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感谢网友“6183”参与投稿,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方便大家学习。
《难忘的泼水节》教案设计范文
教学目标:
【第1句】:流利地朗读课文,学写后面底个生字。
【第2句】:学习课文3-8段,体会周总理和蔼可亲的形象和平易近人的作风,更体会到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亲如一家、鱼水情深。
教学过程:
【第1句】: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第1句】:同学们.我们生活在一个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里。而泼水节是傣族所特有的一个盛大节日。记得1961年的泼水节,傣族人民格外高兴,因为敬爱的周总理和他们一起欢度节日,你们也想参加吗?
行,那就让我们一起度过这个--
【第2句】:齐读课题。
【第3句】:复习生字
【第2句】:自主探究,会文悟情
周总理和傣族人民是怎么过泼水节的?
【第1句】:白由读第3-6自然段,勾画有关句子。
【第2句】:小组交流、讨论。
【第3句】:全班交流:
(1)先来看看傣族人民是怎么欢迎周总理的?
学生读出有关句子后,课件相机出示句子,顺序不限。
a、“一大早,人们敲起象脚鼓。兴高采烈地从四面八方赶来。”从中你体会出什么?从哪些词语体会出来的?抓住“一大早、兴高采烈、四面八方、赶来”等词体会人们的急切、兴奋的心情。指名读、评议、齐读。
b、“为了欢迎周总理……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毽。”从中你体会出什么?(傣族人民用撒花瓣这种独特方式隆重迎接尊贵的客人,他们多么开心呀!)
c、一条龙船驶过江而,一串花炮升上天空。从“一条条”“一串申”更能体现当时场面热闹非凡,人们激动万分。引读,表演:人们搬动地欢呼起来:“周总理来了!”
师生赛读。
d、配乐读第3自然段:
课件配乐(葫芦丝乐曲〈月光下的风尾们〉),伴着这婉转动听的乐曲。让我们也加入欢迎的人群,迎接周总理的到来!
(2)周总理和傣族人民是怎样过泼水节的?
a、学生读出有关句子后,相机出示句子o
“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他接过一只象脚鼓……同傣族人民一起载歌载舞。”
a.说出表示动作的词:接过、敲着、踩着、载歌载舞。
b.谈体会:从周总理的衣着、神态、动作中,你体会到什么?(平易近人)周总理和普通的傣家人一样,是那样的和蔼可亲。有感情地朗读。
b、“傣族人民一边欢呼,一边向周总理泼水……一手拿着的树枝蘸水向人们泼洒。”
a、傣族人民怎样泼水?向周总理祝福什么,说一说。
b、周总理怎样泼水?向傣族人民祝福什么,说-说。
c、演一演:配乐师生表演,交际互动,互相祝福。
c“他还乐呵呵地舀了一碗水……幸福的热泪和清凉的水一起流淌……”
a、指名读,
b、说一说:说说姑娘和小伙为什么留下幸福的热泪?他们的心里会想些什么?
c、周总理是多么的可敬可亲.姑娘、小伙的脸上已分不清哪是清凉的泉水,哪是幸福的热泪,他们已陶醉在这深深的祝福与关怀之中。此时,什么语言也无法表达他们的激动、兴奋、快乐、幸福!
教师范读,指名读,评议,男女生赛读。
引读“清清的水,祝福的水……是那么开心!”
课件展示泼水节的场面。
分组配乐有感情地朗读第3-6自然段。
【第3句】:释疑小结,激情升华
【第1句】:为什么说1961年的泼水节令人幸福、难忘?
总理在繁忙的工作中抽出时间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把幸福和快乐送给傣族人民,与人民心连心.那么可亲可敬。
【第2句】:傣族人民沉浸在这幸福的回忆之中,让我们深情地读读第7-8自然段!
【第4句】:课外延伸,激趣探究
【第1句】:查找、收集周总理的有关故事、图片。
【第2句】:了解我国的民族节日和民间风俗。
【第5句】:指导写字
【第1句】:出示生字,学生认读,分析结构。
【第2句】:教师范写“祝”。
【第3句】:学生描红1个、写2个,教师巡视指导。
板书设计:
难忘的泼水节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第1句】: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第2句】:知道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初步了解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独有的风俗习惯。
教学过程:
【第1句】:导入
春意盎然,草长莺飞,当火红火红的凤凰花开遍翡翠般绿的西双版纳时,
傣族人民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泼水节。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1课《欢乐的泼水节》,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感受一下泼水节时那热闹欢快的场面吧!
【第2句】:指名3人分小节读课文,评议。
【第3句】:学文
(一)、第一小节
【第1句】:指名读。
【第2句】:理解“一年一度”。放到句子中读一读。
【第3句】:小朋友知道了,泼水节就是傣族人民的新年,也是傣族一年中最盛大的传统节日。这个让大家期盼已久的节日到来的时候,傣族人民会是怎样的心情?
【第4句】:指导读出高兴激动的语气。
(二)、第二小节
【第1句】:这一年一度的`泼水节人们是怎样欢度的?自由读第二小节,说说泼水节给你的感觉是什么?
【第2句】:交流:你从哪些地方感觉泼水节很热闹,很欢乐的?
【第3句】:指导朗读。
【第4句】:你想亲眼看看泼水节时那热闹的场面吗?观看录象:欢乐的泼水节
【第5句】:带入情境:如果这一天,你和你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老师同学一起来到了大街上,参加泼水节,你会怎样泼水呢?
【第6句】:质疑:为什么大家浑身湿淋淋的,脸上却笑开了花呢?
【第7句】:小结。小朋友说得真好。是呀,这吉祥的水,祝福的水呀,大家尽情地泼,尽情地浇,不论是泼水者还是被泼者,虽然从头到脚全身湿淋淋的,但大家的心里都是那样高兴,脸上也都笑开了花。大街上,欢乐的人们互相泼洒,一朵朵水花在人群中盛开,在阳光的映射下形成了一道道彩虹,到处充满了欢声笑语,大街成了水的世界,欢乐的海洋。
【第8句】:齐读第二小节。
(三)、第三小节
【第1句】:引读
【第2句】:欢乐的泼水节这天,人们还举行了很多其他活动呢!你能从文中找出一句话来读一读吗?
【第3句】:出示。读一读。
【第4句】:练习:大家唱着(的)歌,跳着(的)舞,赛起了(的)龙舟,放起了(的)烟火,直到深夜还不肯离去。
【第5句】:指导朗读。
【第6句】:泼水节这天,人们穿着节日的盛装,尽情地泼,尽情地浇,尽情地唱,尽情地跳,他们互相庆贺,互相祝福,是多么快乐啊!学到这里,你有什么话想大声地说出来吗?
【第4句】:指导背诵。
【第5句】:作业:
【第1句】: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56个民族56支花,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风俗和最盛大的节日。如果你感兴趣的话,可以和几个小朋友组成一个研究小组,对此进行研究。
【第2句】:我国最盛大的节日是什么节?请你说一说或画一画节日时的情景。
课文《难忘的泼水节》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第1句】:会认12个生字,会写12个字。
【第2句】: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第3句】: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的感受。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
难点: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感情,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识字、朗读感悟
教学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第1句】: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第1句】:问:我们的祖国有56个民族,你们知道哪个民族过泼水节吗?随机板书:傣族。
【第2句】:教师简介傣族的泼水节:
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傣族人民在每年的清明节前后,有一个盛大节日,这一天,傣族人民互相泼水,互相祝福。这就是“泼水节”。(板书)
【第3句】:为什么这个泼水节是“难忘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学生读课题)。
【第2句】:自主学习。
【第1句】:自主预习课文。
【第2句】:检查自学情况。
(1)生字生词的正音。
(2)课文段落正音纠错,指导读通,读顺。
(3)难句提示指导:
①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
②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
【第3句】:通读全文,了解文章的大体内容。写人的文章学会“什么时候谁和谁做什么。”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第4句】:质疑问难。
【第3句】:写字指导。
【第1句】:书写生字“历、敬、度、赶”
【第2句】:学生书写生字。
【第3句】:点评书写。
第二课时
学习内容:理解课文内容,指导朗读,体会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教学过程:
【第1句】:复习导入。
【第1句】:抽读生字卡片,巩固生字。
【第2句】:分段朗读课文,说说文章的大体内容。
【第2句】:读中理解,体会感悟。
【第1句】:围绕“为什么这个泼水节令傣族人民难忘?”这个问题,读书理解。
A、算一算,这个泼水节过去了多少年?2007-1961=46
B、46年过去了,这个泼水节在傣族人民的脑海中留下了哪些了什么?
提示:
难忘的原因之一:
傣族是我国云南省的少数民族。每年过一次盛大的'节日----泼水节。泼水节就是他们的新年,在农历4月中旬(傣历的【第6句】:七月份),历时【第3句】:四天。过节的时候,人们换上最漂亮的衣裳,敲着鼓,跳着舞,不分男女老少都互相泼水祝福。第二自然段中,泼水节前的准备场景让人难忘。抓住“四面八方、赶”字体会人们急着迎接周总理的心情;从“鲜红的地毯”感悟到傣族人们撒花瓣独特的迎客方式以及喜庆气氛;抓住“一条条、一串串”与“一条、一串”的区别,领悟节日的热闹和喜庆;抓住“欢呼”感受人们见到周总理的激动心情。在理解的基础上,朗读体会。
难忘的原因之二:
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节的音容笑貌难忘。“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的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他接过一只象脚鼓,敲着欢乐的鼓点,踩着凤凰花铺成的“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
难忘的原因之三:
总理的祝福令人难忘。“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傣族人民一边欢呼,一边向总理泼水,祝福他健康长寿。”幸福和激动的泪水同清凉的水一起流淌,更加表达了人民对总理的爱戴和崇敬之情。
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体会总理和人民的深厚感情。
【第4句】:学习第6—8自然段。
师:多么让人激动的场面啊!谁能把作者的心情用声音表达出来!
学生自由读——个人展示——挑战读——齐读
【第3句】:升华
【第1句】:讨论:为什么说是“难忘的”泼水节,不说是“幸福的”泼水节?
【第2句】: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第4句】:指导写字。
重点指导“敬、度、驶”
【第5句】:拓展延伸。
【第1句】:区别组词:
历()度()赶()闭()
厉()席()起()闹()
【第2句】:写句子。
一边……一边……
一手……一手……
【第3句】:查找关于傣族泼水节和周总理的故事资料
【第4句】:背诵课文【第2句】:【第3句】:4自然段。
难忘的泼水节精品教案设计范文
【教学目标】
【第1句】:会认12个生字,会写12个字。
【第2句】: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第3句】: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的感受。
【重点难点】
【第1句】:重点:了解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
【第2句】:难点: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感情。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识字、朗读感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第1句】: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第1句】:师:我们的祖国边疆辽阔,有56个民族,你知道哪些少数民族?
随学生回答傣族教师板书。
【第2句】:师: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傣族人民在每年的清明节前后,有一个盛大节日,这一天,傣族人民互相泼水,互相祝福。这就是泼水节。
(板书)
【第3句】:在泼水节前面板书难忘的,齐读课题。说说读了课题有什么想法?
【第2句】:自主学习
【第1句】:按自学四步骤学习课文。
【第2句】:检查自学情况。
⑴ 课件出示生字,小老师领读。
⑵ 识字小游戏:
游戏一:找朋友。
学生在我会认里把偏旁相同的生字用相同的颜色涂一涂。
(凤、凰)(咖、啡)(襟、褂)
游戏二:认读生字卡片后,教师把生字卡片发给学生,教师念字音,有该字卡片的学生站起来领读,其余学生跟读。
⑶ 认读词语:
泼水节 因为 敬爱 周恩来 总理 花炮 对襟白褂
敲鼓 银碗 祝福 健康 长寿 幸福 令人 盛满
(教学多音字:盛)
⑷ 认读长句:
① 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
② 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
⑸ 指名分段读课文,正音。
【第3句】:细读课文,体会感悟
【第1句】:指名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⑴ 理解火红火红一年一度:
告诉学生:傣族是我国云南省的少数民族。每年过一次盛大的节日──泼水节。泼水节就是他们的新年,在农历4月中旬(傣历的【第6句】:七月份),历时【第3句】:四天。过节的时候,人们换上最漂亮的衣裳,敲着鼓,跳着舞,不分男女老少都互相泼水祝福。
⑵ 播放傣族泼水节的影片。感受节日欢快的喜庆气氛。
⑶ 带着喜悦读一读这一段话。
【第2句】:指名读第【第2句】:三自然段:
⑴ 看看今年的泼水节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用因为所以说一说原因。
⑵ 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
默读课文第三自然段,画出有关句子。
⑶ 交流、感悟。
① 句子1: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来了。
抓住四面八方、赶字体会人们急着迎接周总理的心情。
② 句子2:人们在地上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一条条龙船划驶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
抓住地毯,可以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说说在什么地方看到过鲜红的地毯从而感悟到傣族人们撒花瓣独特的迎客方式以及喜庆气氛。
抓住一条条、一串串与一条、一串的`区别,让学生领悟节日的热闹和喜庆。
③ 句子3:人们欢呼着:周总理来了!
抓住欢呼感悟人们见到周总理的激动心情。
⑷ 指导朗读:
要把傣族人民的欢乐场面和人民热爱周总理的心情读出来。
指名读、齐读、表演读。
【第4句】:写字指导
书写生字龙、恩、寿、柏、泼、特。
第二课时
【第1句】:检查复习
【第1句】:认读生字卡片。
【第2句】:有感情地朗读1──3自然段。
【第2句】:体会感悟
【第1句】:设疑:
周总理是怎样跟傣族人民欢度节日的?
【第2句】:小组合作学习第四第五自然段,画出有关句子。
【第3句】:交流:
学生先说哪句就感悟哪一句。
句子1: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的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
⑴ 说说表示颜色的词。
⑵ 笑容满面说明什么?
⑶ 这时的周总理会对人们说些什么?
句子2:他接过一只象脚鼓,敲着欢乐的鼓点,踩着凤凰花铺成的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
周总理跟人们一起敲鼓跳舞说明了什么?
句子3: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傣族人民一边欢呼,一边向总理泼水,祝福他健康长寿。
⑴ 周总理怎样泼水?向傣族人民祝福什么?
说一说。
⑵ 傣族人民怎样泼水?向周总理祝福什么?
说一说。
⑶ 练习句式:
一手一手一边一边
⑷ 交际互动:
教师演总理,学生当人们,互相祝福,互动。
⑸ 演示泼水的场面。
⑹ 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第4句】:学习第6~8自然段:
师:多么让人激动的场面啊!谁能把作者的心情用声音表达出来!
学生自由读──个人展示──挑战读──齐读。
【第3句】:升华
【第1句】:周总理和人们为什么那么开心?
【第2句】:为什么1961年的泼水节令人难忘?
再一次深情地读一读课题吧!
【第2句】: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第4句】:指导写字
重点指导脚、凤、凰。
【第5句】:拓展延伸
找找周总理的图片和故事。
【第6句】:板书设计
祝福
周总理 傣族人民
幸福
令人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