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感谢网友“网络整理”参与投稿,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方便大家学习。
当校长遭遇到熊孩子美文
刚刚补记与学生的谈话记录,一下子发现,昨天不知不觉的谈了三个“熊孩子”。敲下这几个字,我都要忍不住要笑了。“熊孩子”?——谁发明的这个词,很形象。熊大?熊二?顽劣不化是他们的形象标识,不计后果是他们的一贯作为,特立独行是他们的典型特征。
早上,第一节开完例会,去诚信楼巡视了一圈。发现三六班上周我听课蹲班玩手机的杰同学,又偷偷地在低头玩手机。我敲了敲后门,示意开门。然后,跟他要手机,居然表现出一脸无辜的样子,把书包拉出来,拍打着身上的口袋示意我翻,说他没玩手机。我请他到隔壁办公室里,问他,死不承认。跟他讲了一个严肃的问题:玩手机,是一个习惯的问题,被亲眼看到了还不承认就是一个品行问题了。课堂上管不住自己玩手机可以原谅,但做了不承认就不可原谅了。他才承认手机是同桌的,开门时拿回去了。讲了一番道理,他低了头,有一丝悔改的意思,脸有些潮红。答应我以后不玩了。我追问了一句,如果再玩呢?不要说被其他老师发现,就是被我发现在课上玩手机怎么办?他给了我两个选择,一是揍他,二是罚站。不仅有些悲哀在心底滋生出来。“问题生”的问题,究竟出自哪里?谁才是真正的问题?
第四节课,哲同学大模大样的端坐在传达室外的长椅上。喊他,让他过来。开始不肯,又喊,过来了。我们俩站在树下,交流。这孩子是所有老师都很头疼的一个孩子。小学没毕业跟着父母去南方打工,读了一个私立学校。后来,初二又跟着父母回来。当时因为没有转学手续,其父母多次到学校、镇上、局里找,迫于在我服务片区,收下了。顶撞老师、不按时上课、不遵守纪律的事情,是家常便饭。这次又是如此,不愿意上的课就溜出来在校园里转悠,是个很大的安全隐患。一般情况下,想和他谈话,他根本不给你机会。喊不到跟前,一说他就有千百条理由等着你,好几次试图和他聊聊,他直接不给面子:“这几天他们唠叨的不轻了,你让我耳朵清静几天吧!”然后就跑了。
在我这段时间不断释放善意的潜移默化下,哲同学见了我会有礼貌的招呼一下,或者开自己个小玩笑逗我一下。周末街道的桃花节上,见他,专门凑我跟前问好,我很真诚的嘱咐了几句安全。这孩子很直、很犟,不好沟通,这是很多老师碰壁后得出来的经验。他有一点是好的,就是很顾及他的父母,周末在家父母打工去后他很照顾他弟弟。在以前的一次师生冲突中,我曾经试图就这个问题,想打开他的心门,未果。他当时边哭边喊道“因为他们不歧视我”。这次能喊到跟前,真是给了我这个校长好大的面子。沟通了几句,先是问他为什么没去上课,理由很简单就是不愿意上。问他老师知道不?说是知道。就又半开玩笑的问他:“你喜欢上保安这个活了?”“不喜欢,晒黑了”。这孩子本身就很黑,前些日子曾自我解嘲的跟我说“自己多白”。我就笑他,他也笑。我就劝他回教室,他摇头。我就又跟他扯去桃花节的情况,问他怎么吃的饭,他说他妈妈也去了,一块吃的。这时候,图书室的王老师过来找我有事,问他是谁。我简单的介绍了一下,估计王老师知道他,对他也很有印象。王老师就夸他说很有礼貌,啥时候见了都问好。我就顺便对着王老师表扬他孝敬父母,看护弟弟,这次他有点高兴。和王老师一块,对他的不按时上下课,在教室里坐不住等进行了劝导,没有辩驳,勉强口头答应了。但我知道,距离做到还有很远很远的距离。下午最后一节课班会课,他躲在厕所里,玩手机游戏。我见了劝他,这么臭,你在这里干嘛。然后出去了。等我出来,又在楼底下玩。我又劝导,班会了,快回教室。回去了!
下午第三节课快下课的`时候,三六班物理课,老师给我打电话,说那位“带头大哥”被我教育了以后,更能了,上课上不成了。我听了很惶恐,连忙答应让分管这个级部的桑书记去喊这个“熊孩子”。不一会,桑书记带着他来到我办公室。物理老师随后跟着过来了,我怕老师离开课堂会出现其他问题,劝老师先回去上课。了解了下课堂上发生的情况,对他这段时间的表现和进步表示了肯定。闻了闻他的衣服,基本上没有烟味了,他表示基本不抽了。我心里虽然不太相信,但还是表示了肯定。跟他谈了对老师的尊重和对课堂的尊重,要他回去跟要好的那几个同学沟通一下,能不能在课上相互约着都听一点、学一点,别捣乱。他答应。要他回去带着两个在课上违纪的同学,跟物理老师道个歉,他也答应了。但我知道,从答应到做到的距离还很远。因为按照工作安排,分管德育的副校长要给他们班开主题班会,让他先走了。
一个“熊孩子”的诞生,是非常漫长的一个过程,可能要几年。转化一个“熊孩子”,会是一个更漫长的过程,可能穷极一生,也变不回来了。但如果我们不去正向努力,一切任凭其自由发展,最终我们会被他弄得更加焦头烂额。如果我们放任,或者只是简单粗暴的控制性管教,一定是起不到任何作用,甚至会起到相反作用的。昨天图书室的王老师说了句话“因材施教,不同的孩子不同的沟通方法。”我深以为然!
当网恋遭遇到现实情感美文
再过半个月,赵维将告别校园,正式走向社会。但是,社会的现实和复杂,赵维已经初有体会了。在还没有踏入社会之前,生活就以爱情的形式给了他当头一棒,也给他上了生动的一课。
找工作的`时候,赵维所有的意向书都是投向远离湖北和江苏的城市,一切,只为了逃避。
赵维高高瘦瘦,说话慢条斯理,整个人笼罩在一丝淡淡的伤感中,似乎缺了点活力。但是不用担心,也许就在不久的将来,在一次次的打击之后,出现在我们面前的,将会是一个成熟的年轻人。
这辈子最大的幸福就是认识你
两年前,网络游戏《传奇》风行一时,我是痴迷者之一。我进步很快,一下子玩到了第34级,但是,在向第35级进发时,我的脚步却迟迟不能向前了。在这个游戏中,第35级是个巨大的坎,越过这个坎的人,寥寥可数。
因为一直越不了级,我心里有点烦,于是邀一个法师一起炼。他的个人资料显示的是:法师,男,29级。网络游戏讲究的是互助互动,一起炼进步会快些。他答应了。
这个法师倒挺守责的,一上线便m我(网络用语,找、打招呼之意),然后我们一起炼。以前,我上网从不m人的,后来竟也渐渐养成了习惯,一上线就m他了。
有一天,在连续奋战8个小时之后,我终于升到了第35级。当时,围观的人层层叠叠(网上),那一刻,我感觉特骄傲。
那些被求着上学的熊孩子美文
“爸求你了,快上学去吧!”这话听着真让人心酸,从什么时候开始你上学还需要别人求着去了!
多想冲上去喊上一句“兔崽子,学是给你自己上的”,但是看着那个父亲紧紧拉着孩子的那双手和他那焦急期盼的眼神,心中又升起一丝不忍。这条路是我每天上班的必经之路,这种戏码几乎隔一天就上演一次,于我来说应该早就习以为常了,可是有时还是抑制不住心中的一股无名火。我不理解,上学本应该是他们这个年龄最美好最向往的一件事,为什么他们却把学校当作监狱一样避而远之,不禁让我想起曾几何时,我看到那个站在校门口向校园里张望的小身影,这个时候的老天就是不公平的。
现在的学生们重点几乎都不在学习上,他们觉得学校无聊、上课枯燥、老师死板,在学校里没有什么吸引他们注意力的地方,所以他们想方设法的想脱离他们认为囚困着他们的这个地方。请病假这个是我们上学时都用腻了的老套路,可是他们为了出去在这方面好像也并不追求什么新颖,这个理由不成大不了再换一个呗。
看最后一排那个拿着放大镜折射着阳光,努力想让温度计上的红点上升的那个女孩,我都替她着急,这么慢条斯理的方法性子急的人估计都得疯!又有一个举手上厕所的人,想想上两个去了半节课都没回来的人,老师的脸一阵白一阵绿,如果你要不让他去他会找一百个理由来反驳你,甚至于他会说:“我憋尿憋坏了身子,可能需要去医院”。
更有甚者他都不在乎楼的高度,纵身一跃,理由只有一个:“我不想上课,太无聊了!”你还真别惊讶,这可都是现在的学生五花八门的奇招,而且是招招制敌,让敌方溃不成军!老师和家长估计都很想知道孩子们为了不上学而使出种种极端方式的.原因是什么,难道真的是叛逆期到了吗?
前两天一直在看湖南卫视的一档综艺节目“变形记”,虽然有很多网友说这是专门给富家子弟们崭露头角的一个平台,但是我认为节目还是有其意义所在的,最起码它告诉了我们为什么乖巧温顺的小绵羊会变成一个暴躁嗜血的大灰狼,这是很现实的一个社会问题,家长对孩子的忽视就是导致孩子走向歪路的致命原因,我不明白明明是想要得到父母关注的小孩为什么会让大家理解成浪子不回头的叛逆少年,难道我们不应该握着他们的双手给他们安慰和关怀吗?
大家都理解父母拼命赚钱是想给孩子好的生活环境,这是一个好的出发点,但是你能保证多年后你不会为了没有陪伴孩子的成长而后悔吗?我一直认为情感是相互的,在孩子跟在身后殷切的想看到父母的笑脸时,你们给他冷漠的背影,他们也是会失望的,久而久之这种失望就会演变成冷漠,在这种角色互换的时候,想要补偿孩子的你们,就不要把叛逆、不懂事这种扎心的话怪挂在嘴边。
做父母的永远别跟孩子做两条不相交的平行线,在孩子需要关心和爱的时候请放下手中的工作,回头给他们一个温暖的拥抱吧!
我与校长有约美文
我与校长有约
4月24日下午4:00,在新华书香坊成功开展了“我与校长有约”主题讲座。讲座伊始,主持人抛出诙谐的问题,询问了浦虹校长的小爱好,校长幽默的回答让全场气氛变得轻松愉快。浦虹校长向大家解读了校训“刚正博爱,睿智笃行”的深刻意义。刚正即做人的原则,正值坚强;博爱即爱好的自己的同时去爱别人,服务他人;睿智是“看得见的能力+看不见的能力”;笃行即要从身边小事做起。浦虹校长亲切的与在场同学分享她的故事,她说要用故事来讲道理,每个成功的背后都重在坚持,这是一种生活态度。浦虹校长以自己求学生涯感悟,告诉在场的'女学生们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保持一颗童真的心很重要,童真等于激情,同时,要有好奇心,要有责任感。
讲座接近尾声,校长向大家介绍了一位身残志坚,并坚定不移地走在考研的道路上的学生楷模。浦虹校长非常欣赏她,夸赞她是笑容最多的人。一个好的生活态度,将会带给你不一样的生活机遇。在最后,校长精简的三句话“不要抱怨;不要在意外在条件;一定要有梦想”引起在场同学的共鸣。在与校长的近距离接触中同学们受益匪浅,感悟到了很多人生观,价值观,相信大家将会在曲师的四年中魅力四射。
知识冲浪魅力绽放
孜孜以求,好学乐道。“第四届读书活动”(百科知识竞赛)集知识性、挑战性、趣味性于一身,这是一场智慧的交锋,思想的碰撞。此次比赛也在推动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拓展大学生视野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笑对竞争,直面挑战,此次比赛不仅是对选手能力的考验,更是鼓励他们不断汲取知识的不竭动力。
比赛过程中同学们纷纷展示自己的才智,通过层层选拔,三十位选手脱颖而出。决赛分为两个环节,第一轮分组并进行淘汰,第二轮为集体答题。竞答过程中选手们紧张又兴奋,同时,主办方增设了向场内观众求助的环节,充分调动了观众的积极性,大家踊跃参与,现场掌声不断,气氛活跃。在激烈的角逐中,本次竞赛圆满结束。
字如其人 书写释义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汉字亦是如此,负载着奇妙的文化基因。随着科技的发展,书写文化正日益淡出我们的生活。书写是师范生的必备技能,“字如其人书写释义”比赛为弘扬民族文化,强化大学生的汉字书写和语言运用能力,引导学生感受汉字之美等目的推波助澜。
参赛选手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书写,并从汉字的结构、起源、寓言故事等进行解说。比赛激烈进行,在释义的同时传播着中华文化,方方正正的汉字正是中华民族的魅力所在,这是一番文人较量,在汉字的熏陶中,充分表现个性。
曲师学子的国学情怀
“国学知识达人”大赛赛题从易到难,设置记忆性、理解性、运用性等三大类型。在比赛的过程中,虽然竞争激烈,但是大家都很好的遵守了比赛规则,秉持着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原则,展现出了优秀大学生的风范。最后,同学们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获得了自己满意的成绩。
在比赛结束后,很多同学对这次的“国学知识达人”比赛做出了深深的感慨,认为这次比赛让他们更加的了解国学文化,深深地感受到了国学所蕴含的精神,作为新时代大学生应当以国学为基础不断去学习,不断去发展自己
家事国事天下事 事事关心
在时政知识竞赛抢答题环节中,在时间限制的条件下,选手们纷纷开启头脑风暴模式。反应灵敏、沉着冷静,展现了对时政知识的熟悉程度。经过激烈的角逐,部分选手进入决赛环节,用实力证明自己。现场气氛达到高潮,紧张而又迫不及待,现场观众也为这场激烈的比赛致以热烈的掌声。
掌上炒股群雄争霸
作为社会中最活跃细胞的大学生,在新时代的发展潮流之下逐渐对证券知识、投资理财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独特的见解。第二届国泰君安杯“寻找未来投资家”模拟投资大赛依托网络平台,采用模拟炒股网上交易系统,进行真实环境的模拟交易,每个参赛账号拥有虚拟资金100万,用作模拟投资买卖。比赛时间为4月23日至4月29日,通过“国泰君安”APP举行线上活动。培训活动中,工作人员向大家讲解了模拟炒股的相关事宜,股市开盘,参赛人员迫不及待的买入自己心仪的股票。开赛第一天,竟出现昵称为“丫头啊”的参赛选手收益率高达【第7句】:05%,紧跟其后的“哈哈哈就是我”收益率为【第5句】:49%,真是旗开得胜,可见曲师学子中也有炒股“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