏《永清溪石壁》

【第86句】:上有万仞山,下有千丈水。——出自唐·白居易《初入峡有感》

【第87句】:磥砢千丈林,澄澈万寻碧。——出自唐·皮日休《七爱诗·李翰林》

【第88句】:秀色惊老眼,见此千丈松。——出自王炎《和董叔重韵》

【第89句】:世传灵剑飞,山石千丈裂。——出自方惟深《剑池》

【第90句】:君才日苍苍,略已千丈长。——出自赵蕃《答审知见贻》

【第91句】:嘉言一寸胶,救彼千丈浊。——出自王柏《和敬岩韵迓其归》

【第92句】:雪罢冰复开,春潭千丈绿。——出自唐·孟浩然《初春汉中漾舟》

【第93句】:赤水千丈深,玄珠几人得。——出自唐·李群玉《湘中别成威闍黎》

【第94句】:勿谓数枝隘,中寓千丈强。——出自李曾伯《题推篷梅轴》

【第95句】:何事千丈松,岁晚仍苍苍。——出自孔武仲《落叶》

【第96句】:东涧一滴水,东湖千丈波。——出自释了惠《偈颂七十一首》

【第97句】:中含五色文,时吐千丈光。——出自蒲寿宬《送使君右司赵是斋》

【第98句】:心易写不尽,恨无千丈缣。——出自何梦桂《和耜岩赞易传来韵》

【第99句】:但挂千丈虹,紫翠横空虚。——出自欧阳修《答梅圣俞大雨见寄》

100、虹蝩千丈气,岂便伏蓬蒿。——出自孔武仲《家居三首》

10【第1句】:公诗拟南山,雄拔千丈峭。——出自苏轼《和寄天选长官》

10【第2句】:岩飞千丈雪,门掩万重云。——出自释文珦《雪窦山》

10【第3句】:有如千丈松,常苦弱蔓缠。——出自苏轼《和陶岁暮作和张常侍》

10【第4句】:水行千丈高,喷薄不可穷。——出自叶适《宿石门》

10【第5句】:白云千丈峰,金碧美且焕。——出自虞俦《和陈倅留题奉圣》

10【第6句】:绕园万竿竹,奇壑千丈松。——出自五迈《和赵簿题席麻林居士小隐四韵》

10【第7句】:青灯落檐花,吾道千丈光。——出自吴泳《题承天心老万佛阁》

10【第8句】:至今千丈松,犹伴数岩雪。——出自张伯玉《明月泉》

10【第9句】:操舟失毫厘,虀粉千丈浑。——出自洪咨夔《圣节日望拜黄牛祠前退读众碑感而有作》

1【第10句】:湛湛万顷陂,森森千丈松。——出自唐·岑参《送王著作赴淮西幕府》

1【第11句】:持此一寸微,可救千丈浑。——出自王柏《怀古呈通守郑定斋》

1【第12句】:皎皎千丈清,不如尺水浑。——出自宋·苏轼《送鲁元翰少卿知卫州》

相关图文

推荐文章

网站地图:栏目 TAGS 范文 作文 文案 学科 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