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感谢网友“网络整理”参与投稿,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方便大家学习。
元旦福禄寿祝福语
元旦的钟声敲响,迎接初升的艳阳;元旦的祝福奔放,作别烦恼的迷幛;元旦的歌声飞扬,牵手甜蜜的时光;元旦的祈祷欢唱,迈向幸福的殿堂。元旦快乐!
天气凉,可名正言顺要求女友增加装备,避免走光;阳光不强,节省大量防晒霜。蚊子消失,不用担心“红包”;容易感冒的季节,锻炼身体别忘。愿你健康!
吉祥的云朵飘向你,幸福的潮水浸泡你;开心的浪花奔向你,幸运的指针锁定你;平安的天使守护你,健康的'小手抚摸你;美好的日子拥抱你,真挚的祝福则要发给你:祝你元旦乐开怀,心情爽歪歪!
送你一枚快乐,印在你心上;送你一束平安,插在你身上;送你一片好运,寄在你腰上;送你一打富贵,附在你头上;送你一生幸福,把你捧得高高在上。祝你快乐每天,幸福永远!
元旦到,向你发射幸福飞“旦”,把你的忧伤清除掉,把你的烦恼消灭光,让快乐部队占领你的心房,让好运大军围满你的身旁,愿你新的一年更吉祥!
人生的美丽,在于奉献;人生的感动,在于耕耘;人生的色彩,在于脱俗;人生的曲折,在于平凡;真心希望烦恼远离你,快乐追随你;忧郁抛弃你,温馨拥抱你;快乐传染你,瘟疫背叛你,祝你一切都好!
只管野,脱了缰,回头我还在沙场;只管花,迷了眼,看清我还在心房;只管闯,高了寒,低头我还在身旁;痴了狂,受了伤,我是大后方;亲爱的朋友,支持你到永远,祝福你永康健,始终如一给你力量!
元旦假期已跑,短信及时报道;祝福将你围绕,节后照样美妙;烦恼忧愁全抛,快乐工作最好;努力做出绩效,保证职升薪高;祝你:节后上班吉星高照,开心工作快乐逍遥!新年祝福短信
思念的心绪,是飞舞的音符,以问候的话语谱成优美的乐章,用祝福心声奏出幸福的期盼,托明月遥寄你,欢欢乐乐开怀每一天,幸幸福福美满每一年!
如果时间是一条曲线,我愿你看到更多的是美丽新鲜!如果生活是一个平面,我愿你得到更多的是健康一面!如果说生命是一方立体,我愿你的存在是快乐独特,幸福唯一,无人代替!
元旦祝福送四方,东方送你摇钱树,西方送你永安康,南方送你成功路,北方送你钱满仓。四面八方全送到金银财宝当头照,新年快乐。
把桂花般香醇深长的祝福给你,把柿子般火红玲珑的牵挂给你,把枫叶般热情浓烈的关怀给你,把雨露般真纯婉转的情意给你,愿你生活的章节里满是幸福的歌谣,快乐的节奏,健康的韵脚,欢畅的音符。
梅红雪亮春光好,新年喜气飘到家。锣鼓喧天响天地,举杯同饮庆元旦。烟花绽放新人生,新年乐曲献祥瑞。短信带来福寿禄,绵绵祝福甜心间。祝朋友元旦快乐!
20xx已迈步,直追元芳人气度,不必老杜般忙碌,早日成为高帅富,不管姓啥都幸福,元旦送你High无数,望你千万要Hold住。元旦快乐!
秤杆之上福禄寿散文
秤杆之上福禄寿
台湾是有名的“水果王国”。导游关照我们:买水果,不要讨价还价,因为不管大店小铺,水果都是不二价。还有,记得不要用手去捏,芒果啦,香蕉啦,你要用手捏,老板一定会变脸,要买便买,这样捏来捏去的,水果就坏了。老板是宁愿不做这生意的。
第一回是在新竹买菠萝。菠萝很是新鲜,一问价,100台币(合人民币20元)一个。想起导游的叮嘱,便不再还价,只让老板帮我们挑。老板很快挑好了一个,去皮,切开,汁水立刻流了下来。一尝,以前从没吃过这么新鲜、这么甜的菠萝。一行人大约一共买了七八个菠萝,刚走了几步,老板在身后喊:“等一下!”转头看去,他拎着十来个芭拉追了上来,“多谢你们照顾我的生意,这些芭拉送给你们吃。”接过芭拉,我们心里暖暖的。
第二回在高雄,买的是槟榔。我们趁着夜色出去散步,路灯下,有个卖槟榔的小摊。青绿的槟榔用碧绿的槟榔叶裹住了一半,装在小塑料袋里,再摆在玻璃罩子下面,绿幽幽的,光可鉴人,煞是好看。一看价格,一袋100台币。这槟榔是什么味道呢?不如买一袋尝尝。卖槟榔的可不是著名的槟榔西施,而是一个满脸皱纹的老阿嬷。我们掏出100台币给她,阿嬷却不收,只是问:“是你们自己吃吗?”
“是呀!”我说,“以前没有吃过槟榔,想尝一下味道。”
“哦,我的槟榔没有熟透呢,这味道,你们可能吃不惯。”阿嬷说。
“没事,就是尝尝鲜嘛。”唉,你说这阿嬷,管这么多干啥,我们又不会少给钱。
阿嬷拿起一袋槟榔,刚想递给我们,却又想起了什么似的,说:“不如这样吧,50台币,我卖半袋给你们,好不好?”
咦?哪有这样做生意的?我们惊异地看着她重新拿出一个小塑料袋,小心翼翼地倒进去半口袋槟榔,再笑眯眯地说:“你们真的会吃不惯的哦。”回到宾馆,我们每人捏了一颗槟榔放到嘴里,呀!什么味道啊?有点苦,有点涩,还有点麻。那半袋子槟榔,果然全被我们扔了。
第三次,是在台北买莲雾。莲雾红艳艳的,看起来就很可口。我们记住导游的话,没有伸手去捏。老板是个阿公,帮我们挑了几个莲雾准备过秤。朋友开玩笑说:“阿公,可不能缺秤啊。”刚刚还笑容可掬的`阿公立刻变了脸,怒气冲冲地说:“你们去别的地方买吧!”说完,居然就把口袋里的莲雾拿出来重新摆好,再也不正眼看我们一眼。
呀!这可真是个古怪的人!我们只好扫兴地转身走开了。导游听说这事以后哈哈大笑起来:“我忘记告诉你们了,我们台湾人做生意,绝对不会缺斤少两,大家讲的就是良心。”
我们嗤之以鼻,说有些生意人不缺秤我们信,说所有生意人都不缺秤,打死也不信!
导游说:“台湾用的还是老秤,由北斗七星、南斗六星加福禄寿三星组成十六两的秤星。你们一定不知道,最后面为什么是福星、禄星和寿星吧?这是告诫做买卖的人要有良心,不然的话,短一两无福,少二两失禄,缺三两折寿。这福禄寿都没有了,人还活着做什么呢?”
原来如此!后来几天,我们再买水果的时候,都放心地让老板挑选、过秤,再按价格付钱。因为,天凭日月,人凭良心。有良心在,我们还用提防什么呢?
秤杆上码动的日子散文
我家的隔壁曾经住着邻居孙大娘一家,她家共有7口人,四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再加上老两口。当时孙大娘的大儿子和女儿已经成家另过,二儿子在部队服役,所以,当时的家里实际上只有四口人。可是在那个特别困难的年代,就这四口人的吃饭问题可让孙大娘为难坏了。
孙大娘的家境属于低等收入的那种,四个人中只有孙大爷一个人靠做搬运工挣钱维持家里的所有开支。两个儿子正在读中学,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可想而知当时有多么的难啊!
大娘有两件宝贝东西的,一件是因她二儿子当兵,政府颁发的像奖状似的一块写有“军属光荣”字样的牌匾,大约有田字格本那样大小,常年悬挂在她家那黑糊糊的门框上方。在那个年月,这个牌匾是非常醒目,而且很有政治意义的。这是孙大娘最值得骄傲的东西,每当有人来,无论和她谈得什么话题,她总是先用手指着那个牌匾对来者说:“二儿在部队呢。”
大娘还有件宝贝东西,就是她家的那杆手提秤。那秤虽然很旧了,但能看得出她对它的感情。尽管大娘家的厨房里没有一点鲜亮的东西,但那杆秤总是被她用一块很粗糙的布遮盖着,生怕落上了一点灰尘。我知道,那是她用来秤日子用的。
那个时候,大娘总是愿意提着秤来跟我借东西,那是因为她觉得在个孩子面前移动那带有乞求含义的秤杆,多少能维护点她的`尊严。可是她没有想到的是,在那特殊贫困的岁月里,一个十三岁的孩子也显得格外的吝啬和自私。
那时候,粮食是每月按人定量的,好像每人三十斤左右。可是,一到每月二十几号的时候,大娘就会提着那杆秤来到我家开始借粮了,一斤二斤的借,格子、面子的什么粮都借。每当这个时候,是我的精力最集中的时候。我会用家里量米用的小瓢装上她要借的粮,小心地倒在她的秤盘里。我一瓢一瓢地往秤盘里倒,大娘就开始用手一点一点往外抹着秤杆。我一边努力地记着我倒得瓢数,一边偷偷地瞟着她手上的秤杆。尽管我不认识秤,但当她借粮的时候,我希望她的秤杆是低低的;当她还粮的时候,我却希望大娘的秤杆能高些,那样我就不至于吃亏的。大娘好像明白我的心事似的,每次来借粮的时候,她的秤杆总是低低的,而还粮的时候,秤杆却是高高的,这让我的内心稍微平衡一点。但时间久了,这样的事情太多了,借得品种也五花八门,什么酱油啊、豆油啊、咸盐啊、面碱之类的东西全借。所以,有时候她也用别的计量器具,比如碗和瓢等。大娘应该说是位很干净的人,只不过在那个年代没有给她提供可以干净的条件,像她家的衣服被褥等,从来就没看见洗干净的时候,总是给人一种灰不溜秋的感觉。但当要借这些东西时,大娘总是将碗刷洗得干干净净的,甚至有点雪白的,使人看了就会产生想往里面盛东西的欲望。但当她用这些东西来计量时,我的头发丝都站起来了,因为我需要记住的记号远比那杆秤难多了。比如在往她的碗里倒酱油时,我得努力地去记酱油在碗里的位置,时间一长我就忘记了。每当这个时候,我就找来相同大小的饭碗反复地回忆着,然后倒进水比量着。等大娘来还酱油时,我的眼睛紧紧盯着我记忆中的那道痕迹。尽管大娘每次给的都不少,但在我的感觉里还是觉的吃了亏似的,终于有一天我拒绝了她。
她的女儿住在农村,而且是很孝顺的。知道娘家的粮很难支撑到月末,所以经常把自家产的地瓜土豆等农作物送些来,以填补粮食的不足。那天,她女婿送的是地瓜,鼓鼓的一面袋子。孙大娘两眼笑得眯成了一条线,两只手在黑色围裙上擦来擦去,用那把已经磨得几乎成了草根似的条帚,在她女婿的身上转着圈拍打着。
我站在窗前看到这一幕,知道大娘下一步要干什么了,吓得赶紧跳下炕将门插上了,然后把锋儿和冰儿(3岁的外甥和1岁的外甥女)藏到了炕沿下,嘱咐他们不要抬头,我则猫下腰紧紧地贴在门边一动不动。果然,大娘就提着那杆秤来敲门了。她先是慢慢地小声地敲,听没有半点动静,就开始使劲地急促地敲着门,一边敲一边喊着我的小名:“园啊!园啊!”由于她总把我的“园”字发成三声,听起来就变成了“软啊!软啊!”那声音让我听了有点凄凉的感觉。我努力地咬着牙默不作声,因为我们家的粮也坚持不到月底了。听了一会儿,没有了声音,我一点点地探出头,看见了大娘那慢慢移动的背影。虽然是背影,我不但从她的腋下看见那露出半截的秤杆,还能感觉到她那一脸失望的表情:眼皮耷拉着,无光的眼睛茫然地扫视着周围;那瘪下去的双腮带着道道沟壑,无力地托着一张布满皱纹的嘴,那嘴唇是紧绷着的……
望着两个孩子天真无邪的小脸,我感到莫名的忐忑和不安。无意中,从镜子里发现自己那双漂浮不定的眼神,那是一双在躲藏什么又像在寻找什么的眼神……
站在梦想之上-散文
15年前,他与朋友在学校餐厅的一张餐巾纸上写写画画,这便是“新浪网”的雏形。13年后,这位“新浪网”三号人物急流勇退,专心拍摄纪录片。他认为,“投资纪录片是精神扶贫,是社会善举”。他的目标是10年拍摄100部纪录片,“为下一代人留下这个时代的真实记忆”———
蒋显斌很早就对纪录片发生了浓厚的兴趣。有一年,蒋显斌在电视上看到了一部名为《寻找台湾生命力》的纪录片,它聚焦于社会变革中的台湾民众,也让蒋显斌“有了一种新的角度去思考脚下的土地”。
一开始,他考虑着只拍一部纪录片,“交个差,圆个梦”。但很快,这个生命中的小插曲却让他整个人都深深沉迷其中。
蒋显斌还记得,他所拍摄的一个拼命借钱供儿子读大学的父亲。片中的父亲希望儿子大学毕业后出人头地,但因为扩招,儿子毕业后很难找到工作,甚至还没自己挣的钱多。面对镜头,这位父亲却并没有想象中的失望:“年轻的时候我以为人生很长,现在我知道,其实人生很短。”
蒋显斌被打动了。他希望“用纪录片这个媒介来捕捉华人的面貌”。
为此,他注册了CNEX基金会,每年选出10部华语纪录片提案,给予8万~10万元的资助。在拍摄过程中,CNEX担任制片方,并邀请国内外知名导演与学者担任影片顾问与监制。拍摄完成后,CNEX负责影片的国际影展的参赛与市场发行。
这位“有眼光的商人”开始动用自己能够想到的所有资源。他的朋友,麦肯锡高级合伙人陈玲珍、电视编导张钊维,成了CNEX的另外两位合伙人,他们又分头行动,说服自己所认识的企业家为这个基金会作些投资。
基金会成立第一年,CNEX拉来了40万美元的赞助,其中有10万美元是蒋显斌自己的投资。
很多人都认为这并不是一个能够赚钱的'行业。蒋显斌却对纪录片的前景相当乐观。除了每年维持基金会的运转,他还希望能够找到一个模式,使纪录片能够真正持之以恒地运转下去。现在,他觉得自己似乎已经找到了一个方向。
从2009年6月起,CNEX资助张经纬导演拍摄的纪录片《音乐人生》在香港百老汇院线播放,引起了热烈反响,直到现在都没有下线。
现在,这部小成本的纪录片已经有超过100万港元的盈利。“这在纪录片领域简直是个奇迹!”蒋显斌说。
“我不会觉得失落,我们刚做网络的时候,营业额也没有那么高。”蒋显斌说,“现在我相信,纪录片就像一个巨大的冰山,在水下还有我们所不知道的巨大宝藏。”
两个月前,这位曾经的“IT精英”站上了金马奖的舞台。在2009年度的评选中,作为华人地区最著名的电影奖项之一,金马奖把最佳纪录片的奖项颁发给了蒋显斌所监制的纪录片《音乐人生》。
“得奖、上院线,这样一步一步是没错的。”蒋显斌说,“我希望纪录片能够有一个很繁荣的景象,当然,现在的情况距离繁荣还有一段距离。”
平日里,蒋显斌的多数时间在CNEX的办公室里度过。整个办公室,他最喜欢二层自己搭建的阳台。站在那里,“偶尔会冒出站立在梦想之上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