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感谢网友“网络整理”参与投稿,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方便大家学习。
邱少云(1926年—1952年10月12日),男,汉族, [1] 中共党员, [1] 出生于重庆市铜梁区少云镇(原四川省铜梁县关溅乡 [2] )玉屏村邱家沟,革命烈士。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邱少云纪念馆观后感精选四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邱少云纪念馆观后感1
抗美援朝战争是新成立的中国政府,应朝鲜政府的请求,出境反抗侵略的正义之战、保卫祖国的和平之战,也是近代以来,特别是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所有政权中维护中华民族最坚决、最英勇的伟大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让中国人民真正可以开始扬眉吐气地做人,使中国在国际威望得到了空前提高,极大地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在这场伟大的护国战争中,无数个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奋不顾身书写了一幕幕可歌泣的壮丽诗篇,今天我们要介绍的这位惊世英雄,他就是在烈火中永生的邱少云。
邱少云
在烈火中永生
1952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决定打响上甘玲战役,而要取得上甘玲战役的胜利,就必须炸平敌军增援部队必经的康平桥;要想炸掉康平桥,又必须先拿下“三九一”高地。
“三九一”高地,山势狭长,南北两峰相对,周围数百米野草丛生。敌军在“三九一”高地驻扎了一个加强营,不仅火力强大,还构筑了坚固的地下碉堡。如果要强攻“三九一”高地,还必须穿过长达3000多米的开阔地。这样一来,必然就会将我志愿军战士全部暴露在敌军的炮火之下。为了缩短冲击时间,减少不必要的伤亡,师团首长决定,让部队在发起强攻的前天晚上,悄悄潜伏到“三九一”高地四周1米多高的乱草丛中,待到次日黄昏,出其不意,对敌军发动猛然攻击,一举夺下“三九一”高地。
邱少云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尖刀班战士,负责战斗打响后,剪断敌人的铁丝网,所以,他拿着一把大钳子,就埋伏到了部队的最前头,离敌军铁丝网只有5米左右。
志愿军战士
雪后的朝鲜大地一片萧瑟,四周静悄悄的,没有一点声响。也许是太寂静了,敌军反而觉得不安,怀疑我军搞什么名堂,可是他们又不敢出来巡逻,就时不时对“三九一”高地周围地带进行骚扰。
下午4时许,敌军从碉堡里发射了数十枚燃烧弹,其中有一枚正落到了邱少云的身边。由于荒草干枯,遇火就燃烧了起来,熊熊烈火很快就包围了邱少云。此时,邱少云的旁边还有一条水沟,如果他用力一滚,就可能滚到水沟里,扑灭身上的烈火。但是,那样就会引起敌军的注意,给潜伏在草丛中的志愿军战士带来巨大的损失。邱少云为了这次战斗的胜利,他自始至终都没有动一下身体,连吭都没有吭一声,在战友的目光中,几乎被烧成了一具焦炭。
战争结束后,邱少云所在连队给在这场战斗中牺牲的战士请功,邱少云被评为了三等功。他和所有牺牲的革命烈士一样,也许就悄无声息地淹没在历史的烟尘之中,而不被人所知。
志愿军战士
英雄不能被埋没
不久,邱少云连队的指导员被师部评为模范指导员。xx在材料介绍中,谈到了他如何做好战士思想工作,帮助后进战士转变为先进战士的事迹。
当时,师部组织科的一名干事问xx:“你改变了哪些后进战士了呢?”
于是,xx时就谈到了邱少云,说在潜伏“三九一”高地前夜,连队召开誓师大会,大家都很激昂,纷纷表了态,唯独邱少云默不作声。那天晚上,xx就给邱少云讲了很多革命道理,并让他打消了恐惧心理。出发前,邱少云还交给指导员一封誓词:“亲爱的党支部,请考验我吧!如果我在这次战斗中牺牲了,希望党承认我是一个共产党员。”
师部的干事听完xx指导员介绍完邱少云牺牲的全过程,激动地说:“这样的英雄怎么是后进呢?三等功不行,应报特等功!”
邱少云之墓
于是,师部就把为邱少云申报特等功的报告送到了志愿军司令部。邱少云的英勇事迹引起了《人民日报》随军记者郑大藩的注意。他在看了邱少云的英勇事迹后,找到了亲眼目睹邱少云牺牲全过程的xx、xx两名战友,并从他们手中获得到了更多邱少云牺牲的细节。
那一刻,xx被邱少云的事迹感动了,他忍着悲痛和激动的心情,连夜奋笔疾书,写了那篇举世震动的新闻名篇《伟大的战士邱少云》。
新闻通稿被《人民日报》于1953年5月18日发表后,志愿军领导机关现次追授邱少云为“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英雄”称号,不久,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最高人民议会常务委员会授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同时授予金星勋章、一级国旗勋章,并将邱少云的名字刻他牺牲的“三九一”的石壁之上:“为整体、为胜利而牺牲的伟大的战士邱少云同志永垂不朽。”
在邱少云牺牲57年后的2009年,他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这位贫农出身的普通士兵、战火硝烟中的革命英雄在浩瀚的中国历史上留下了不可抹去的印迹,值得我们永远的缅怀和追思。
邱少云纪念馆观后感2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新中国成立不久,朝鲜战争爆发,战火烧到鸭绿江边,威胁着新中国安全。1950年10月,党中央发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中国人民志愿军陆续开赴朝鲜。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诞生了许多英雄,邱少云就是其中之一。
1926年,邱少云出生在铜梁县(今铜梁区)一个贫苦家庭,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0年12月,邱少云报名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随部队开赴朝鲜。
11月5日,邱少云烈士纪念馆馆长王成金告诉重庆日报记者,1951年3月15日,邱少云随部队开赴朝鲜途中,给家人写了一封信:“我决心杀敌立功,带着光荣花回来看你们……”字字句句流露出他对战争必胜的信心。
1952年10月,邱少云所在部队担负攻击金化以西“联合国军”前哨阵地391高地作战任务。为缩短进攻距离,10月11日夜,部队组织500余人在敌阵地前沿的草丛中潜伏,邱少云正是其中一员。
10月12日上午11时许,几个敌人下山取水和巡逻,从地堡里钻出后向山下走来。我军指挥员便命令炮兵用炮弹消灭了这些敌人。敌人见状,在潜伏区上空投放了燃烧弹。其中一颗燃烧弹落在邱少云附近2米左右,大火很快烧到了邱少云身上。
王成金说,在邱少云不远处有一条小水沟,他只需侧身一滚即可扑灭身上火焰,但他并没有这么做。
当日傍晚5点30分,我军准时发起冲击。战士们高喊“为邱少云报仇”扑向敌人。仅用30分钟,敌人一个连和一个火器排就被全部歼灭,我军拿下了整个391高地。
邱少云牺牲时年仅26岁,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入党申请书中“为了世界革命,为了战斗的胜利,我愿意献出自己的一切。”的誓言。
为表彰邱少云烈士,上级党委追认他为中共党员。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给邱少云追记特等功,追授他“一级英雄”称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追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
为纪念邱少云烈士,有关方面还在铜梁凤山之巅建设了邱少云烈士纪念馆。这座纪念馆建成开放57年来,让无数中华儿女受到了触及灵魂的精神洗礼。
相关新闻》》
英雄精神永不忘传承方式更多样
“邱少云的崇高形象已经刻在我的骨子里了。”11月5日,一位仪态优雅的女士走在邱少云烈士纪念馆台阶上,对一旁的纪念馆馆长王成金说。
这位女士名为东南清,她的父亲东传钧是原志愿军第15军44师130团团长,曾任第15军29师师长、湖北省军区副司令员,是抗美援朝战场上一位骁勇善战的将领。她说,通过形式丰富的展陈,她仿佛看到了一个更加亲切的邱少云,也更加了解了那段峥嵘岁月。
随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开展,观众参观热情愈加高涨,纪念馆今年参观人次预计突破60万人次,较去年增长近10万人次。王成金介绍,随着时代发展,传承邱少云精神的方式变得更加丰富了。
150余幅书法佳作歌颂烈士事迹
“是真烈士,乃大英雄。”《邱少云烈士纪念馆书法作品集》一书中,收录了康有为弟子、著名书法家萧娴等一众名家以邱少云事迹为主题创作的杰作。
这些作品的原件全部收藏于邱少云烈士纪念馆,有150余幅。
“征集书法作品的事,要从1987年说起。”王成金说,那一年,他从部队转业来到纪念馆工作。从那年开始,他在铜梁书法家庹纯双的协助下,向国内著名书法家征集作品,以书法形式歌颂邱少云的光辉事迹。
信函发出后,有150余幅书法作品陆续寄到纪念馆。书法家们全部是无偿捐赠,以表达对邱少云的崇高敬仰。
王成金表示,这些书法作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教育价值,该馆计划将作品集中展出,让观众在品味艺术盛宴时潜移默化地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将邱少云事迹送到市民身边
“河的对岸出了一个大英雄,他的名字叫邱少云。”儿时,王成金的父亲总会给他讲邱少云的故事——邱少云出生在铜梁县关溅乡玉屏村邱家沟(今铜梁区少云镇少云村),王成金的家和此地隔河相望。
1976年,王成金正在关溅中学读初中,迎来首次参观邱少云烈士纪念馆的机会。那次,他和同学们带着干粮,耗时5个多小时,徒步25公里,来到纪念馆参观。参观的前一晚,王成金激动得没有睡着觉。
王成金在纪念馆担任过门卫、讲解员、副馆长、馆长等职务。1996年成为副馆长后,他谋划着组建巡展小分队,将邱少云烈士的事迹送到全市各区县,以配合中小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
1998年,小分队正式出发了。货车拉着展板、王成金和七八位讲解员,开进了南岸、大渡口、万州等重庆20余个区县。这次巡展历时近5年,接待了30余万学生。
“看到那么多学生,我们感到身上的担子很重。”王成金回忆,巡展时,一名讲解员一天最多讲解20余场,“看着听得入神甚至落泪的学生们,讲解员们的嗓子讲得嘶哑了,但仍充满干劲。”
巡展这一展览形式,至今仍发挥着其重要作用。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我市208家各级各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从7月起在全市开展了“礼赞新中国·讴歌新时代”——重庆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精品巡展。其中,邱少云烈士纪念馆的展览已走进红岩魂广场、江北机场、大渡口区等地,观众如潮。
开展“十个一”系列活动
如今,弘扬邱少云精神的方式方法已经愈加丰富了。记者在纪念馆参观时看到,连环画、场景还原、4D影院等展品或设施设备立体呈现了邱少云的事迹。
铜梁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区已组织开展了弘扬邱少云精神的“十个一”系列活动:除了对一个主阵地(纪念馆)提档升级,还组织创作了一首主题歌曲《那一片云》、一部广播剧《守卫英雄》;命名一批少云集体,评选命名少云学校24个、少云班级100个;组建一支横向覆盖行业系统、纵向覆盖基层社区的少云志愿者队伍,注册少云志愿者达13万人……
在东南清看来,弘扬邱少云精神有着重要现实意义。作为郑州师范学院教师,回到郑州后,她将围绕传承红色基因这一主题举办系列讲座。“希望学生们从中吸取道德滋养和文化精髓,争相担当红色基因的传承者和实践者。”东南清说。
王成金表示,“绝对忠诚、严守纪律、顾全大局、勇于担当”是邱少云精神新的时代内涵。作为党员干部,必须坚持把纪律规矩摆在前面,越是关键时刻,越要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只有这样,我们的事业才能无往不胜。
邱少云纪念馆观后感3
我军在金化西边三一高地的反击战中,战士邱少云为了保全整体,为了整个战斗的胜利,壮烈地牺牲了自己。邱少云是志愿军伟大的战士,是祖国人民值得骄傲的子弟。
10月11日,邱少云和他的战友奉命到敌人阵地附近去埋伏,等第二天晚上发起战斗的时候,好突然去消灭敌人。
他们埋伏的地方,在三九一高地的山坡上,离山顶上的敌人只有60公尺。要在这里隐蔽20多个钟头,实在是不容易的。昨天,从这里飞出一只野鸡,敌人还连枪夹炮地打了半天。邱少云等趁着天黑,摸到了这里,他们分成小组,散布开来。每个人从头到脚都插上了茅草,凉风一吹,人身上的草和山坡上的草一同摆动着,露不出一点马脚。山上的敌人,可被他们看得清清楚楚,连敌人讲话都能听到。
第二天11点钟的时候,敌人胡乱发出一颗燃烧弹,忽然落邱少云身旁,烧着了他身上的茅草。这时候,他要站起来,是完全可以把火扑灭的。邱少云想起,出发前,首长交代要严格遵守埋伏纪律。邱少云更加知道,要是他爬起来,埋伏在这里的几十位战友,就会被敌人发觉,就有可能被敌人消灭,这样就破坏了原定的战斗计划。他决定躺着不动。我军阵地上的指挥员,看到埋伏地点起火,连忙命令向敌人开炮,扰乱敌人的注意力。这时候,邱少云还是没有爬起来扑灭自己身上的火。烈火继续燃烧着他的身体。邱少云咬着牙,小声向靠近的战友李士虎说:“胜利是我们的,但是我不能完成爆破任务了,交给你去完成吧!”说完,他把被烈火烧着的身体更紧地贴到地上,一直到牺牲,也没动一下。李士虎急得咬破了嘴唇,眼睛里像要冒火。但是,他和邱少云一样,和埋伏在那里的所有战友一样,想到了整体,想到了整个战斗的胜利,眼看着他亲爱的战友壮烈牺牲;忍受着内心的仇恨,焦急地等待着战斗的信号。
烈火烧了20多分钟,直到邱少云牺牲后,烈火才熄灭了。
我们的英雄邱少云,就是这样壮烈地牺牲了。
反击战打响了。敌人的阵地被我军的炮弹打得粉碎。埋伏着的战士们从草丛里发起了攻击。李士虎飞也似跑到邱少云烈士身旁,用大衣盖住了他的遗体,抱起烈士留下的冲锋枪和爆破筒,高喊着“为邱少云烈士报仇啊!”他冲过两道敌人的铁丝网,把爆破筒塞进敌人的一个地堡里,消灭了地堡里的敌人。接着,满山响起了“为邱少云烈士报仇”的声音,满山是爆炸敌人地堡的火光,满山是杀敌的枪声。不到15分钟,我军就占领了敌人阵地,取得了歼灭敌军一个连的胜利。
邱少云纪念馆观后感4
各位朋友、各位网友,大家好。
我叫王成金,目前是重庆市铜梁区邱少云烈士纪念馆馆长。邱少云这个伟大战士、普通一兵的英雄事迹,曾感动过童年的我、青年的我以及步入中年的我。作为邱少云烈士纪念馆馆长,我可以这么说,少云精神每天都鼓舞着我。我以能在邱少云烈士纪念馆工作而感到幸福和自豪。
近期在网络上,歪曲烈士事迹或对烈士事迹持怀疑态度的言论时有出现。作为邱少云烈士纪念馆馆长,我有责任,有义务将烈士的真实事迹,通过网络讲述一下,以破除网络上的无端猜疑。
邱少云于1926年春生于重庆铜梁,1949年被国民党拉去当壮丁,1949年12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1年3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1952年10月12日,在朝鲜战争“391高地”战斗中光荣牺牲。
其主要英雄事迹如下:
1952年10月,敌军“夏季攻势”失败后,又发起了“秋季攻势”,占领了朝鲜平康,以金化之间的“391高地”严重威胁着我方部队结合部的安全。为了把战线向南推进,我军必需拔掉“391”这颗毒牙。驻守“391高地”的是李成晚部队的一个加强连,“391高地”离我军阵地有着3000平米的开阔地,因此部队决定用潜伏作战攻打“391高地”。志愿军500多名官兵于1952年10月11日晚上12点以前,按计划潜伏在“391高地”下的草丛中,要等到第二天下午5:30发起总攻。
10月12日上午10点,意外的事情发生了,敌人一个班下山来巡逻,发现我潜伏战士,于是慌忙地往回跑。在这万分危机的情况下,指挥员立即命令用炮火轰击,把一个班的敌人全部消灭在半山腰。住在“391高地”的敌人听到炮声,以为山下有小分队在活动,于是盲目地从南方派出直升飞机在潜伏区上空投下燃烧弹和烟雾弹。突然,一颗燃烧弹落在离邱少云两米远的草地上。飞崩的燃烧液溅到了邱少云左腿上,倾刻之间身上的伪装草燃了起来,衣服也燃了起来。这时,邱少云非常清楚自己身后有一条水沟,只要在水沟里滚动一下,身上的火全部就会熄灭。但他没有这样做,因为这样做,就会暴露目标,500多名战士的生命将会受到威胁,作战计划就会功亏一篑。不一会儿,火蔓延到他的全身,他以超人意志和毅力忍受着烈火烧身的剧痛,直至被大火浓烟完全包围,没有发出一声呻吟,没有挪动一寸土地。大火整整烧了二十多分钟,邱少云始终一动不动。这一幕,潜伏在附近战士都亲眼目睹。
邱少云完全被大火、浓烟包围后,确切是什么时候结束生命,任何人(包括他身边的战友)都无法求证。但烈火是导致他牺牲的因素,这一点是肯定的,无疑的!至于邱少云完全被大火包围后是否因吸入大量的浓烟导致窒息、晕迷,也是任何人(包括他身边的战友)都无法求证的。但可以肯定的是,从燃烧弹落在离邱少云两米远的地方起,到被烈火刚刚包围整个身体的这个时间段,邱少云还活着,有清醒的意识,他以常人难以想象的强大意志,忍受着一般人难以忍受的肉体被焚烧之剧痛。这说明有崇高的理想信念在支撑着他,直到生命结束。
邱少云战士确实有着极强的集体主义观念、大无畏的牺牲精神,这是毋庸置疑的。今天,我讲出烈士事迹,希望广大群众和网友们不要去做无端的猜疑。我们应该以邱少云战士为榜样,以他的精神为动力,为自己和家人的幸福、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勤奋学习和努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