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感谢网友“网络”参与投稿,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方便大家学习。
【考情分析】
有关家庭教育,各地考察的形式不同。关于客观题,主要涉及到家庭教育的类别(学校教育对家庭教育的指导方法)、特点、地位等,或者是从特点延伸而来的关于家庭特征的描述。主观题可能会涉及到家校合作、家校共育或者教师(学校)对家庭教育的指导等,主要的出发点也可从家庭教育的指导类别角度出发进行答题框架梳理。
【知识梳理】
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内由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对新生一代和其他家庭成员所进行的有目的、有意识的教育。
家庭教育从其涵义上讲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家庭教育,主要是指一个人在一生中接受的来自家庭其他成员的有目的、有意识的影响作用;狭义的家庭教育则是指一个人从出生到成年之前,由父母或其他家庭长者对其所施加的有意识的教育。
1.学校教育对家庭教育的指导:一般性指导、针对性指导、分类指导、个别指导
(1)一般性指导
即向家长宣传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和法规,传达政府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教育提出的任务和有关家长工作的具体要求,宣传社会主义的教育原则,根据学校教育实际需要对家庭教育提出一般性要求,目的是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在基本方向上保持一致,相互配合。
(2)针对性指导
即根据学生存在的带有倾向性或时间性较为紧迫问题,进行分析指导,让家长了解学校所采取的措施,同时提出家庭应予采取的相应措施和方法,帮助家长处理好家庭教育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或防患于未然。如夏季游泳季节、寒暑假前后和重大节日庆祝活动前后等,都需要召开会议或以书面通知的方式,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3)分类指导
即按照学生的年龄阶段和学生的不同类型,分别进行家庭教育的指导。有时还要针对不同的家庭类型进行家庭教育指导。
(4)个别指导
即针对每个学生的家庭教育情况有计划有目的进行个别指导,帮助家长分析学生具体情况,总结以往家庭教育的得失,并制定符合学生个人实际的教育措施。
【常考形式】此处除了可作为客观题备考之外,也可以作为主观题的答案框架。例如问如何进行家校合作或者学校/教师该如何对家庭进行教育指导是,可从4个方面出发,第一,向家长传达正确的教育理念。第二,与家长对交流学生的情况。第三,了解学生家庭情况,给与针对性指导。第四,根据学生的特点,给家长以方法、策略的指导。
2.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地位
学校教育为主体、家庭教育为基础、社会教育为依托/延伸。
学校教育是专门的教育机构,在教育的过程中能够起到主导的作用,在教育的三合力当中起到主体性的作用;家庭教育是人一生中最开始就接受的教育,对其之后所接受的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起到一个基础的作用;社会为依托即在发挥学校教育的主体性的基础上对社会资源加以利用,发掘社会的资源进行教育。
【常考形式】关于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关系方面,可用于对教育三合力在教育过程中是否能缺少某一个或者各自地位是什么的等类似题目的分析。
3.其他
关于家庭教育的知识点,除了以上各个分类的考察之外,也可能灵活考察关于家庭教育的任务、存在的问题、家校合作等方面的内容。