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感谢网友“6114”参与投稿,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方便大家学习。
孔明借东风歇后语(精选90句)
跟孔明有关的歇后语有很多,有些还是人们常用的,孔明借东风使用频次一般,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孔明借东风歇后语(精选90句),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第1句】:孔明借东风——————巧用天时
【第2句】:现在比喻及时与正确利用了天气的变化来作战,而使自己得到胜利!
【第3句】:事后诸葛亮————人人会做;瞎能
【第4句】:事后的诸葛亮————人人会做
【第5句】:三请诸葛亮————诚心诚意
【第6句】:鲁肃上了孔明的船————错了;糊里糊涂
【第7句】:刘备三上卧龙冈————就请你这个诸葛亮
【第8句】:刘备请诸葛亮————思贤心切;三顾茅庐
【第9句】:刘备见孔明————如鱼得水
【第10句】:刘备对诸葛亮————无话不说
【第11句】:刘备得诸葛亮————如鱼得水
【第12句】:刘备得孔明————如鱼得水
【第13句】:孔明张嘴————计上心来
【第14句】:孔明斩魏延————借刀杀人
【第15句】:孔明斩马谡————明正军纪
【第16句】:孔明耍掸帚————出计不出面
【第17句】:孔明擒孟获————抓了又放
【第18句】:孔明七擒孟获————服了为止
【第19句】:孔明夸诸葛亮————自夸自;自吹自擂;自吹自嘞
【第20句】:孔明哭周瑜————各怀心腹事;虚情假意;假慈悲;要买人心;假动情;假好心;邀买人心
【第21句】:孔明借箭的天气————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第22句】:孔明借箭————满载而归
【第23句】:孔明给周瑜看勃—自有妙方;对症下药————
【第24句】:孔明的计策————神机妙算
【第25句】:孔明弹琴还仲达————好沉着
【第26句】:孔明弹琴————玩的'是空城计
【第27句】:孔明拜诸葛亮————自拜自
【第28句】:孔明拜斗————自知要死了
【第29句】:孔明拜北斗————自知要死了
【第30句】:孔明摆空城计————化险为夷
【第31句】:跟诸葛亮学的本事————能掐会算
【第32句】:跟诸葛亮学本事————能掐会算
【第33句】:隔着门缝瞧诸葛亮————瞧扁了英雄
【第34句】:隔着门缝看诸葛亮————瞧扁了英雄
【第35句】:隔着门缝看孔明————瞧扁了英雄
【第36句】:隔夜孔明————过时话;假强
【第37句】:属孔明的————见识不少
【第38句】:渚诸葛亮用兵————出奇制胜;神机妙算;虚虚实实;神出鬼没
【第39句】:诸葛亮妻————为事业着想
【第40句】:诸葛亮要丑————不知
【第41句】:孔明弹琴退仲达————临危不乱
【第42句】:孔明草船借箭————有借无还
【第43句】:孔明的锦囊————用不完的计
【第44句】:孔明皱眉头————计上心头
【第45句】:孔明挥泪斩马谡————执法如山
【第46句】:孔明用空城计————迫不得已
【第47句】:隔门缝瞧诸葛亮————瞧扁了英雄
【第48句】:诸葛亮隆中对策————有先见之明
【第49句】:诸葛亮的锦羹————神机妙算
【第50句】: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
【第51句】:诸葛亮招亲————才重于貌
【第52句】:诸葛亮要丑妻————为事业着想
【第53句】: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
【第54句】:诸葛亮治蜀————顺应民心
【第55句】: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
【第56句】:诸葛亮战群儒————全凭一张嘴
【第57句】:诸葛亮斩马谡(su)————执法如山;不念旧情
【第58句】:诸葛亮用空城计————不得己
【第59句】:诸葛亮玩狗————聪明一世,糊涂一时
【第60句】:诸葛亮三气周瑜————略使小技
【第61句】:诸葛亮三次周瑜————略使小计
【第62句】:诸葛亮借东风————将计就计;金蝉脱壳
【第63句】: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顾全大局
【第64句】:诸葛亮焚香操琴————故弄玄虚
【第65句】:诸葛亮放盂获————欲擒故纵
【第66句】:诸葛亮吊孝————假仁假义
【第67句】:诸葛亮的锦囊————用不完的计
【第68句】: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
【第69句】:诸葛亮的丑妻————家中宝
【第70句】:诸葛亮当军师————足智多谋;名副其实
【第71句】: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
【第72句】:诸葛亮唱空城计————急办法
【第73句】:诸葛亮草船借箭————有借无还
【第74句】: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第75句】:门角里藏着诸葛亮————暗中盘算
【第76句】:鲁肃服孔明————五体投地
【第77句】:鲁肃上了孔明船————尽办糊涂事
【第78句】:刘备遇孔明————如鱼得水
【第79句】:刘备三请诸葛亮————诚心诚意
【第80句】:刘备对孔明————言听计从
【第81句】:孔明用计————神机妙算
【第82句】:孔明夸诸葛————自夸
【第83句】:孔明的计谋————神机妙算
【第84句】:孔明练琴————老生常谈(弹)
【第85句】:孔明借东风————巧用天时
【第86句】:孔明加子龙————智勇双全
【第87句】:孔明会李逵————有敢想的,有敢干的
【第88句】:孔明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
【第89句】: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比喻人不同,性格也不相同。)
【第90句】:孔明借东风——巧用天计
有关孔明的歇后语集萃
刘备对孔明——言听计从
刘备遇孔明——如鱼得水
鲁肃上了孔明船——尽办糊涂事
鲁肃服孔明——五体投地
孔明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
孔明会李逵——有敢想的,有敢干的
孔明加子龙——智勇双全
孔明借东风——巧用天时(.)
孔明练琴——老生常谈(弹)
孔明的计谋——神机妙算
孔明夸诸葛——自夸
孔明用计——神机妙算
鲁肃上孔明的船歇后语
鲁肃跟孔明都是三国演义的人物,以下是专门为你收集整理的鲁肃上孔明的船歇后语,供参考阅读!
鲁肃上了孔明的船歇后语
糊里糊涂
糊里糊涂的词语解析
[释义] 认识模糊;不明事理。也形容思想处于模糊不清的状态。
[正音] 糊;不能读作“hū”。
[辨形] 糊;不能写作“胡”。
[近义] 浑浑噩噩
[用法] 用于表示对事物的事理认识不清。一般作谓语。
[结构] 联合式。
[辨析] ~和“浑浑噩噩”;都有“认识模糊或混乱”的意思。有时可通用。不同在于:①~偏重在强调不明事理;“浑浑噩噩”偏重强调愚昧无知。②“浑浑噩噩”还可形容事物浑浊不清;~没有这个意思。
糊里糊涂造句
【第1句】:在这场追逐里我糊里糊涂的弄丢了我的童贞我的初恋还有我的江东。但值得庆幸的是我没有因为失去的东西而向任何人求助向任何人撒娇向任何人妥协我忍受了我该忍受的代价。包括我曾经以为被弄脏的爱包括我自认为伟大旗是毫无意义的牺牲和奉献。我现在无法判断着这值不值得可是我不后悔。
【第2句】:我在上面讲了那么些被动,那么些糊里糊涂,是不是我个人真正欣赏这一套,赞扬这一套呢?否,否,我决不欣赏和赞扬。我只是说了一点实话而已。
【第3句】:雾里看花,水中望月,霾里生活,糊里糊涂,和太阳失散很多天了……太阳长啥样基本都忘了,太阳长啥样谁还记得?麻烦看短信的朋友,可以告诉我吗?哈哈,早安,祝你天天天蓝,事事事顺,生活永远晴天,人生没有雾霾!
【第4句】:我看老王是大智若愚,不相关的事,他都糊里糊涂,属他份内的事,却一清二楚。
【第5句】:他刚进来,也不知是怎么回事,就跟着糊里糊涂地起哄。
【第6句】:她这个人糊里糊涂地混日子,如同行尸走肉一般,你惋惜她做什么?
【第7句】:国家面临国际情势严苛的挑战,年轻人岂可醉生梦死、糊里糊涂地过日子?
【第8句】:不能满足于自己一直在致力于某问题,就糊里糊涂无限期地拖下去;要给自己一个明确的时间限制,就是再复杂的事情,到那个事先定好的时间点,就一定要下一个结论,到底我该往哪个方向去了。
【第9句】:一个人要与远大的目标,那种糊里糊涂得过且过的思想是要不得的.。
【第10句】:奴仆们演技高超,艾布哈桑糊里糊涂,半信半疑,真的哈里发拉希德在帘子后面乐得肚子痛。
【第11句】:爱情原是锦上添花的事,男女互相为对方倾倒,糊里糊涂那么一刻两刻时分,便视为爱情,等到看清楚之后,不外是那么一回事,双方可以容忍的,便相处下来,不能够的,便立刻分开。亦舒
【第12句】:我认为占卜课好象糊里糊涂的,有许多地方是靠猜的,要是你问我的话。
【第13句】:原语;这是什么鸟语?糊里糊涂叫人迷糊.排语和词组关联有问题!
【第14句】:宁愿明明白白痛苦,也不愿糊里糊涂幸福。唐七公子
【第15句】:平常是糊里糊涂的,现在变得出人意外的小心谨慎,这正是由于报复的欲望,而这种欲望多么能够锻炼人!大仲马
【第16句】:美国操纵“梯阵”间谍网,日本经济情报糊里糊涂被截20年。
【第17句】:你说话像个糊里糊涂耽于幻想的人。
【第18句】:铿铿锵锵、砰砰丘丘的一通乱砍,杨三瘦等人一边糊里糊涂地举刀迎敌,一边在心里画着魂儿。
【第19句】:他们生来用不着动脑筋——他们生来用不着为世事操心。他们这帮人没身份——没德行——没教养,没头脑,没才气——在糊里糊涂的一生中,心里始终存在出人意外的平安。马克·吐温
【第20句】:吾辈凡人的诞生,无一例外,都是被动的,一点主动也没有。我们糊里糊涂地降生,糊里糊涂地成长,有时也会糊里糊涂地夭折,当然也会糊里糊涂地寿登耄耋,像我这样。
【第21句】:嘉丁纳太太走了以后,对伊丽莎白和德比郡她那位朋友的事,还是糊里糊涂,从当初在德比郡的时候起,就一直弄不明白。
【第22句】:当我厚着脸皮念给他听的时候,我笑了,他却面无表情,我反倒被弄得灰溜溜的,心里这个气,“我怎么就糊里糊涂地嫁给你了呢?
【第23句】:在执行中,一些地方社会抚养费管理不规范,简直就是来得“不清不楚”,去得“糊里糊涂”。
【第24句】:我们当初听见大哥订婚的消息,心里总觉得不舒服,我们很替梅表姐抱不平,还怪大哥不起来反抗,糊里糊涂就答应了。
【第25句】:浪漫浪漫慢慢浪出来的,爱情爱情轻轻挨出来的,生活生活生生活过来的,玩笑玩笑玩玩你逗你笑笑,真真假假真到假时假亦真,糊涂糊涂糊里糊涂不糊涂。
【第26句】:华铜一湘籍男子因身份证被盗无法购买车票,决定骑自行车从广州返回湖南祭祖,糊里糊涂竟然骑上高速公路。
孔明大摆空城计的歇后语
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下面是介绍孔明大摆空城计的歇后语,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孔明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95回:“‘如魏兵到时,不可擅动,吾自有计,孔明大摆空城计歇后语。’孔明乃披鹤氅,戴纶巾,手摇羽扇,引二小童携琴一张,于城上敌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琴,高声昂曲。”
故事:
空城计这个智谋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马谡拒谏失街亭 武侯弹琴退仲达”。
三国时期,谙葛亮因错用马谡而失掉战略要地——街亭,魏将司马懿乘势引大军15万向诸葛亮所在的西城蜂拥而来。当时,诸葛视身边没有大将,只有一班文官,所带领的五千军队,也有一半运粮草去了,只剩2500名士兵在城里。众人听到司马懿带兵前来的消息都大惊失色。诸葛亮登城楼观望后,对众人说:“大家不要惊慌,我略用计策,便可教司马懿退兵。”
于是,诸葛亮传令,把所有的旌旗都藏起来,士兵原地不动,如果有私自外出以及大声喧哗的,立即斩首。又教士兵把四个城门打开,每个城门之上派20名士兵扮成百姓模样,洒水扫街。诸葛亮自己披上鹤氅,戴上高高的纶巾,领着两个小书童,带上一张琴,到城上望敌楼前凭栏坐下,燃起香,然后慢慢弹起琴来。司马懿的先头部队到达城下,见了这种气势,都不敢轻易入城,便急忙返回报告司马懿。司马懿听后,笑着说:“这怎么可能呢?”于是便令三军停下,自己飞马前去观看。离城不远,他果然看见诸葛亮端坐在城楼上,笑容可掬,正在焚香弹琴。左面一个书童,手捧宝剑;右面也有一个书童,手里拿着拂尘。城门里外,20多个百姓模样的人在低头洒扫,旁若无人。司马懿看后,疑惑不已,便来到中军,今后军充作前军,前军作后军撤退。他的二子司马昭说:“莫非是诸葛亮家中无兵,所以故意弄出这个样子来?父亲您为什么要退兵呢?”司马懿说:“诸葛亮一生谨慎,不曾冒险。现在城门大开,里面必有埋伏,我军如果进去,正好中了他们的计。还是快快撤退吧!”于是各路兵马都退了回去。
空城计是《三国演义》里特别精彩的一个计谋,历来为人们津津乐道。空城计是一仲“虚而虚之”的心理战术,在战争的紧急关头和力量虚弱的情况下运用这种战术,故意以空虚无兵之势示敌,就可能使敌人疑中生疑,怕中埋伏,从而达到排危解难的目的,歇后语《孔明大摆空城计歇后语》。驳诸葛亮空城计,裴松之为《三国志》作注的时候引用了这个材料,并予以驳斥,说当时在阳平这个地方根本不可能发生这样一件事情。为什么呢?因为当时的司马懿官居荆州都督,驻扎在宛城,不在阳平战场,怎么可能有诸葛亮和司马懿的空城计呢?
但是这个空城计的故事实在是太精彩了,所以文学作品是一说再说,戏剧作品也就一演再演,但是这个事情是不符合事实,也不符合逻辑的。我们简单地说一下这个空城计吧,大体上的意思就是说司马懿率兵来进攻,诸葛亮派马谡去守街亭,马谡这个人是个书呆子,空谈可以,打仗不行,把街亭给丢了,于是司马懿就率领几十万军杀奔而来。
当时诸葛亮手上已经没有兵了,只好把城门,四个城门全部打开,派了20个老兵在门口扫地,诸葛亮自己搬了一张琴,焚了一炉香,带了两个小孩子,坐在城楼之上唱卡拉OK。司马懿的大军跑来一看,不知道是怎么回事,然后司马懿自己打马上前,大为惊诧,说牛鼻子老道搞什么搞?城门大开他开Party啊。于是撤军。这个事情不合逻辑啊,第一,你不就是怕他城中埋伏了军队吗,派一个侦察连进去看看,探个虚实可不可以?第二,司马懿亲自来到城门楼下看见诸葛亮在城楼上面神色自若,琴声不乱,说明距离很近,看得见听得清,那你派一个神箭手把他射下来行不行?第三,根据这个郭冲的说法和《三国演义》的说法,两军的军力悬殊是很大的',有说司马懿带了二十万大军的,有说司马懿带了十几万大军的,反正至少十万,你把这个城围起来围他三天,围而不打行不行?何至于掉头就走呢?所一是不合逻辑的,诸葛亮的空城计是子虚乌有。
实际上诸葛亮在赤壁之战期间的主要功绩,是促成了刘备军事集团和孙权军事集团的联合,这是他的主要功绩,而诸葛亮在刘备去世之前的主要功绩也是为刘备定下了三分天下的政治策略。也就是说诸葛亮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未必是一个杰出的军事家,诸葛亮的军事才能是值得怀疑的。
诸葛亮巧用空城计现在成都的武侯祠还有清人赵藩写的一对攻心联,他说“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这一幅攻心联其实是委婉地批评了诸葛亮,批评他在刘备去世以后主持蜀国工作的时候穷兵黩武,宽严戒误。但是到了《三国演义》里面诸葛亮就变成杰出的军事家了,而且神机妙算,算无遗策,其他的军事将领都变成了提线木偶,傻乎乎地带着军去打仗,走到地方掏出一口袋,军师给我的锦囊妙计,打开看看,哦,这么办。这个实在是太离谱了,这个表现了什么呢?表现了人们对他的崇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