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案句子 > 祝福文案 > 节日祝福

寒假期间,家长怎样做好孩子的劳动教育?

文心雕龙

【简介】感谢网友“文心雕龙”参与投稿,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方便大家学习。

请点击上面 免费关注本账号!

俗话说

小习惯成就大未来

孩子的劳动观念必须从小养成

父母过分地宽容、宠爱

会把孩子变成

懒惰性、依赖性强的人

现在的孩子大多为独生子女

一些父母习惯了“包办”

这就让孩子养成了

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不良习惯

无论是哪种习惯的养成

都离不开家长的配合

尤其是劳动习惯的培养

更是离不开家长的配合

家长要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

尽快走出误区

常见误区有哪些?

01

心疼孩子

有的家长因为心疼孩子,不让孩子干活,这种心情可以理解,但这种做法却不提倡。从小娇惯孩子,不让他们劳动不是爱孩子而是害了孩子。家长如果真的想让孩子一辈子幸福,就必须让他们干点活,磨练意志,将来长大了才能面对困难,成为生活的强者。

02

怕孩子受伤

有的家长不让孩子劳动是怕发生危险,怕劳动中出现磕碰,注意安全是对的,但不能因噎废食。越不参加劳动,孩子的适应能力越差,遇事越无主张,越容易出现事故。经常参加劳动的孩子思维敏捷、动作灵敏,反应快,反而不容易出现事故。劳动累一点、有危险是正常的,在劳动中避免危险,妥善处理危险也是劳动锻炼的一项任务。

03

怕越帮越忙

有的家长不让孩子干活是嫌孩子干活毛手毛脚,干不好反而给自己添麻烦。孩子年龄小,干活干不好这是正常的,家长的目的是培养孩子爱劳动,只要多指导寒假期间,家长怎样做好孩子的劳动教育?,孩子就会逐渐变得心灵手巧。如果刚一干不好就剥夺了他练习的权利,可能孩子一辈子也别想学会干活。

寒假是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家长如果能利用好这个假期对孩子进行劳动教育,孩子就能逐渐养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那么具体应该怎么做呢?我们采访到了山东省家庭教育宣讲团专家、山东省烟台第三中学教师段敏,来看看她的建议。

段敏

1.父母要有劳动教育的意识,要看到劳动对孩子成长的意义。

2.要让孩子懂得劳动的价值,同时给到孩子选择权和主动权。

3.要鼓励孩子多参加劳动,比如学校、社会和家庭等各个方面的劳动。

4.父母要选择适合孩子年龄特点的劳动方式。

5.父母要培养孩子对劳动“好”的感觉,多去鼓励、肯定。

6.父母要和孩子尽量一起劳动,同时增加劳动的趣味性和挑战性。

7.在劳动的过程中父母要培养孩子的共同体意识,增强孩子对学校、对家庭、对社会的归属感、价值感和责任感。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自其它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观点、立场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果来源标注有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等其他原因不想在本站发布,来信即删。

相关图文

推荐文章

网站地图:栏目 TAGS 范文 作文 文案 学科 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