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大全 > 话题作文

谈古风文化中的道学文化 关于道家文化的议论文2500字_议论文-2741字作文

雕龙文库

【简介】感谢网友“雕龙文库”参与投稿,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谈古风文化中的道学文化 关于道家文化的议论文2500字_议论文》共计2741字-作文-满分作文-自学库作文网,方便大家学习。

“古风”一词的原始释义是指古人质朴淳古的习尚、气度和文风,而今却有了更为宽泛的定义。在现代轰轰烈烈的文化浪潮中,以传统文化为基调,结合中国古典诗词歌赋等,形成的比较完备的音乐、文学、绘画等艺术形式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我姑且将它们统称为“古风文化”,因为“文化”这个词含义广泛,能较好地涵盖这一艺术派别的所有内容,而且它的确能够被称为一种新型的文化,的确是大众的精神产物,的确对社会意识形态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

然而古风圈并不只是年轻一辈的专属领域,古风也并不只是年轻一辈的娱乐选择,毕竟上世纪金庸与古龙的武侠小说,至今还受到中年人的喜爱。扩大了说,古风文化的兴起可上溯到那个时代,只是后续一直没有得到许多发展而已。随着如今古风在艺术领域的扩展,又随着网络自媒体的蒸蒸日上,它的内容、形式、风格逐渐定型,展现出了一些趋同的特征,即我在本文主要想谈论的问题:它与道学文化的关系。一、古风文化里的道学色彩众所周知的是,儒学在我国封建历史上长期占有正统地位,是中华民族精神品格的主要来源,对中华民族有着最为深远的影响。我们的一言一行、道德观念、价值观念都植根于此。因而按理来论,不管是出于对古代背景的还原,还是内心理念的驱使,古风文化中都应有儒家深深的烙印。

事实却不尽其然。我并未在古风歌曲、古风小说、古风绘画里找到太多反映积极入仕、崇尚仁礼、学优则仕等主题思想的作品,甚至类似儒士的角色也创作得很少。例如,古风小说喜欢写仙侠故事,主人公或拥有仗剑走天涯的侠客精神或有名士的仙风道骨,且道长这一形象绝对比儒士这一形象出现的多。就算是非背景架空的故事,有天子,有王侯将相,亦有布衣平民的世界里,写潇洒王侯或风流侠客的也比写儒生学子的多。再者,古风绘画中,除却描绘皇家风云的,以道士降妖或行走江湖为主题的漫画比比皆是。长发披散、丰神俊朗,或持萧,或佩剑,或抚琴的角色也更为人喜欢。虽然自有正史以来至清朝之前,华夏男子都是束发的,只有在魏晋时期出现过一些由于不满世俗而放荡不羁的文人而已。由此看来,作者们为了摆脱史书典籍此类“贵族文学”对古代真实社会的限定,采用架空手法,自行设定背景;通过变更衣冠品貌,自行改造审美,以符合现代人对古人的幻想。经过改造后的古风文化,便不是对古代社会的还原,而成了对现代人构想的表现。这种构想,或与华夏民族意识中注入的道学思维有一定相关性。

当然,并不排除儒家思想在古风文化中留有痕迹,但这种痕迹并不与道学色彩相冲突,因为道学色彩更多充当的是道具、布景、演员配置等“拍摄手段”,儒家精神的痕迹则更多地体现在角色本身的性格和理想上,其源于植根于作者内心的民族素养,如:爱国、仁爱、忠孝、济世之志等。作为先秦诸子中影响力最大的两家,道家与儒家互相吸纳。外儒内道是我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特点,正如林语堂所说:“道家及儒家是中国人灵魂的两面。”因此事实上,在古风文化中,二者都不可避免地得到了展现。

古风文艺作品中,与道学最有相关性的是仙侠类作品。此类作品构建修仙、妖鬼等古代架空世界,以法术、剑术等为道具展开故事,本就与道教所主张的颇有渊源。道教主张修行,包含有符咒、驱邪、伏魔、降妖、消灾、兵法、神仙术、辟谷等术法,作者们争相效仿将此赋予角色,创造出道家理论中的修真界。道学渗透在古风作品里,不论是有意还是无意,这一点都是不可否认的。二、现代人的心理有人说古风文化的兴起是源于现代人对古代世界的一种猜想(或念想),每一段古风又是一个故事,让人在浮躁的现代社会中寻求一片宁静的空间。还有人说古风文学的兴起,是现代人的觉醒,也是心灵深处的回归。这样的评价没有错。我想古风文化的兴起,是因为中国人一直都有一种崇古的情怀,起先可能是出于对礼法的遵循,到后世应该就演变成了一种文化自觉。正如一位硕士研究生的论文中所说:“二十一世纪,伴随民众民族意识和文化本位意识的觉醒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文化现象。”对本土文化,高度一致的共尊共信之心,使新文化运动之后国人对古代文化的景仰复燃成为必然。

然而,古风文化的兴起并不必然导致其与道学文化产生瓜葛,这应从社会层面分析。哲学上阐释文化与政治经济的辩证关系时说道,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经济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就如二十世纪初期因为战争、工业化节奏、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现代主义文学流派兴起,集中反映了人们的紧张、焦躁、失望和精神困惑一样,古风文化中道学色彩的出现亦与社会心理有一定的因果关系。

知乎上有人评道:“古风就像一个容器,装了很多现代社会无处安放的东西。这个词里面,古是逃避今用的。”邵燕君老师也在《“正能量”是网络文学的“正常态”》一文中分析道“网络文学发展的这些年,中国正处于社会结构和价值形态的重大转型期。”社会发展和科技发展使得人与人之间生存空间的竞争不断加剧,同时也加剧了社会生存环境的不稳定性。曾看过一篇文章,作者写道中产阶级的焦虑来源于他们社会地位的不稳定。对于已入职人群来说,大多数人经受不住一场重大疾病的打击,就业岗位的减少使他们担忧失业,巨大的教育支出等使他们小心翼翼生活。对于在校人群来说,学历是他们日后谋生的敲门砖,甚至是跨越阶层的跳板,学业上的竞争亦是青年人的常态。其次,现代人“自我主义”不断滋长,对自身情感和生活品质的关注加重了焦虑,迫切需要精神出口。此时,埋藏在精神血脉里的道家思维被唤醒,既憧憬在现实世界中返璞归真、从容徐缓地生活,又希望在幻想世界里过把用仙法武功等弥补现实不足的瘾。这便与道学的理念不谋而合了。

而促使道学和古风文化结合的,其一是道学本身带有的文化特征。道家学派起源于黄老,流行于清以前的封建时期,与古风文化热衷的古代社会是同时期的。且道学气质古朴自然,以拂尘、道士袍为标志的充满古意的文化特征使之被置于古代世界才不至突兀,反使人物和故事更显神秘飘逸。

其二是修仙、出世等活动无法获得现世认同。虽然生活在压力之下,但没有现代人真的愿意放弃现有生活去追寻虚无缥缈的理想生活。而且现代社会的联系之紧密,使人的社会性进一步加强,现代人无法完全脱离社会生存。这便决定了出世在现代背景下是被否决的。再者,我国现代社会是承认物质第一性的社会,加之现代人更加理性现实,修仙的“梗”放诸现世就充满违和,显得十分不合逻辑。

于是,在一个传说可编造杜撰的时代下,结合二者本身的同时期性,古风文化与道学文化的纠葛便应运而生了。

古风文化在社会上的争议很多,不管是“学院派”(真伪难辨,但可肯定有一定学识基础)的嘲讽,还是古风热爱人士的推崇,不可否认的是古风文化正在步步扩展,并被社会各界更多的人知道。我们不可能一昧回复到真正的古代文化,亦不可能完全抛弃古典,保持这颗坚持本来、热爱本土的心,在主流价值观的范围内发展大众的古风文化,未尝不是一件值得鼓励的好事。

相关图文

推荐文章

网站地图:栏目 TAGS 范文 作文 文案 学科 百科

信息流广告 周易 易经 代理招生 二手车 网络营销 旅游攻略 非物质文化遗产 查字典 社区团购 精雕图 戏曲下载 抖音代运营 易学网 互联网资讯 成语 成语故事 诗词 工商注册 注册公司 抖音带货 云南旅游网 网络游戏 代理记账 短视频运营 在线题库 国学网 知识产权 抖音运营 雕龙客 雕塑 奇石 散文 自学教程 常用文书 河北生活网 好书推荐 游戏攻略 心理测试 石家庄人才网 考研真题 汉语知识 心理咨询 手游安卓版下载 兴趣爱好 网络知识 十大品牌排行榜 商标交易 单机游戏下载 短视频代运营 宝宝起名 范文网 电商设计 免费发布信息 服装服饰 律师咨询 搜救犬 Chat GPT中文版 经典范文 优质范文 工作总结 二手车估价 实用范文 古诗词 衡水人才网 石家庄点痣 养花 名酒回收 石家庄代理记账 女士发型 搜搜作文 石家庄人才网 钢琴入门指法教程 词典 围棋 chatGPT 读后感 玄机派 企业服务 法律咨询 chatGPT国内版 chatGPT官网 励志名言 河北代理记账公司 文玩 语料库 游戏推荐 男士发型 高考作文 PS修图 儿童文学 买车咨询 工作计划 礼品厂 舟舟培训 IT教程 手机游戏推荐排行榜 暖通,电地暖, 女性健康 苗木供应 ps素材库 短视频培训 优秀个人博客 包装网 创业赚钱 养生 民间借贷律师 绿色软件 安卓手机游戏 手机软件下载 手机游戏下载 单机游戏大全 免费软件下载 石家庄论坛 网赚 手游下载 游戏盒子 职业培训 资格考试 成语大全 英语培训 艺术培训 少儿培训 苗木网 雕塑网 好玩的手机游戏推荐 汉语词典 中国机械网 美文欣赏 红楼梦 道德经 标准件 电地暖 网站转让 鲜花 书包网 英语培训机构 电商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