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感谢网友“6361”参与投稿,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方便大家学习。
【第1句】:易经中有哪些好词好句
周易赋
胡秉言
鸿蒙混沌兮,孕盘古,无极始出兮,太极来。
初生两仪兮,列四象,衍生八卦兮,智慧开。
始祖伏羲,长坐方坛、听八风之气,观草长莺飞,审雷霆雨雪,察四季消长,度鹰翔鱼跃,悟八卦之魂,生八卦之理。
开阴阳之道,正姻缘、和人伦秩序。
“涂光休气兆北阈,赤文绿字焕东周”。
人奉之为神,尊八卦祖师。
开华夏之文明,蕴奥妙神奇矣。
西伯姬昌兮,演文王八卦。
推论解读兮,八八六十四。
叠加成象,鉴析准确。
乾坤立道列南北,造化天地成万物。
雷声震震曰善教,巽逐阴风曰进退。
坎险陷陷心惮虑,离丽附和柔顺心。
艮止审慎动静适,兑喜悦悦善照临。
下古孔子兮,精修十翼。
察言、观变,制器、卜占。
取义象位之说,阐阴阳之对立。
成系统之世界观,释宇宙万物和人类社会之变化。
强宇宙变化之生生不息,说“天地之大德”,提“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之精论,。
告后人“物极必反”之思想,调“居安思危”之忧患。
倡“顺乎天而应乎人”,张自强不息,变革以成伟业。
以“保合太和”之最高理想目标,承“和谐”之思想。
立“易与天地准”。
拓模糊解释现实之精确,确立易卦包罗万象之精髓,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
人更三圣,世历三古。
阴阳互应,刚柔相济,厚德载物,唯有周易。
易道深矣。
“求千太万后之果,明千思万绪之象”,经上下几千年,收无数仁人志士之鉴析,成群经之首而不愧。
古哉周易,新哉周易,东方文化之核心。
天开新宇兮,浩正气,地现阡陌兮,展心懿。
古为今用取精华,阴阳二进举世奇。
揭示二元之规律,珍惜瑰宝悟易理。
智慧若清泉,绵远若流长,用之不完,汲之不尽。
“鸳鸯绣罢从君看,不把金针度与人”,玉匣存来枕边放,怎舍一时离己身。
【第2句】:易经中含陆的句子有哪些
鸿渐于陆,夫征不复,妇孕不育。
【第1句】:出自《周易》卷五《渐卦》。
渐卦第六爻,爻辞:上九: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吉。爻辞释义。
【第2句】:陆:在这里可作“登陆”讲,指群雁已经到达目的地,看到湖海的边沿了。
本爻辞的意思是:群雁迁飞已经渐渐到达目的地了。漂亮的羽毛可以作为典礼上的装饰品,吉祥。
渐卦第六爻,爻辞:上九: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吉。人生启示
雁群通过循序渐进、有秩序地飞行,终于达到目的地。而婚礼这种仪式,也不可乱,古代婚礼的六个步骤中,第一个为纳采,纳采时用雁,最后一个步骤是亲迎,新郎迎亲时帽子上需插雁翎,这也象征通过循序渐进的步骤,而得以圆满的结合。
【第3句】:《象》中这样解释本爻:“其羽可用为仪,吉”,不可乱也。这里指漂亮的羽毛可以作为典礼上的装饰品,吉祥”,说明典礼包括婚礼是不能乱的占得此爻者,经过以前循序渐进的行动,一步一步踏实地工作,终于取得了圆满。
上九: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吉。
象曰:其羽可用为仪,吉;不可乱也。
经文意思是:大雁渐渐飞到陆地上,它的羽毛可用于礼仪饰品,吉祥。
象辞意思是:它的羽毛可作为礼仪饰品,吉祥,是说明礼仪是有一定顺序的,不能乱来。
【第4句】:这里描写的是被射死的雄雁虽然没有了生命,但是人们敬佩大雁忠贞的行为,所以将它的羽毛制成礼仪的饰品,使他忠贞的精神得到永存。这就相当于因忠谏而被杀的贤臣,也相当于能与君王共存亡的忠义之士。他们虽然因为忠而失去了生命,但他们的精神是永存的。
渐卦第六爻,爻辞:上九: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吉。占得此爻,切记:
人存清远志,脱迹离尘埃。万里人扶上,端为庙廊材。鸿渐云逯陆,蟠桃品结成。流芳当旧举,像吉女归贞。事足心不足,心安事不安。一场欢喜事,不久出重关。
【第3句】:带利字的成语有哪些
带利字的成语有利害得失、渔翁得利、争权夺利、自私自利、唯利是图。
【第1句】:利害得失是一个成语,读音为lì hài dé shī ,是指好处和坏处,得益和损失。
清·岭南羽衣女士《东欧豪杰传》第四回:“我虽然素有是志,可恨自己学问太浅,不能够把那利害得失,详详密密说将出来,感动大众,所以稽延至今,甚为憾事。
【第2句】:渔翁得利,拼音yú wēng dé lì,汉语成语,比喻双方争执不下,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占了便宜。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乔太守乱点鸳鸯谱》:鹬蚌相持,自己渔人得利。
【第3句】:争权夺利,成语,意思是争夺权力和利益。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指人的权欲很强。
郭沫若《蔡文姬》第三幕:他们就只晓得争权夺利,草菅人命。
【第4句】:自私自利(zì sī zì lì)指只为自己打算;只顾自己利益。
柔石《二月》二:么?你问我么?我是自私自利的个人主义者!
【第5句】:唯利是图是一个成语,拼音是wéi lì shì tú,指只贪图利益,不顾及其他。
茅盾《如何击退颓风》:“年来颇有些议论,既斥责书业中人之唯利是图,复归咎于作家们之制造颓废与麻痹。”
【第4句】:《易经》中有哪些好词好句
好词: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反身修德、见善则迁、物以类聚。
好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释义: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于此,君子处世,应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刚毅坚卓,发愤图强,永不停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释义: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
云雷,屯。君子以经纶。
释义:万事开头难,如果是君子的话,需要克服种种困难,最终成就大事。山下出泉,蒙。
君子以果行育德。释义:君子必须下定决心,果断行事,才能培养出良好的品德。
云上于天,需。君子以饮食宴乐。
释义:水汽聚集天上成为云层,密云満天,但还没有下雨。君子在等待时要保持平常的心,照常饮食宴乐。
天与水违行,讼。君子以作事谋始。
地中有水,师。君子以容民畜众。
《周易》即《易经》,是传统重要经典之一,相传系周人所作,内容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周易》囊括了天文、地理、军事、科学、文学、农学等丰富的知识内容,对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中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为易、诗、书、礼、乐、春秋之首,设教之书,在我国文化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
【第5句】:易经中有哪些好词好句
大象传64句皆可作为名句:【第1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第2句】: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第3句】:云雷,屯。
君子以经纶。【第4句】:山下出泉,蒙。
君子以果行育德。【第5句】:云上于天,需。
君子以饮食宴乐。 【第6句】:天与水违行,讼。
君子以作事谋始。【第7句】:地中有水,师。
君子以容民畜众。【第8句】:地上有水,比。
先王以建万国,亲诸侯。【第9句】:风行天上,小畜。
君子以懿文德【第10句】:上天下泽.子以辨上下,定民志. 【第11句】:天地交,泰。后以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第12句】:天地不交,否。
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第13句】:天与火,同人。君子以类族辨物.【第14句】:火在天上,大有,君子以遏恶扬善,顺天休命.【第15句】:地中有山,谦。
君子以裒多益寡,称物平施。【第16句】:雷出地奋,豫。
先王以作乐崇德,殷荐之上帝,以配祖考.【第17句】:泽中有雷,随。君子以向晦入宴息。
【第18句】:山下有风,蛊。君子以振民育德。
【第19句】:泽上有地,临。君子以教思无穷,容保民无疆。
【第20句】:风行地上,观。先王以省方、观民、设教。
【第21句】:雷电,噬嗑。先王以明罚敕法。
【第22句】:山下有火,贲。君子以明庶政,无敢折狱。
【第23句】:山附于地,剥。上以厚下安宅。
【第24句】:雷在地中,复。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不行,后不省方。
【第25句】:天下雷行物与,无妄。先王以茂,对时育万物。
【第26句】:天在山中,大畜。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
【第27句】:山下有雷,颐。君子以慎言语,节食。
【第28句】:泽灭木,大过。君子以独立不惧,遁世无闷。
【第29句】:水洊至,习坎。君子以常德行,习教事。
【第30句】:明两作,离。大人以继明照于四方。
【第31句】:山上有泽,咸。君子以虚受人。
【第32句】:雷风,恒。君子以立不易方。
【第33句】:天下有山,遁。君子以远小人,不恶而严。
【第34句】:雷在天上,大壮。君子以非礼弗履。
【第35句】: 明出地上,晋。君子以自昭明德。
【第36句】:明入地中,明夷。君子以莅众用晦而明。
【第37句】:风自火出,家人。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
【第38句】:上火下泽,睽。君子以同而异。
【第39句】:山上有水,蹇。君子以反身修德。
【第40句】:雷雨作,解。君子以赦过宥罪。
【第41句】:山下有泽,损。君子以惩忿窒欲。
【第42句】:风雷,益。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第43句】:泽上于天,夬。君子以施禄及下,居德则忌。
【第44句】:天下有风,姤。后以施命诰四方。
【第45句】:泽上于地,萃。君子以除戎器,戒不虞。
【第46句】:地中升木,升。君子以顺德,积小以高大。
【第47句】:泽无水,困。君子以致命遂志。
【第48句】:木上有水,井。君子以劳民劝相。
【第49句】:泽中有火,革。君子以治历明时。
【第50句】:木上有火,鼎。君子以正位凝命。
【第51句】:洊雷,震。君子以恐惧修省。
【第52句】:兼山,艮。君子以思不出其位。
【第53句】:山上有木,渐。君子以居贤德善俗。
【第54句】:泽中有雷,归妹。君子以永终知敝。
【第55句】:雷电皆至,丰。君子以折狱致刑。
【第56句】:山上有火,旅。君子以明慎用刑,而不留狱。
【第57句】:随风,巽。君子以申命行事。
【第58句】:丽泽,兑。君子以朋友讲习。
【第59句】:风行水上,涣。先王以享于帝,立庙。
【第60句】:泽上有水,节。君子以制数度,议德行。
【第61句】:泽上有风,中孚。君子以议狱缓死。
【第62句】:山上有雷,小过。君子以行过乎恭,丧过乎哀,用过乎俭。
【第63句】:水在火上,既济。君子以思患而预防之。
【第64句】:火在水上,未济。君子以慎辨物居方。
另外收集15句【第1句】:上九,亢龙有悔。【第2句】: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文言.坤》【第3句】: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易传.系辞下》【第4句】:易,穷则穷,变则通,通则久。
《系辞.下》【第5句】:《易》之为书也不可远,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系辞.下》【第6句】:一阴一阳之谓道。
《系辞.上》【第7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说卦》【第8句】: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
《文言。乾》【第9句】: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
《乾卦·彖传》【第10句】: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周易·系辞上》【第11句】: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易经系辞上》【第12句】:天与火,同人。君子以类族辩物。
【第13句】:劳谦君子,万民服也。【第14句】: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各从其类也。
【第15句】: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故乾坤因其时而惕,虽危无咎矣。
【第6句】:易经里面比较美的语句有哪些
【第1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第2句】: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
【第3句】:《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第4句】: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第5句】: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
【第6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
【第7句】: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
【第8句】: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变而通之以尽利,鼓之舞之以尽神。”
【第9句】:夫乾,其静也专,其动也直,是以大生焉。夫坤,其静也翕,其动也辟,是以广生焉。
【第10句】: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於天,俯则观法於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第11句】: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
【第12句】: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
【第13句】:是故圣人以通天下之志,以定天下之业,以断天下之疑。
【第14句】: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
【第15句】: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第16句】: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错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
【第17句】: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第18句】:广大配天地,变通配四时,阴阳之义配日月,易简之善配德。
【第19句】:坤至柔而动也刚,至静而德方。
【第20句】: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仪有所错。
【第21句】:有孚惠心,勿问元吉,有孚惠我德。
【第22句】:君子以独立不惧,遁世无闷。
【第23句】: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
【第24句】: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第25句】: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 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
【第26句】: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埋,其道光明。
【第27句】:劳而不伐,有功而不德,厚之至也,语以其功下人者也。德言盛,礼言恭,谦也者,致恭以存其位者也。
【第28句】: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第29句】:方以类聚,物以群分。
【第30句】:生生之谓易,成象之谓乾,效法之谓坤,极数知来之谓占,通变之谓事,阴阳不测之谓神。
【第31句】:子曰:“乱之所生也,则言语以为阶。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几事不密则害成。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
【第32句】:唯君子为能通天下之志也。
【第33句】: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精义入神,以致用也;利用安身,以崇德也。
【第34句】:君子以教思无穷,容保民无疆。
【第35句】: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旁行而不流,乐天知命,故不忧;安土敦乎仁,故能爱。
【第36句】: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
【第37句】:极天下之赜者存乎卦,鼓天下之动者存乎辞;化而裁之存乎变;推而行之存乎通;神而明之存乎其人;默而成之,不言而信,存乎德行。
【第38句】: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
【第39句】:知崇礼卑,崇效天,卑法地。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矣。
【第40句】:日月丽乎天,百谷草木丽乎土。
【第41句】:是故天生神物,圣人则之;天地变化,圣人效之;天垂象,见吉凶,圣人像之;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第42句】:君子以莅(4)众用晦而明。
【第43句】:君子安其身而后动,易其心而后语,定其交而后求。君子修此三者,故全也。
【第44句】: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通乎昼夜之道而知,故神无方而《易》无体。
【第45句】:不恒其德,或承其羞。
【第46句】:将叛者其辞惭,中心疑者其辞枝,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诬善之人其辞游,失其守者其辞屈。
【第47句】:天地节而四时成。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
【第48句】: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
【第49句】:君子以遏扬善,顺天休命。
【第50句】:损而不已必益。益而不已必决。
【第7句】:含有利字的成语
含有利字的成语 :
利利索索、
盛衰利害、
干浄利索、
名缰利锁、
重利盘剥、
名鞿利鞚、
贪名爱利、
乘间取利、
蜗名蝇利、
避害就利、
亏法利私、
兴利除弊、
平等互利、
地利人和、
大利不利、
晓以利害、
损己利物、
巧伪趋利、
利口辩给、
利路名场、
名利之境、
安室利处、
贪利忘义、
本小利微、
去害兴利、
浮名薄利、
利口捷给、
渔人得利、
修旧利废、
利己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